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娥(?~452年),刘义隆之女,刘劭的同母妹,母为袁齐妫袁齐妫。
刘英娥的封号为东阳公主,《资治通鉴》作武康公主。她嫁给了王昙首的儿子王僧绰。王僧绰出自琅王氏,刘英娥的同母兄弟刘在元嘉三十年(453年)杀害父亲刘义隆,之后杀死王僧绰。而刘英娥曾和兄长一起诅咒刘义隆,并推荐严道育和王鹦鹉给刘劭,严道育开坛做法诅咒刘义隆,刘英娥不久暴死,谥号为献。王僧绰与公主的墓将两人分葬,王俭便找人向刘彧自陈,并暗中以死请求刘,这事才没能办成。
人物经历
寻阳公主下嫁郗烨,郗烨官至太子舍人,早卒。南齐取代刘宋,寻阳公主降封为松滋县君。寻阳公主刚刚怀孕,梦当生贵子。等到女儿郗徽出生后,有红光照在室内,器物尽明,家人皆怪。巫师说此女光采异常,将有所妨,在水边为她祓除。郗徽嫁给萧衍,萧衍建立南梁,诏赠郗烨金紫光禄大夫。子郗泛为临川王记室参军。
史料记载
宋书记载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二凶》
上时务在本业,劝课耕桑,使宫内皆蚕,欲以讽厉天下。有女巫严道育,本吴兴人,自言通灵,能役使鬼物。夫为劫,坐没入奚官。劭姊东阳公主应阁婢王鹦鹉白公主云:"道育通灵有异术。"主乃白上,托云善蚕,求召入,见许。道育既入,自言服食,主及劭并信惑之。始兴王浚素事劭,与劭并多过失,虑上知,使道育祈请,欲令过不上闻。道育辄云:"自上天陈请,必不泄露。"劭等敬事,号曰天师。后遂为巫蛊,以玉人为上形像,埋于含章殿前。
初,东阳主有奴陈天兴,鹦鹉养以为子,而与之淫通。鹦鹉、天兴及宁州所献黄门庆国并预巫蛊事。劭以天兴补队主。东阳主,鹦鹉应出嫁,劭虑言语难密,与浚谋之。时吴兴沈怀远为浚府佐,见待异常,乃嫁鹦鹉与怀远为妾,不以启上,虑后事泄,因临贺公主微言之。上后知天兴领队,遣阉人奚承祖诘让劭曰:"临贺公主南第先有一下人欲嫁,又闻此下人养他人奴为儿,而汝用为队主,抽拔何乃速。汝间用主、副,并是奴邪?欲嫁置何处?"劭答曰:"南第昔属天兴,求将驱使,臣答曰:'伍那可得,若能击贼者,可入队。'当时盖戏言耳,都不复忆。后天兴道上通辞乞位,追存往为者,不忍食言,呼视见其形容粗健,堪充驱使,脱尔使监礼兼队副。比用人虽取劳旧,亦参用有气干者。谨条牒人囗名上呈。下人欲嫁者,犹未有处。"时鹦鹉已嫁怀远矣。劭惧,驰书告浚,并使报临贺主:"上若问嫁处,当言未有定所。"浚答书曰:"奉令,伏深惶怖,启此事多日,今始来问,当是有感发之者,未测源由尔。计临贺故当不应翻覆言语,自生寒热也。此姥由来挟两端,难可孤保,正尔自问临贺,冀得审实也。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天兴先署佞人府位,不审监上当无此簿领尔。急宜犍之。殿下已见王未?宜依此具令严自躬上启闻。彼人若为不已,正可促其余命,或是大庆市之渐。"凡劭、浚相与书疏类如此,所言皆为名号,谓上为"彼人",或以为"其人";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佞人";东阳主第在西掖门外,故云"南第",王即鹦鹉姓,躬上启闻者,令道育上天白天神也。
《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文帝袁皇后,讳齐,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敬公湛之庶女也。母本卑贱,后年五六岁,方见举。后适太祖,初拜宜都王妃。生子劭、东阳献公主英娥。上待后恩礼甚笃,袁氏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与之;上性节俭,所得不过三五万、三五十匹。后潘淑妃有宠,爱倾后宫,咸言所求无不得。后闻之,欲知信否,乃因潘求三十万钱与家,以观上意,信宿便得。因此恨甚深,称疾不复见上。上每入,必他处回避。上数掩伺之,不能得。始兴王浚诸庶子问讯,后未尝视也。后遂愤恚成疾。元嘉十七年,疾笃,上执手流涕问所欲言,后视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于显阳殿,时年三十六。上甚相悼痛,诏前永嘉知府颜延之为哀策,文甚丽。
《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王僧绰》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年十三,太祖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转始兴王文学,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谙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二十八年,迁侍中,任以机密。僧绰沈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先是,父昙首与王华并为太祖所任,华子嗣人才既劣,位遇亦轻。王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应与新建齐,超至今日,盖由姻戚所致也。"新建者,嗣之封也。及为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蚤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虚自退若此。
南史记载
《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
文元袁皇后,讳齐妫,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湛之庶女也。母本卑贱,后年至六岁方见举。后适刘恒,初拜宜都王妃,生子劭、东阳献公主英娥。上待后恩礼甚笃,袁氏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之。上性俭,所得不过五三万、五三十匹。后潘淑妃有宠,爱倾后宫,咸言所求无不得。后闻之,未知信否,乃因潘求三十万钱与家,以观上意,宿昔便得。因此恚恨称疾,不复见上,遂愤恚成疾。元嘉十七年疾笃,上执手流涕,问所欲言。后视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于显阳殿。上甚悼痛之,诏前永嘉知府颜延之为哀策,文甚丽。及奏,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以致意焉。有司奏谥宣皇后,诏谥曰元。
《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
王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年十三,文帝引见,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宁县侯,尚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僧绰深沉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父昙首与王华并被任遇,华子新建侯嗣,才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郎蔡兴宗曰:"弟名位与新建齐,弟超至今日,盖姻戚所致也。"迁侍中,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早达,逡巡良久乃答,其谦退若此。元嘉末,文帝颇以后事为念,大相付托,朝政大小皆参焉。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王僧绰乃求会稽郡及广州市,并不许。会巫蛊事泄,上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将士,僧绰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送与江湛。