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陵铺路街道,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地处新华区北部,东与桥东区桃园镇相邻,南与石岗街道接壤,西与西三庄街道毗邻,北与杜北街道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5千米,总面积8.3平方千米。

清代时期,赵陵铺路街道境域属鹿泉区;1987年,撤乡,置赵陵铺镇;2001年,划归卫滨区。2017年,撤销赵陵铺镇,设立赵陵铺路街道。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总人口51596人。截至2020年6月,赵陵铺路街道辖14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中华北大街351号。

2011年,赵陵铺路街道财政总收入2.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70元。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赵陵铺路街道境域属获鹿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划归石家庄市

1953年,为振头区赵陵铺乡,后属郊区。

1958年,为卫星公社(后改简良公社)赵陵铺管理区。

1959年,改为柳辛庄公社赵陵铺管理区。

1961年,析出,成立赵陵铺公社。

1984年5月,复为赵陵铺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赵陵铺路街道地处新华区北部。

地形地貌

赵陵铺路街道地处滹沱河南岸,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

赵陵铺路街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

水文

赵陵铺路街道境内有石津总干渠,从田家庄村桥入境,境内长9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辖12个社区、3个行政村:燕都金地城、鑫城、世纪康城、明珠花苑、苏秀苑、党家庄、赵一街、前太保、北郡、天域嘉园、党家庄新区、赵一街新区、赵二街、赵三街、后太保;下设303个居民小组、9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赵陵铺路街道辖14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中华北大街351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总人口515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596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29961人。总人口中,男性25282人,占49%;女性26314人,占5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8%。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216人。

经济

农业

赵陵铺路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等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赵陵铺路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1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70元。

工业

2011年,赵陵铺路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15.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5家。赵陵铺路街道初步形成了以纺织、包装印刷和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金融业

2011年,赵陵铺路街道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5亿元。

产业结构

近年来,全镇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按照“一产重退出,促调整;二产抓创新,促转制;三产扩规模,显特色;村镇优环境,城市化计划生育创机制,优服务;财政扩税源,调结构,全镇夯基础,保稳定”的发展思路,加快实现农业向工业、第三产业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及农村向城市的转变。通过全镇上下团结拼搏、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4年全镇完成财税收入19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78%。总产值208790万元,同比增长13%,营业收入179380万元,增长15%,增加值42347万元,增长15%,利润14840万元,增长18%,税金2250万元,增长18%。

全镇形成了一产出高效、二产上规模、三产显特色的发展格局。现有一产企业2家,二产企业59家,其中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太行钢模板厂、新星汽车改装厂、宇光工贸公司等7家,三产企业112家。拥有北二环铝型材市场、万博汽车超市、燕赵民间艺术市场、党家庄镇装饰材料城等在内的10家专业特色市场。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木材物流中心等规模化的专业特色市场,努力是赵陵铺镇逐步成为石家庄市西北商贸中心。

文化

地名由来

赵陵铺路街道原为赵陵铺镇,赵陵铺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赵陵铺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流星被列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

赵陵铺路街道境内交通由中华北大街、友谊北大街、石清路等公路组成。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有幼儿园(所)11所,在园幼儿3000人,专任教师165人;小学5所,在校生4000人,专任教师2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2011年末,数字电视入户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有体育场地16处,12个城市社区和3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镇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卫生所6个。专业卫生人员7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3万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7/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赵陵铺路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户,城市医疗救助18人次,农村五保供养1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年末全镇户籍人员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赵陵铺路街道有邮政网点3个,村村设有邮政投递点,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65%;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7%,宽带接入用户1.74万户。

社区活动

新华区赵陵铺镇鑫城社区召开趣味运动会

为了活跃小区居民的气氛,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丰富妇女的文体生活,鑫城社区居委会于2007年11月7日上午9点在25号楼的广场展开趣味运动会,广大妇女同志们踊跃参加,有百十名人参加。比赛的项目有拍球、托球、投球、乒乓球、跳绳、二人捆腿跑、套圈等,通过此次趣味运动会,即提高了人们身体素质,又活跃了小区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旅游

赵陵铺镇自古就有“烟雾苍茫锁赵陵”之说,目前是石家庄市水源重点保护区,全镇绿水环绕,景色宜人,环境优美。今年市政府以浑厚的历史积淀为依托,开发建设了文化主题公园——赵佗公园

