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锁
刘章锁,男,1961年9月出生于河南林州,是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在学术领域,刘章锁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常委兼秘书长、医学信息学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以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刘章锁主持或完成了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70余篇SCI收录论文。他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执行主编的《肾脏病科普丛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经历
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刘章锁就读于河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医学院,获内科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获内科学博士学位。
1984年8月以来,历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
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处处长。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2011年3月,任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2016年7月,任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院长。2017年6月,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2018年10月,任郑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20年9月,任郑州大学副校长。
2021年11月,刘章锁被免去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职务。
学术成就
刘章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1项,其他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近10部,担任Diabetic Nephropathy杂志主编,参与20余项指南共识制订,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收录近8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所获荣誉
刘章锁先后获评中原学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划生育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健康传播大使、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等荣誉称号。
2022年,刘章锁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十大科普人物名单。
其他职务
刘章锁还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肾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最新研究
2022年4月,刘章锁团队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经典名牌医学杂志JCI发表。
2022年8月19日,刘章锁参与了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的题为《人源IgM B细胞受体的冷冻电镜结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人源IgM同种型B细胞受体(IgM-BCR)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IgM(mIgM)与Igα和Igβ异源二聚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从而回答了B细胞受体如何组装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基于B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
参考资料
刘章锁.郑州大学.2024-09-0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刘章锁任职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09-0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免去刘章锁职务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09-07
“典赞·2021科普中原”发布 河南省评出4类“年度十大科普”.大河网.2024-09-07
刘章锁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经典名牌医学杂志JCI发表.澎湃新闻.2024-09-07
2所高校,齐发Science.澎湃新闻.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