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加里东构造期

加里东构造期

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总称为加里东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加里东褶皱带。

基本介绍

加里东期:是指古生代早期。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总称为加里东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加里东褶皱带。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在这一阶段中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统称为“加里东”运动,这一时期也叫加里东构造期。

“加里东运动”一词于1888年最初由休斯(E.Suess)创用,当时主要指欧洲西北部晚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北东向山地的褶皱运动。

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自下寒武纪开始海侵,中寒武纪海侵达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陆台和印度陆台的北部;到上寒武纪时,由于有些地方陆地开始上升,故海水面积相对缩小,特别在西伯利亚陆台。寒武纪时,亚洲各大地槽带都沉积有砂岩石灰岩地层志留纪时,在陆台区和中央哈萨克斯坦等大地槽区,有大规模的海侵。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前半期。

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在原来的许多大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贝加尔湖沿岸诸山、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叶尼塞山脉、库兹涅茨阿拉套山、阿尔泰共和国山、唐努乌拉山、杭爱山以及我国华南的加里东褶皱带,都是这一阶段形成的。至此,亚洲原有的地槽缩小了,而陆台却扩大了。

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延伸于北爱尔兰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东向格兰扁地槽、西伯利亚的萨彦岭地槽、中国东南部加里东地槽、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地槽及北阿帕拉契亚地槽(古大西洋)形成褶皱山地。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