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东北与长垣县恼里镇、魏庄镇接壤,东邻尹岗乡,南邻李庄镇,西邻潘店镇,北邻留光镇。区域面积53.13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7月,黄陵镇人口4.1万余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建立曲河县人民政府,黄陵县归属曲河县。1949年,曲、封两县合并,归属封丘县第八区。1958年,成立黄陵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黄陵乡。1992年,撤乡建镇。

历史沿革

黄陵早在夏商时期就有记载。公元前16世纪,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第一次战例,即汤伐夏的“鸣条之战”遗址就在今黄陵镇境内。现在的黄陵镇平街村,为春秋时卫的阜邑,称为平邱,曾因公元前529年十二诸侯在这里参加兵车之会而得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建立曲河县人民政府,黄陵县归属曲河县。

1949年,曲、封两县合并,归属封丘县第八区。

1958年,成立黄陵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黄陵乡。

1992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黄陵镇辖30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陵镇位于封丘县城东南部,镇政府驻地黄陵村距县城23公里。东北与长垣市恼里镇魏庄街道接壤,东邻尹岗乡,南邻李庄镇,西邻潘店镇,北邻留光镇。镇域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区域面积53.1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

地形地貌

黄陵镇地形为黄河冲积扇形平原。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黄河贯孟堤决口沉沙平均2米左右,全乡土地全变为沙地,春天少雨,风沙满天。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天然九支、九支三斗,陶北排由南向北穿过西部和中部注入天然渠

人口

截至2019年7月,黄陵镇共8124户,4.1万余人,其中镇区人口1.6万人。

经济

黄陵镇农产品主要有小麦、大豆、花生、红薯等。花生播种面积占全县的45%,为封丘县的花生主要产区。

1985年,黄陵镇粮食总产量502.5万公斤,棉花总产7.05万公斤,油料总产203.5万公斤,其中花生200.3万公斤。农业总收入410.05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82.6%。

1985年,黄陵镇大家畜4181头,生猪4771头,山绵羊9710只,蜂131箱,兔7756只,家禽43815只,全镇牧业收入24.91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陵镇各项政策放宽,集市放开经营,市场繁荣,逢集买卖客商持续落日。乡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设十个门市部,职工100余人。

1986年,黄陵镇有乡、村、组、联合体、个体企业367个,从业人员1048人,总产值227.9万元。乡办企业四个,从业人数134人,总产值27.3万元。乡办胶塑厂,产值15万元,盈利1.5万元;农机厂产值1.8万元;中学仪表厂产值10万元。经济联合体有编织、刺绣、汽车运输等。农村专业户有蔬菜、养猪、养驴、养鸡、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九户。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1985年,黄陵镇建有村文化站四个,图书室25个,藏书13189册,电影队三个。

教育事业

截至1985年,黄陵镇有高中一所,初中三所,小学20所,在校学生5204人。其中高中学生324人,初中在校生987人,小学在校生3893人。

医疗卫生

截至1985年,黄陵镇人民卫生院有职工29人,床位30张,农村医疗点29个,持证医生31人。

交通

截至1985年,封丘县——黄陵每日有班车两次。碾庄渡口有机船可与兰考、东明各县来往。

从黄陵镇区到大庆-广州高速公路8公里,到106国道5公里。

获得荣誉

黄陵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河南省综合经济开发试点镇,新乡市示范中心镇。

参考资料

河南政务服务网.河南政务服务网.2021-12-14

封丘县黄陵镇_区划地名网.封丘县黄陵镇_区划地名网.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