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Nakahara Chuuya,1907年4月29日—1937年10月22日),生于山口镇唐田镇,是日本现代诗人。他旧姓柏村,因过继母系,改为中原。主要作品有《末黑野》《山羊之歌》《往日之歌》等。
中原中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创作短歌,并在杂志和报纸的歌坛上投稿,1920年2月,中原中也向《博町新闻》投稿的一首短歌诗被选中。此后,他写诗热情高涨,忽视了学业。后来他学习不行移居京都,转入立命馆大学中学,开始了诗人生涯。1929年与河上等人创刊了同人志《白痴群》。1934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山羊之歌》,得到了诗坛的认可,在《四季》《灵亭》《文乐会》等杂志上发表诗歌。他还翻译法国诗歌并出版翻译诗集《兰波诗集》。1938年4月,中原中也去世的半年后,由他自己编并委托给小林秀雄的第二部诗集《往日之歌》出版。
斋藤孝曾在书中写到:“中原中也也是日本孤独界的明星。只要念起中也的名字,就会对孤独萌发出浪漫情怀之人不在少数。他可谓是真正的诗人。”
人物生平
故乡山口
1907年4月29日,中原中也于山口县山口町吉敷郡下宇野令村(今山口县山口市汤田温泉)出生,他是家中长子,父亲谦助,母亲名福。出生后六个月随父母去了旅顺。此后,随着父亲任职地的变迁不断迁居。
1914年就读于下宇野令小学。
1915年1月,创作诗歌悼念亡弟亚郎。
1918年,为参加县立(旧制)山口中学入学考试,转学到山口师范附属小学。
1920年4月,以第十二名的好成绩升入县立山口中学。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短歌并投稿到《防长新闻》,二年级时,与友人合伙刊行和歌集《末黑野》。在校期间还接触到俄罗斯诗人贝鲁伊的特殊表达手法。过度痴迷文学导致其在升学考试中落第。之后,转学至京都立命馆大学中学复读。自此,离开故乡,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青春岁月。
平安京时代
1923年,对高桥新吉的诗集《达达主义者新吉的诗》产生了共鸣。开始创作达达主义诗歌,某段时期,被戏称为“达达先生”。与被称作“天空诗人”的永井叔交好,经永井叔介绍认识了见习女演员长谷川泰子。
1924年4月,与长谷川泰子同居。开始与东京外语学校学生诗人富永太郎互动往来,深受兰波、保尔·魏尔伦等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影响。决意去东京发展。
1925年,带着长谷川泰子来到东京,居住在丰多摩郡户螺町(今新宿西早稻田)。参加早稻田大学高等学院、日本大学预科升学考试落榜。4月,在富永太郎的介绍下,认识了刚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文专业的小林秀雄。5月,搬家到杉并町高圆寺,邻近小林秀雄位居马桥的居所。这段时间,小林秀雄与长谷川泰子产生了情愫。11月,富永太郎因肺结核去世,不久,长谷川泰子与小林秀雄搬家至杉并町天沼开始同居。中也迁居至中野。
1926年,4月,考入日本大学预科班文科。9月,未经父母允许擅自退学。就读于东京外语学校法文学院。是年,创作《朝歌》、《临终》。
1927年春,与河上徽太郎相识。10月,经河上介绍,认识了“SURYA”乐团的灵魂人物诸井三郎,委托其作曲。
1928年,1月,结识内海誓一郎。3月,结识大冈升平。同月,父亲谦助胃癌病发。3月至5月间,两度回乡探望病父。
1929年,1月,搬迁至涉谷町神山(今涩谷区神山),紧邻大冈升平、阿部六郎的居所。4月同人杂志《白痴群》创刊。参与者有河上徽太郎、大冈升平、安原喜弘、阿部六郎、内海誓一郎、富永次郎、古谷纲武、村井康男。中也和河上微太郎同为《白痴群》的发起人,《白痴群》年内发行至第四期。
1930年,1月,发行《白痴群》第五期。4月,发行第六期,虽然中也激情满满地发表作品,同人杂志发行至第六期还是停刊了。5月,在“SURYA”乐团的第五场发布会上,《归乡》、《失去的希望》(内海誓一郎作曲)、《做一名老者》(诸井三郎作曲)首次上演。
1931年,4月,就读于东京外语专科法语系(夜间班)。与高森文夫交往。5月,结识青山二郎。7月,搬家至丰多摩郡千驮谷町872(今涩谷代代木公园)。26日,弟弟恰三去世,返乡参加葬礼。
1932年,3月,造访安原喜弘、山口,游览了长门峡等地。5月,开始编撰《山羊之歌》。虽然刊发了预订征集通知,报名者仅十余人。这一时期,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
1933年,3月,修完东京外语专科学业。4月,与芝书店交涉《山羊之歌》的出版事宜未果。5月,在牧野信一、坂口安吾的引介下加入同人杂志《纪元》。6月以后,除了同人杂志,还在《半仙戏》《四季》等杂志上发表诗作。12月,与远房亲戚上野孝子完婚。翻译出版了《兰波诗集》。
1934年,7月,和怀孕的孝子夫人一同归省。拜访高森文夫。埋头于兰波诗歌翻译。9月下旬,只身返回东京。10月18日,长子文也出生。11月,定下由文圃堂出版发行《山羊之歌》。结识草野心平。结识太宰治。12月初,《山羊之歌》完成印刷,归省,初见文也。专心致志于兰波作品翻译。
