《哲学闲思录》是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陈先达

内容简介

哲学随笔类文章,篇幅不长,但《哲学闲思录》处处体现了作者睿智而深刻的思想。《哲学闲思录》就哲学本身以及与哲学相关的一些敏感而时髦的话题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同时关注人生旅程中的一些重要的议题,作者寓深厚的哲学功底于笔端,以哲学这门智慧之学为指导,就与哲学相关的议题以及人生问题展开讨论,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的指导价值。

《哲学闲思录》分几十篇,每一篇篇幅都不长,而每一篇又都是围绕着哲学主题单独展开,独立成篇,短小通俗,吸引读者《哲学闲思录》通俗易懂,内容深刻,具有哲理。适合广大社会读者以及对哲学感兴趣或致力于哲学研究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陈先达,男,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岗位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顾问、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

本书目录

第一篇

一、哲学不应该是哲学家的“盛宴”

二、走出神圣的哲学殿堂

三、生活之树常青

四、关于回9-s生活世界

五、哲学问题来自现实

六、生活的智慧

七、要懂理论哲学,更要懂生活哲学

八、哲学断想

第二篇

九、众妙之门

十、哲学的智慧

十二、哲学的远见卓识

十三、哲学的真理性

十四、哲学的妙用

十五、再谈哲学的妙用

十六、科学的哲学与哲学的科学化

十七、哲学的使命

十八、再谈哲学的使命

十九、哲学的软肋

二十、哲学的吓人和吓人的哲学

二十一、哲学的慰藉和慰藉的哲学

二十二、道存于屎溺之中

二十三、哲学兴趣可以培养

二十四、哲学家是死后才出生的

第三篇

二十五、谁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二十六、有预见的卡尔·马克思

二十七、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二十八、辩证思维的灵活性与确定性

二十九、合理辩证法与神秘辩证法

三十、辩证法的现实性

三十一、辩证法与相对主义

三十二、辩证思维的本质是矛盾思维

三十三、破与立

三十四、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

三十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万能公式

三十六、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

三十七、世界观真的那么重要吗

三十八、有名万物之母

三十九、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

四十、提高对世界观重要性的自觉意识

四十一、哲学主体与梁之辩

四十二、唯物主义的哲学结论需要有科学的支撑

四十三、唯物主义不是“唯脑”主义

四十四、唯心主义何以“万岁”

四十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十六、播糠眯目,天地易位

四十七、认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四十八、庄子的难题和马克思的答案

四十九、止于心,证于行

五十、天才与泥土

五十一、不要光棍式的自由

五十四、无为与有为

五十六、论自由精神与精神自由

五十七、未兆易创新

五十八、利中之利与害

五十九、立百体而谓之马

六十一、镜像与映象

六十二、失其故行

六十三、认识没有“最后”

六十四、非我无所取

……

第四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