徐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文帝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诞妃即湛之女,铄妃湛妹也。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臣谓惟宜速断,几事难密,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不可不殷勤;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王僧绰曰:"恐千载之后,言皇帝惟能裁弟,不能裁儿。"上默然。江湛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伤直邪?"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曰:"不用王僧绰言至此。"劭立,转僧绰吏部尚书。及检文帝巾箱及湛家书疏,得僧绰所启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因此陷北第诸侯王,以为与僧绰有异志。刘彻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侯。初,太社西空地,本吴时丁奉宅,孙皓流徙其家。江左初,为周顗、苏峻宅,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及给臧焘,亦频遇祸,故世称凶地。王僧绰尝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造,未及居而败。子俭。
南齐书记载
《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四。王俭》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祖昙首,宋右光禄。父僧绰,金紫光禄大夫。俭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数岁,袭爵豫宁侯,拜受茅土,流涕呜咽。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 太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冢离葬,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表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
母忧,服阕为司徒右长史。《晋令》,公府长史著朝服,宋大明以来著朱衣。俭上言宜复旧,时议不许。苍梧县暴虐,俭忧惧,告袁求出,引晋新安主婿王献之为吴兴例,补义兴知府。还为黄门郎,转吏部郎。昇明二年,迁长兼侍中,以父终此职,固让。
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王僧绰,玄弟昙首之子,年十三,文帝引见,下拜便流涕哽噎,帝亦悲不自胜。袭封豫章县侯,尚 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
帝以吏部郎王僧绰为侍中。僧绰,昙首之子也,幼有大成之度,众皆以国器许之。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尚帝女东阳献公主。在吏部,谙悉人物,举拔咸得其分。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帝颇以后事为念,以其年少,欲大相付托,朝政小大,皆与参焉。帝之始亲政事也,委任王华、王昙首、殷景仁、谢弘微、刘湛,次则范、沈演之、庾炳之,最后江湛、徐湛之、何之及王僧绰,凡十二人。
。。。。。。
吴兴巫严道育,自言能辟谷服食,役使鬼物;因 东阳公主婢王鹦鹉出入主家。道育谓主曰:"神将有符赐主。"主夜卧,见流光若萤,飞入书,开视,得二青珠;由是主与劭、濬皆信惑之。劭、濬并多过失,数为上所诘责;使道育诉请,欲令过不上闻。道育曰:"我已为上天陈请,必不泄露。"劭等敬事之,号曰:"天师"。其后遂与道育、鹦鹉及东阳主奴陈天与、黄门陈庆国共为巫蛊,琢玉为上形像,埋于含章殿前;劭补天与为队主。
东阳主卒,鹦鹉应出嫁,劭、濬虑语泄,濬府佐吴兴沈怀远;素为濬所厚,以鹦鹉嫁之为妾。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三。皇亲部十九》
又曰:王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年十三,父昙首卒,文帝引见,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宁县侯,尚文帝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区王义恭司徒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宏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
分葬之议
在东阳公主病逝后,她和刘劭等人的巫蛊之事被刘义隆知晓,刘劭弑杀刘义隆篡位,并杀害了徐湛之、江湛以及刘英娥的丈夫王僧绰,后被刘骏刘骏讨平。
刘彧年间,王僧绰之子王俭(非刘英娥之子)将要娶阳羡公主为妻,宋明帝认为刘英娥参加了刘劭等人的巫蛊之事,不能作公主的婆婆,于是想要打开墓穴,让刘英娥和王僧绰分葬。
王俭为此事托人向刘彧上陈,并暗中以死相请,请求刘彧不要让嫡母与父亲分葬,刘英娥才不用和丈夫分葬。
家庭成员
父亲 刘义隆
母亲 袁齐妫
同母弟弟刘休远(刘劭)
丈夫王僧绰
嫡子 王俭
轶事典故
生卒年份
《宋书·文帝袁皇后》记载袁齐妫“初拜宜都王妃”,而非“彭城公夫人”,说明袁齐妫嫁刘义隆是在宋武帝继位以后,即永初元年六月以后。又刘英娥的弟弟刘劭出生于元嘉元年八月。两个时间前后各推十个月孕期,刘英娥出生在永初二年至景平元年之间(421-423)。
巫蛊案的开始,应该是在元嘉二十八年第二次元嘉北伐结束之后,又参考《宋书》中《元凶劭传》、《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中的记载,刘义隆应该在元嘉二十九年就知道这件事。又刘英娥死在刘义隆知道之前,则应当去世在元嘉二十八年至元嘉二十九年之间(451-452),卒年30岁上下。
参考资料
寻阳公主(宋文帝之女)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15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二凶》.国学导航.2016-04-21
《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一.后妃》.国学导航.2016-04-21
《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王僧绰》.国学导航.2016-04-21
《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国学导航.2016-04-21
《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国学导航.2016-04-21
《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四.王俭》.国学导航.2016-04-22
《册府元龟.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国学导航.2016-04-21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国学导航.2016-04-21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三.皇亲部十九》.国学导航.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