1935年,1月,小林秀雄担任《文学界》总编,中也的发表渠道进一步拓宽。3月末,只身赴东京。与逸见犹吉、高桥新吉、草野心平等人创办《历程》,5月发行了第一期。6月,搬迁至牛区市谷谷盯(今新宿住吉町)。12月,成为《四季》刊合伙人。
1936年,在《文学界》《四季》《历程》《改造》《文艺恳话会》《MURASAK1》《》等刊物上次第发表诗歌与评论。6月,《六月的雨》获文学界奖选外第一名。秋天,在亲戚中原岩三郎的斡旋下,参加电台(今NHK)的入社面试未被录用。
迁居镰仓市
1937年,2月中旬,住进千叶县中村古峡疗养所。出院后,搬入神奈川县镰仓町扇谷(今镰仓市扇谷)寿福寺附近的居所。这一时期,决意返乡。9月15日,《兰波诗集》出版发行。同月,将《往日之歌》原稿誉写完毕,托付给小林秀雄。10月4日,拜访安原喜弘,诉说头痛和视觉障碍。10月6日,入住镰仓疗养院。22日,永眠。现已断明所患疾病为结核性脑膜炎。
人物影响
从19岁起,中原中也就立志走诗歌创作的道路,当时正值大正末期,整个日本社会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文学艺术方面达达主义盛行。中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开始文学创作无疑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微弱的,但又是触及内心、触及深层意识的东西,是灵魂受到创伤的人的自白。他的诗生前不曾被人们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重新发现了其诗的价值。
个人作品
中原中也的诗作并不多,只有360首左右,但在他死后名声大震。很多诗 作都被选进了日本的官话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日的歌》 (1938)。
诗集
翻译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07年4月29日,中原中也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外祖父政熊在当地开设了一家外科医院。父亲为军医柏村谦助,与中原福成婚之后,成为名门望族中原家的上门女婿,故改姓中原。谦助并继承了政熊的医院,成为普通医师,在地方上享有名望,曾被选为议员。
作为家之长男,中原中也被寄予继承祖业的厚望。小学时代,他成绩优秀,被视为神童。故家中对其管教甚严,父亲经常带他外出钓鱼,不允许他和出身阶层不同的邻家孩子玩耍。
婚恋
1923年,经永井叔介绍邂逅了日后对其影响颇大的见习女演员长谷川泰子。长谷川泰子很欣赏中原中也创作的达达主义诗歌,两人情投意合。
1924年,年仅17岁的中原中也与年长他三岁的长谷川泰子同居。1925年他以参加大学预科考试为由,带着长谷川泰子奔赴东京。在富永太郎的介绍下,结识了日后成为日本文学评论泰斗的小林秀雄。但不久,小林秀雄与长谷川泰子产生了情愫,长谷川泰子离开中原中也,与小林秀雄搬家至杉并町天沼开始同居。这成为日后为人津津乐道的昭和文坛著名的三角恋爱。
1933年,1月左右,向坂本睦子求婚被拒绝。
1933年12月,中原中也在父母的安排下与远亲上野孝子结婚,并在1934年10月有了第一个孩子文也。1936年11月,长子文也因小儿结核病去世。承受着极度悲伤,写下了《文也的一生》《夏夜博览会不亦哀乎》《冬日的长门峡》。15日,次子爱雅出生。
创造特色
中原中也以其敏锐的感受性捕捉自然之声色,并于修辞上呈现自己独官世界。他思考生与死,文字游弋其间,甘美而哀切的诗句流溢着无韵质朴面深的语言表达着生命的倦怠和虚无。他吟咏惜别时之留心深处之悲痛、流逝不复返之物。他将每一声叹息都人了诗,终其作都在表达着三个主题:活着、爱着、痛苦着。
人物评价
爱情无法让他看见爱的风景,悔恨无法让他表现出悔恨,他只是咀嚼情绪本身,然后原封不动地入诗。此时的他蔑视语言的秩序,表现出爱情或悔恨中纯粹的精妙,让我惊叹。(日本著文艺评论小林秀雄评)
能如此全身心地咏唱青春的苦恼、悲伤和希冀的诗人,在我看来只有中原中也。(日本诗人高桥顺子评)
后世纪念
纪念馆
在山口县山口市的汤田温泉,设有中原中也纪念馆,收藏其遗物及手稿,并对外开放参观。该馆馆址原本是中原中也一家居住的住宅,也是其父亲开业的医院所在地,1972年火灾而烧毁,其后改建为纪念馆于1994年开馆。1998年由建设省(今国土交通省)入选为公共建筑百选。
纪念奖项
中原中也去世后的1939年奖,为了纪念他设置了以他命名的“中原中也奖”,获奖者有立原道造、高森文夫、杉山平一、平冈润等。1996年由山口市中原中也奖运营委员会重新设置,以青土社和角川书店资助出版,以现代诗歌为对象进行奖励的文学奖。此奖每年获奖者一名,候补者为5-6名。
候补作品主要是从作者报名以及出版社、媒体的推介作品中选出,个人出版的非营利性作品也曾获过此奖。自1996年以来,丰原清明、长谷部奈美江、宋敏镐、和合亮一、蜂饲耳、中村惠美、久谷雉、须藤洋平、最果夕日、川上未映子、文月悠光、细田传造等诗人获奖。在获奖诗人中女性占较大比重。
参考资料
关于Nakahara Nakaya.中原中也纪念馆.2024-03-10
中原中也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