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是今河津市历史上的一个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县为龙门县,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县。
历史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县为龙门县。初属高凉郡,后为龙门郡治。
唐武德元年(618)属泰州,二年为泰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州废,改属州,为绛州汾阳府。大顺二年(891)属河中府,仍改为龙门县。
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县,此后历代县名不变,即今河津市。
史籍记载
《魏书·地形志》东雍州高凉郡:“龙门,故皮氏……真君七年改,属。”《元和郡县志》绛州:龙门县,“后魏太武帝改皮氏为龙门县,因龙门山为名。”《大清一统志》绛州:皮氏故城,“王思诚《图经》曰,河津县,宋宣和二年改名,旧县于汾河,元皇庆初移于县西北一里姑射山麓,即今县治。皮氏县在城西二里阳村,二城相对,遗址犹存。”
旅游
治所
旧县圯于汾水,元皇庆初移于县西北一里姑射山麓,即今县治。皮氏县在城西二里阳村,二城相对,遗址犹存。
参考资料
典籍里的山西|北山经:表里山河的远古投影(宋旭).澎湃新闻.2024-01-07
百度首页 登录 中古时期龙门渡口别称“壶口”考.百家号.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