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字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宰相)张英的长子。康熙十七年(1678年)中举人,次年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主持山东乡试。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瓒奉旨担任山东考官。出京前,张英告诫要报国育人,慎之勉之。张廷瓒到达山东后,和同事们一起对天立誓,经过勤苦核文,选拔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令张英非常满意。

张廷瓒历仕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四十八岁卒于官任。代表作有《传恭堂诗集》五卷。

墓葬介绍

张廷瓒墓位于大关镇冲村叶庄村民组大塘洼右侧,俗称“虾子地”。背依公堂山,逶迤向东,其一段腋部

有一平岗向南400米处,隆起一团形山丘,张廷瓒墓即在其中心,座北向南,墓前缓坡7、8米即田地,面向旵冲大路,远方山峦起伏,所谓“五道香案”是也!左有来龙,右有去脉,酷似大虾之两大爪在坟冢(虾头)两侧内勾状向前。两爪之间有为墓葬而人工挖掘的小星塘一口。墓地左侧下方有一口大塘,碧波荡漾。墓地面积170(10×7)平方米,坟冢面积12.0(4×3)平方米。环以乱石,坟冢高出地面0.5米,为石灰三合土夯实的“大伞”,后圹嵌碑,有碑帽。碑高(土面以上)0.7米,宽0.55米,厚0.14米。碑正中阴文镌刻:皇清 中议大夫曰讲起居○○(左侧并行有一“恭”字)詹事府少……,右上款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嘉善年……,左款: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岁次丁亥季春月吉旦,男,若霖、若,孙……

张廷瓒墓,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之间,气势不凡。现墓前两侧各有松树一棵,高大正直。碑帽已于30年前当地人办窑场移作它用。墓前下方小星塘已塞,改成了稻田。坟冢正中有一直径4厘米圆眼,估计是盗墓者试探有无宝藏。其实,张姓只有清白,才能父子多人几代为官高位。留传后世的是其博大精深的文学财富和千古传唱的和谐美德。张廷瓒墓前百米外的黄庄人对墓葬保护有加,对墓主人人品十分尊重,以前修灶台的烟囱不直竖,横或斜着向外出烟。至于墓碑上两个被挖去的不知是廷瓒二字,还是没有张廷瓒其名,不知是否为真假难辨的坟冢或衣冠冢。当地百姓均由上辈流传至今:此坟乃老宰相之长子张廷瓒是也。在文学、历史的研究考实上,非我等所项及。

诗选

长安即事

捷书飞羽达鸾坡,铜柱勋名自不磨。风扫天山晴卷,月明沧海夜澄波。青霄手摘妖星落,赤地人思化雨过。未

楼船功定后,九重宵旰更如何。

清时讲武出长安,秋色华林晓露溥。草绿平原围宝幄,弓弯明月落金丸。战袍较射分诸将,行殿烹鲜出大官。圣主更勤《无逸》训,封章多傍马头看。

碧落鸠工启玉楼,丁丁声彻九天秋。远移瑶岛云常湿,暗拥蛟宫翠欲浮。王母娘娘迎来花作仗,洛妃归去凤为舟。人间极夜闻天乐,目断银河清浅流。

宏开秘阁集簪裾,巢许弹冠到石渠。一自弓旌搜海岳,更谁蓑笠樵渔。自惭金马人非选,共喜瀛洲地有余。汉代几人夸博物,《子虚》争荐马相如。

题戴枫仲梦入丹枫阁图即送归山右

平林秋散赤城霞,石径森阴小阁遮。萧瑟空山高士卧,曾无清梦到春花。

宫中词

冰镜凄清入帘幕,柳绵风软罗衣薄。昭阳歌舞属何人,独倚铜龙看花落。忆昔辞家发半垂,于今双鬓渐成丝。家人那识朱颜改,只记登车十五时。

守宫词

朱砂石夜捣饲龙子,玉痕血溅胭脂紫。曾共君王带笑看,栏杆十二秋如水。长门一入梦难通,团扇迎凉泣晚风。纵使羊车终不到,殷勤还护守宫红。

小园

高柳周遮小阁开,阴阴石径长莓苔。此中饶有华胥梦,到处皆成滟堆。世味潮同归鸟倦,年光空被落花催。江天多少闲鸥鹭,一棹相从更不回。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贤内助.正北方网.2024-06-21

桐城张氏:五代十一翰林.中安在线.2023-11-30

张廷瓒.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08-06

六尺巷呼唤一个风清气正的桐城!.六尺巷文化.2024-08-06

【宰相张氏】揭秘六尺巷中张家相府.六尺巷文化.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