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厚镇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安厚原名“庵后”,因圩场设在文殊庵后面而得名。安厚镇是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安厚镇有省级风景名胜天堂风景区等景区。安厚镇有草席、斗笠等特产。

历史沿革

夏、商代,属扬州市

春秋战国,属七闽粤地。

三国时期,属吴。

隋朝,属闽。

唐代,建漳州归属漳浦、南胜镇等县辖。

明代,属漳南新安里三图。

民国时期,分属大溪区、崎岭区、坂仔区、壶仙区。

1958年,设立安厚公社。

1984年,改为安厚乡。

1996年,乡改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厚镇地处平和县南部,距平和县县城27.5千米。东、南与云霄县马铺乡接壤,西与大溪镇为邻,西南与云霄县下河乡相连,北与国强乡毗邻。辖区东南最大距离1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7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122.34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176.2平方千米,占95%;水域9.8平方千米,占5%。

地形地貌

安厚镇境内多丘陵盆地,地势四面环山,西北略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灵通山(亦称灵通山),海拔1281.7米,最低点位于三龙村溪尾组,海拔80米。

气候

安厚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21℃,年总积温为7500—7800℃,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降水量1698—18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安厚镇是漳江的发源地,主要支流有马堂溪、东寨溪、岐山溪、田径溪、龙头溪,五条河流汇入漳江的拦河坝峰头水库,流经境内16个村民委员会,最长的支流15千米,流域面积94.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安厚镇主要有干旱、台风、龙卷风霜冻、冰雹、强降雨、雷击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旱情是在1963年5月,境内断雨9个月,多处村庄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田地干裂,水稻枯死绝收。最严重的风灾是1989年5月2日上午11时,境内遭受一次严重的龙卷风的袭击而造成人亡房塌的惨重损失。

自然资源

安厚镇境内有铜钼矿、稀土、花岗石、青岩石、地下水等资源。森林覆盖率35.7%,绿化率48.2%。还有桫椤铁树中国大鲵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安厚镇下辖安厚、莲塘、白石、龙门、顶楼、岐山、三马、双马、下新楼、马三、大径、东寨、山口、大坑、东川、龙头、美峰、三龙、汤、田径、华美、径内22个行政村,龙东1个社区;下设4个居民小组、28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安厚镇下辖2个社区、22个行政村、1个农场生活区。镇人民政府驻龙东社区。

人口

2011年末,安厚镇辖区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78万人,城镇化率12%,另有流动人口1.3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37万人,占53.4%,女性2.93万人,占46.6%;14岁以下1.49万人,占23.6%;15—64岁4.38万人,占69.6%;65岁以上0.42万人占6.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17万人,占98%。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8.7‰。

2017年末,安厚镇有常住人口55833人。

截至2019年末,安厚镇有户籍人口6820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安厚镇财政总收入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25万元,增值税2421万元,企业所得税104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856元,比上年增长28%。

2020年,安厚镇人民政府收入总决算9183.99万元。

农业

2011年,安厚镇有耕地面积2.7万亩,人均0.4亩,水田种植水稻和香蕉,农地种植蜜柚和杂粮。

2011年,安厚镇农业总产值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安厚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有香蕉等经济作物。2011年,安厚镇生产粮食8710吨,人均138.36千克,其中水稻8160吨;香蕉种植面积406.7公顷,产量27816吨,产值2781.6万元。

安厚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安厚镇生猪饲养量3.86万头,年末存栏2.65万头;牛饲养量361头;家禽年饲养量30.8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0.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2.8%。

工业

安厚镇工业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建材生产行业中主要有碎石场和机砖厂等。2011年,安厚镇工业总产值10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4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6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截至2019年末,安厚镇有工业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

商贸

2011年末,安厚镇有商业网点126个,职工184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截至2019年末,安厚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21家。

金融业

2011年末,安厚镇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办事处,各类存款金额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类贷款余额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邮电业

2011年,安厚镇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0.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6万件,征订报刊期刊35.2万份(册),业务收入120.8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0.68万元;全年移动通讯业务收入460.68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安厚镇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960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21所,在校生5855人,专任教师2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3所,在校生2645人,专任教师1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6%。

2011年末,安厚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129.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9%,比上年增长10%。

文体事业

1996年12月,安厚镇建成安厚镇有线电视台,后改为安厚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安厚镇有线电视用户1.08万户,人户率68.2%;落地电视频道数133个。

2011年末,安厚镇有文化站1处,村文化活动中心23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9.6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50人;有学校体育场4个,8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安厚镇有一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内设18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检查室,固定资产总值5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4名,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39人,注册护士20人。

2011年,安厚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6.98万人次。村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参合人数5.88万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12户,人数1098人,支出7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4%,月人均52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人,支出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418人,支出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医疗救助1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6人次,共支出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济156人次,支出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8%。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47人,紧急转移安置89人,救灾支出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9.69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安厚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6千米,投递点23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4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8万户,比上年减少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6%;移动电话用户3.2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48%;光缆线路总长达40千米,主干电缆1.2万对千米,宽带接入端口总数0.36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2万个,互联网用户2636户。

1993年,安厚镇建成自来水厂,引入东川山泉,有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40.8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街道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4600米。

2011年末,安厚镇镇区拥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24台,总容量1222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103.42千米。

2011年,安厚镇售电量累计完成30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6%,供电可靠率99.5%。

2011年末,安厚镇镇驻地有花坛16处,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

文化

民俗风情

安厚人百分90信奉佛教,安厚佛教香火旺盛,有安厚关帝庙,地藏王菩萨,龙峰头振峰庙,还有各大土地公和八方路神,安厚每年都有举行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厚龙艺,是由安厚乡各大村举行,分别有,北门村,南门村,圩楼村,新楼村,白石村,洋楼村等,每年正月十七开始游行,”龙艺“是由10几节木板组成一条龙形然后进行图纸粘贴和装修起来,像一条龙,最后龙上面站人,这些人分别是8岁到14岁,这些人化妆成,状元,皇帝,书生,将军,公主,皇后,观世音,等一些神话象征,在安厚各大村游行,象征新的一年开始,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安厚是个好地方,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来过安厚让你感到安厚人的热心和友情。

文物古迹

安厚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庵庙众多难计其数。目前仍有保存完好省级风景区大峰山灵通岩的东侧的风光秀丽的天堂岩、天中寺、旭日岩、狮子岩等。还有六大姓聂氏宗祠及雕龙刻凤、古香古色的神佛庵庙。其古建筑,具有相当规模,雄伟壮观。还尚存着古民居土楼、巷口的大土圆楼、大径的高阳楼、岐山的埔楼、新楼、双马的鄂华楼、下新楼的下径楼、安厚的霞洋楼、东寨的向日、南方楼,大坑的新楼等。安厚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交通

安厚镇境内有309省道、县道平云线交汇,有宁波-东莞高速公路、云平高速过境。1964年,安厚镇建成安厚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16班次,日均容量480余人次。安厚是平云线和平诏线交汇点,交通运输方便,东可直通云霄,西抵大溪直达诏安县。乡境内各村公路四通八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