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培爵

张培爵

张培爵(1876年12月5日—1915年3月4日),字列五,号智涵,别署志韩,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辛亥革命的元勋。他出生在四川省荣昌区(今重庆市荣昌区)。1903年,他进入四川省成都高等学堂就读理科优级师范科,并于1904年创办了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1906年,他加入了同盟会,并参与了辛亥革命,成功恢复了重庆的民主政权,并被任命为蜀军政府的都督。在成渝合并后,他担任了四川都督府的副都督和民政长。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往北京,并委任他为南京总统府的高级顾问。在“二次革命”期间,张培爵毅然辞去高级顾问职务,冲破阻力前往天津英租界居住,并以开设机车厂为掩护,继续从事反对袁世凯的秘密斗争。1915年2月20日,张培爵被袁世凯诱捕,并被捏造成为“血光团”暗杀集团的要员,据称掌握相关情报。他于同年4月17日在北京宛平被害,时年仅39岁。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追赠他为烈士,并于1935年进行国葬。为了纪念他,1944年,荣昌区人民在城南卧佛寺为他建立了墓园(1982年重建)。同年7月,重庆市沧白路上建立了一座“张烈士培爵纪念碑”。

生平述略

张培爵(1876—1915),字列五,号智涵、志韩,重庆荣昌人。出生于一个三代世医家庭。自幼入私塾读书。

1899年中秀才,入荣昌县学。

1904年春,考入成都市“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肄业理科师范。

1906年,结识同盟会员谢持,逐步接受反清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此后,在成都创办书报社,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次年与熊克武等人密谋江安县泸州市、成都起义,均遭失败。

1910年,应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杨庶堪之邀,赴渝担任重庆府中学学监,以教书办学为掩护,密谋在渝起事。又与杨庶堪、朱之洪等人组织“乙辛学社”,作为重庆同盟会核心组织。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重庆市党人决定发动起义,他负责编制起义计划,运输武器弹药。11月5日,同盟会员夏之时龙泉驿区率所属新建陆军起义,经简阳市安岳县直赴重庆。22日,他组织各界群众数千人在朝天观召开独立大会,迫使重庆知府钮传善缴印反正,当即迎接夏之时军入城。“蜀军政府”正式宣布成立,他被推举为都督,签署颁布军政府政纲、对内和对外宣言,又着手整顿军队,建立统一的革命武装。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后,积极谋求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并顾全大局,电请将正都督让于尹昌衡,自己就任副都督。后尹昌衡受命入藏西征,他改任民政长。自成渝铁路合并后,军阀势力渐渐抬头,矛盾日甚,他遂萌退志。11月,袁世凯调他入京咨询川政,任为南京总统府高等顾问,暗中却加以监视。他坚请辞职,以病为由退隐天津市,暗中继续进行反袁活动。

1915年,被袁世凯下令逮捕入狱,同年3月被害。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追赠他为烈士。

1944年荣昌区人民在城南卧佛寺为他建了墓园,1982年重建。

革命生涯

1906年,加入同盟会重庆支部的核心。次年与熊克武等党人联络新建陆军与会党共谋江安县泸州市、成都起义,均告失败。1908年走川南各县发动起义,继转重庆市宣统元年(1909年),参与组织“乙辛学社”,作为同盟会重庆支部的核心。1910年,经杨庶堪(杨沧白)介绍任重庆府中学学监,以三民主义教育青年学生,发展同盟会员,策划革命活动。在杨沧白领导下,重庆府中学成为重庆革命运动的枢纽。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张培爵与各路革命党人密谋策划,派人到川东南各县活动,促使丰都县、忠州等县先后起义,参与领导了推翻清代川东政权的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与该校监督、同盟会领导人杨庶堪等于11月22日发动重庆辛亥起义,宣布重庆独立。

由于张培爵对重庆辛亥革命的重要贡献,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他被革命党人推举为重庆“蜀军政府”都督。蜀军政府派人到资中县与入川新建陆军联系,策动其起义,处决了领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清代大员托忒克·端方端锦兄弟。在“蜀军政府”支援和影响下,川东南各地纷纷起义,计57个州县宣布接受蜀军政府领导。成渝铁路两军政府合并后,1912年3月任“四川省军政府”副都督,不久,四川实行军民分治,改任民政长。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并与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王传炯温宗尧陈锦涛陈陶遗莫永贞褚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沈秉堃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孙毓筠景耀月、虞汝钧、张琴、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排斥革命党人,同年10月将他调往北京,委以南京总统府高级顾问官虚职。次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潜至上海市,资助黄兴取南京,事败避居天津租界内。1914年与海外同盟党人联络,谋划再举。1915年4月17日被杀害于北京苑平。

后世纪念

1916年6月,其遗骨由朱之洪运回荣昌区荣隆场野鸭塘安葬。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颁令褒扬,追赠为烈士。

1935年国民政府明令公葬。

1944年7月,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修建的“张烈士培爵纪念碑”在重庆炮台街(今重庆市沧白路)竣工落成,以纪念张培爵为建立民国立下的功绩。荣昌人民在城南卧佛寺侧修建烈士墓园,重新举行了烈士遗骨迁葬仪式。

1982年,荣昌区人民政府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将烈士遗骨又重新迁葬于城北海棠公园内的烈士陵园

2011年10月9日上午,中原地区民主革命先驱、重庆蜀军政府都督辛亥革命元勋、四川大学著名校友张培爵铜像暨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荣昌区举行。

参考资料

荣昌张培爵纪念馆简介.风正巴渝.2024-09-28

重庆着手修复辛亥革命烈士张培爵纪念碑.中国新闻网.2024-09-28

张培爵.中国军网.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