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又名香蕉烂根病,是香蕉、花卉种植业及很多经济作物的最危险的专性寄生线虫,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已报道的寄主植物有350多种。该线虫除严重危害香蕉、胡椒和椰子外,还危害大豆、玉米、高梁、甘蔗、茄子、咖啡、番茄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及火鹤花竹芋科棕榈等观赏植物。香蕉、胡椒、椰子、槟榔、鳄梨肖竹芋属等寄主植物的地下部分及黏附的土壤是香蕉穿孔线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该线虫危害严重,因此,有55个国家对其实施官方控制,中国也将该线虫列为禁止入境的一类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

形态特征

属垫刃目(Tylenchida)短体线虫科(Pratylenchidae)穿孔亚科(Radopholina)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是我国禁止入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的寄主生物非常多。雌虫唇区半球形,稍缢缩或不缢缩,具3-4个头环,6片唇片,侧唇微缢缩。口针基部球圆形至前端微突出。测带区4条刻线,在近尾部愈合成3条,尾区测带区有不完全网格化。尾锥型,尾端钝圆,透明区长9-17微米,有或无体环。测尾腺开口于尾前部的1/3尾长处。雄虫唇区高,半球形,有时缢缩,常有3-5个头环,侧唇显著较小。尾锥型至圆形,或尾端尖。交合伞不达尾端,交合刺远端尖锐,引带具小的尖突。雌虫唇区地,半圆形,有时缢缩,常有3-4环,头架重骨化。角质膜显著细环化,口针粗壮,18-19微米,基部圆形并向前突出。中食道圆至卵形,瓣门清晰。食道腺叶从背面和侧背面覆盖肠端,并以背部覆盖最显著。排泄孔在峡部,后部水平。双向双卵巢,前伸;阴门明显,在体中部稍后。受精囊球形。尾端细圆,有环或无环。侧尾腺口常前于尾中部。雄虫头部唇区高,半球形,缢缩,侧唇片及头架欠发达,常有3-5环。口针及食道退化,单睾丸,前伸。交合伞常为2/3尾长不到尾端,边缘粗锯齿状。泄殖腔口微突出。交合刺刺头发达,远端尖细。引带伸出泄殖腔口,远端有细尖突,整体呈匙状。

境外分布

欧洲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波兰斯洛文尼亚亚洲文莱阿曼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黎巴嫩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也门;非洲的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刚果科特迪瓦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尼日利亚、留足汪、塞内加尔塞舌尔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美洲的阿根廷巴巴多斯、伯利兹、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巴拿马共和国、秘鲁、波多黎各、圣卢西亚、基茨、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巴哥岛、美国、委内瑞拉、美属维尔京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斐济、法属波罗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汤加。在温带地区,该线虫主要在温室的观赏植物上定殖发生。

寄主范围

香蕉穿孔线虫的寄主多达350多种,主要侵染单子叶植物的芭蕉科芭蕉属鹤望兰属植物)、天南星科喜林芋属花烛属植物)和竹芋科肖竹芋属植物),但也可为害双子叶作物。主要为害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包括香蕉、胡椒、芭蕉、椰子树、榔树、可可、芒果、咖啡、茶树、美洲柿、鹗梨、油柿、生姜、花生、大豆、高粱、甘蔗、茄子、番茄、马铃薯、番薯长山药酸豆、姜黄、小豆蔻、肉豆蔻、蚕豆、油棕、山葵、大王椰子树等。但香蕉穿孔线虫不侵染柑橘

危害情况

香蕉穿孔线虫对香蕉和胡椒的为害是毁灭性的。在其分布地区,香蕉产量的损失主要是由其为害引起的,一般能造成香蕉减产40%~80%。1969年苏里南的香蕉由于该线虫的为害减产50%以上。在印度尼西亚邦加岛,该线虫为害胡椒,造成90%的胡椒树死亡,20年内毁掉2200万株胡椒树。香蕉穿孔线虫还可严重为害大豆、小豆蔻、生姜、玉米、高粱、甘蔗、茄子、番茄、马铃薯、咖啡和一些观赏植物。

症状特点

不同的寄主被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香蕉被侵染后,根表面产生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病根可见皮层红褐色条斑,随着病害的发展;根组织变黑腐烂。香蕉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小,枯黄,坐果少,果实小。由于根系被破坏,固着能力弱,蕉株易摇摆、倒伏或翻,故香蕉穿孔线虫病又有“黑头倒塌病”(blackhead toping disease)之称。其他寄主植物被害,一般表现为根部出现大量空腔,韧皮部和形成层可完全毁坏,出现充满线虫的间隙,使中柱的其余部分与皮层分开,根部坏死斑橘黄色、紫色或褐色,坏死斑外部形成裂缝,根腐烂。地上部一般表现为叶片缩小,变色,新枝生长弱等衰退症状。

生物学特性

香蕉穿孔线虫是迁移性内寄生线虫,寄生植物根部,2龄及其以上各虫志均有侵染能力。在寄主和土壤中都能完成生活史,在 24~32℃条件下,完成1代需20~25天。香蕉穿孔线虫在休闲土壤中只能存活12周,但有报道,在不种香蕉的情况下,其在土壤中需5年才全部死亡,可能有替代杂草寄主。

传播途径

香蕉穿孔线虫极易随着香蕉、观赏植物和其他寄主植物的地下部分以及所沾附的土壤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农事操作和流水也可以传播,另外,在发病的果园里,还可以通过植物根系生长和相互接触以及线虫自身的移动进行近距离的传播。

检疫方法

1.幼苗检验

先将根表皮黏附的土壤洗净,仔细观察挑选根皮有淡红褐色痕迹,有裂缝,或有暗褐色、黑色坏死症状的根,剪成小段,放入玻皿内加清水,置解剖镜下,用漏斗法或浅盘法分离。

2.鉴定方法

用水清洗进境植物的根部,仔细观察根部有无淡红色病斑,有无裂缝,或暗褐色坏死现象。在立体显微镜下在水中解剖可疑根部,观察是否有线虫危害。也可直接将根组织用漏斗法分离。将分离获得的线虫制片后观察,按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防治措施

1.温水处理种植材料:如香蕉的球茎小于13cm,则在55℃温水中浸20min,可以杀死球茎内线虫。

2.切削防治法:当根状茎基部直径大于10cm时,切削防治,即先剥除假茎,再切除所有变色的内生根和根状茎组织,然后削去周围一部分健康组织,将切削后留用的球茎或根状茎组织,用0.2%的1,2-二溴乙烷浸泡1min再种植。

3.化学药剂法:对基部直径小于10cm的根状茎或球茎,可直接用药液浸渍杀死线虫。如用320g克线磷原药,加100kg水和12kg黏土,混匀后浸渍包裹根状茎,移栽后待蕉苗生长成活,每株根部再施2.5-3g上述浆拌剂,3-4月用药1次。

4.销毁严重感病的香蕉植株后,种植香蕉穿孔线虫非寄主植物,12个月后再移植香蕉苗,可以消除土壤中的线虫。休闲6个月以上,或灌水淹没5个月,都可以消除土壤中的线虫。

参考资料

香蕉穿孔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香蕉烂根病的危害.搜狐网.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