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桥镇
长庆桥镇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宁县西南部,东接新庄,南邻陕西省长武县,西靠平凉市泾川县,北与太昌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25平方千米。1984年成立,截至2018年末,该镇户籍人口为9719人。2020年6月,下辖2个社区、5个行政村。2011年,该镇财政总收入为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2018年,该镇有6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有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该镇原本是一个小农村,但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发现石油而工业化。该镇是宁县除县城外最大的镇,也是通往县城的南大门,通过G22青岛-兰州高速公路、中国国道224号和西安-平凉铁路。
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长庆桥镇,太昌乡的叶王村、西村、长庆桥村及新庄镇的先锋村、贺家川村并入长庆桥镇。
“长庆桥镇”,从地名即可知是先有桥,后有镇的,位于泾河北岸、董志原南麓,地处陕西长武、平凉市与庆阳市交界处,为庆阳市的新兴市镇。这里因有1937年修建的横跨泾河、连通陕甘的公路大桥,遂名之为“长庆桥”。1970年十万石油工人进驻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镇,拉开了陇东石油大会战的序幕,长庆油田从此诞生了,随着长庆机械厂的投产和交通的开通,周邻的居民逐渐迁聚这里,形成一个小镇。镇上大小十多家商店、理发店、餐饮店、小学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机械厂职工。以前小镇的集市主要是当地农民进行传统贸易的集散地,交易的商品是蔬菜、水果和蛋禽肉类。这样一个因长庆而生,因长庆而兴的小镇,是长庆辐射带动周邻乡村经济结构升级,向小城镇迈进的“袖珍”型代表。
地理环境
庆阳市的“南大门”一-长庆桥镇(甘肃省长庆桥工业集中区),位于宁县西南;边陲的泾河崖边,省级工业集中区,长庆桥镇位于集中区的中心区,总体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
该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砂石采掘等工业企业迅速发展;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初具规模;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被列为“甘肃省集镇建设试点乡镇”,并荣获“甘肃省明星乡镇”称号。
自然环境:长庆桥镇位于庆阳市的最南端,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9℃,全年无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耕地面积12739亩,面积25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长庆桥镇地处宁县西南部,东接新庄镇,南邻陕西省长武县,西靠平凉市泾川县,北与太昌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庆桥镇地形以川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02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塬村,海拔1122米;最低点位于先锋村,海拔913米。
气候特征
长庆桥镇多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长达140天,最短为1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74.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36毫米。
水文
长庆桥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泾河,河长26千米,年径流总量29.2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长庆桥镇下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泾城,先锋、贺家川、长庆桥、叶王、西塬;下设27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长庆桥镇下辖2个社区、5个行政村:泾城社区、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社区,先锋村、贺家川村、长庆桥村、叶王川村、西塬村。镇人民政府驻长庆桥村。
人口民族
总人口9719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2011年末,长庆桥镇总人口102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9人,城镇化率15.7%。另有流动人口1346人。总人口中,男性5323人,占51.8%;女性4915人,占48.2%。总人口均为张小川。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0人。
截至2018年末,长庆桥镇户籍人口为9719人。
经济
综述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78亿,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3元。
长庆桥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2010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3元。长庆桥镇,新兴的工业小城镇,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阔步前进。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78亿元,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43元,居民人均储蓄5839.9元。2006年3月长庆桥经济示范区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长庆桥工业集中区,长庆桥镇位于集中区的中心区,总体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西至长庆桥镇石校后山,东至长庆桥镇贺家川村,北至后山坪地,南至泾河,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800—2000米,涉及长庆桥镇4个村,1146户、5206人。规划定位为“全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庆阳市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以及省级工业集中区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规划布局为“一轴、三区”(一轴即东西走向40米主干道为城市发展主轴。三区即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围绕集中区建设重点做了以下七项工作。一是拆迁安置。按照“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快发展”的思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土地“一换一”政策,即对拆迁农户地面附着物补偿款不直接发放现金,而是采取分户建账、统一管理的方式,待西郭坪居民小区建成后一次性拨付工程款。实践证明,“一换一”政策符合长庆桥开发建设的实际。配合重大项目建设共征用土地1764亩,累计搬迁农户366户、机关单位23个、个体户114户,拆迁农户78户、机关单位3户、个体户12户,确保了铁路、高速公路、运煤通道及集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拆迁农户,落实了“农转非”、临时过渡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优惠政策。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开发商业、服务业、物流业,鼓励农民创业、就业,积极探索农民转型。基本做到了协议拆迁,和谐建设,没有出现群体性越级信访事件,全镇社会和谐、大局稳定。