赵佗公园是石家庄第一次以石家庄名人命名的公园。尚未进入公园就可看到一座仿汉代风格牌楼矗立在赵佗公园正门。这是一座完全采用石质材料制作的仿古工艺牌楼,作为赵佗公园的形象建筑,笑迎着八方宾客。

牌楼宽18.4米,高10.6米,为六柱五门五楼大石坊。楼顶灰色素瓦,顶梁为直线两角微有上翘,反映了汉代建筑多直线而少曲线的特点。楼顶下是镂雕斗升和垂花,主楼顶下正中是竖排匾上书“赵佗公园”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个次楼顶之间是大额枋,采用高浮雕,浮雕精练的概括了赵佗统一岭南,发展岭南,和辑百越,向汉称臣,维护国家统一波澜壮阔的一生。主花板刻有双龙戏珠,次花板刻有虎皮鹦鹉飞舞,小花板刻有仙鹤飞翔。两根主楼柱直径110厘米,副柱直径100厘米,边柱直径90厘米,围绕六根支柱分别刻有盘龙,栩栩如生。石楼柱砖雕在北方很少见,而这些龙少了北方龙的高高在上,威严中透着顽皮,带有南越国文化中自然、奔放的特点。牌楼整体用大青石雕刻剖光而成,雄伟庄重,气宇轩昂,即反映了质朴、简洁的汉代建筑风格,又不失南越国自然、奔放的特点。通体光洁、古朴、大方,浓缩了南北文化的精华。进入园门,大型景石上刻有“赵佗公园”四个大字。西侧设“昭壁”,刻有赵佗先人冢的由来及赵佗功绩简介。在大门的东侧记载赵佗功绩的透雕花纹景墙上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典故:赵佗为南越武王,开国君主,祖籍河北真定(现正定县)人。当年,赵佗受秦始皇之命率五十万大军征服南越国后,筑防御敌,聚兵自卫,发展生产,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和睦相处,带来了中原文明,从而使蛮荒南越大地焕发出文明生机。赵佗乘秦末乱世,拥兵百万,却不觊觎中原,建立了东抵福建省西部,北至南岭,西达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南濒南海的南越王国。

赵佗为南越武王,开国君王,在位六十七年。西汉初年吕雉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严禁铁器、母牛、母马等输入南越。赵佗再三遣使请求撤令均遭拒绝。吕后派人掘赵姓祖坟,诛赵氏宗族,并派兵伐赵,因此赵佗宣布脱离汉朝。刘恒继位后恢复“合辑汉越”政策,为赵佗重修先人冢,每岁奉祀……

石家庄市郊区名为“赵陵铺”的村子据说就是当时守墓人的后代繁衍而成。在赵佗公园正门进入,不远处矗立着一座赵佗纪念铜像,净高4米,占地60平方米。铜像右手持书,左手扶剑,双目有神,表情威严,尽显儒雅的秀才气质和军事家风范。据说目前,我国纪念赵佗的铜像只有两座,另一座是广州象岗南越王纪念馆前的骑马像。两座铜像文武兼备,一骑一站,各具特色。从铜像中可以看出,在军事上赵佗是一位睿智的儒将,在政治上更是一位眼光独具、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推动多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治国思想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代表人物

赵佗,河北省真定人。他是最早开发和建设岭南秦军将帅,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是南越国的创始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嚣赵佗南征,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市象郡三郡,其中南海郡下辖现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下辖番禺区龙川县博罗县揭阳市(也有说是四会市)四县———任龙川县令的就是赵陀。到了秦末,任嚣欲托大任于赵佗,召赵佗到南海郡首府番禺(今广州市)。赵佗赴召途中登览了越王山。任嚣死后,赵佗代理南海郡都尉职务。秦灭之后,赵佗统一岭南政权,立南越国。刘知远时,赵佗受赐“南越王”归属汉中央政权。吕雉当政时期,赵佗自称南武帝,与中央政权关系紧张。刘恒时,赵佗主动撤帝号,与汉修好,岭南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赵佗在广东省地区奉行“以越俗笼络越人”的方针。他常常“充冠带”,着越装,接见汉高祖使者时,也是一副当地人的打扮,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当地生活惯了而忘记了中原老家的礼仪。公元前137年,赵佗病逝,享年百岁!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