2011年,长庆桥镇财政总收入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3万元,增值税108万元,个人所得税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66元,比上年增长15.7%。
农业
2011年,长庆桥镇农业总产值2180万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42吨,人均24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38头,年末存栏38头;牛饲养量200头;羊饲养量700只,年末存栏300只;家禽年饲养量16400羽。
工业
2011年,长庆桥镇工业总产值3800万元。长庆桥镇有工业企业25家,职工184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长庆桥镇有商业网点113个,职工42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3%;集市贸易市场1个,年成交额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
2011年,长庆桥镇出口12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出口12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主要产品有中药饮片等3类5个产品,销往4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末,长庆桥镇各类存款余额1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7.4%;各项贷款余额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2%。
商业环境
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先期实施的核心区15.8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是国务院确定支持甘肃省重点建设的三个煤电化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全市经济示范区。自1972年长庆石油勘探局机械厂、长庆石油技校等一批企事业单位陆续进驻后,这里日趋繁荣。1985年,宁县在此始设镇,开辟了专供石油职工消费的农贸市场,现中心广场已经建成,火车站周围路网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西郭坪居民小区住宅已全部完成;土地二期整理东郭坪片区全部完工;实施了桥头景观、西郭坪居民小区等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长庆桥至叶王油路已建成通车,野王温泉度假村正在建设中。
交通
境内有西长凤高速公路全程高速直达庆阳市西峰区和西安市,距庆阳市西峰区55公里,距西安市200公里,西平铁路长庆桥站在建,宁长二级公路等,交通便利。
长庆桥镇境内有303省道经过。
文化
长庆桥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长庆桥村而得名。
社会
教育
学校总数7所,在校学生总数1840人。
2011年末,长庆桥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6所,在校生977人,专任教师68人;初中1所,在校生463人,专任教师46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349人。2011年,长庆桥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19.4万元,比上年增长50.4%;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1.3%。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长庆桥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演职人员29人;图书室5个,藏书1.5万册。2011年末,长庆桥镇有体育场地6处。长庆桥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长庆桥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病床15张,固定资产总值23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482人,参合率98%。
医院、卫生院1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57个,其中各类企业27户,年产值34811万元,上交税金866万元。
社会保障
2011年,长庆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3户,人数946人,支出195.1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4户,人数1023人,支出118.8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农村五保供养27人,支出6.18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医疗救助18人次,支出1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9.3%。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9%,基金支出合计280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基础建设
宁县长庆桥土地开发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是庆阳市的重点土地开发项目。项目区位于宁县西南部,涉及长庆桥镇长庆桥、贺家川两个村共13个村民小组,有4698口人。项目区地形复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分为三片区实施。其中第一片区西郭坪,东至杏树沟沟边,西以吴凤公路为界,北距规划的平定高速公路15米,土地平整需移动土方417.39万方,取土场削坡9212方,总投资1896.8万元,开发整理面积66.08公顷。第二片区长庆桥街区以东150米,东接贺家川片区,西、南与泾河相邻,以河堤为界。需移动土方571.33万方,总投资2461.04万元,开发整理土地227.6公顷。第三片区贺家川,东以任家沟为界,南与泾河相邻,西接长庆桥。土地平整需移动土方164万方,取土场削坡2000方,投资367.44万元,开发整理土地162.77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5700万元,可累计整理土地面积6846.75亩,新增耕地面积4512.9亩,新增耕地率为65.89%,新增纯收益391.41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833.14元。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