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长堡土家族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3千米。东与枫香溪镇接壤,南与潮砥镇交界,西与共和乡相连,北与桶井土家族乡稳坪镇毗邻。地处东经10814—10822、北纬2804—2816;东西长13.6千米,南北宽12.3千米。境内周长47.40千米,国土总面积92.46平方千米。

长堡土家族乡,简称长堡乡,为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德江县城东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8公路。2010年全乡辖18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7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6500余户31740人,其中农业人口30500人,非农业人口1240人,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同时有“汉、苗、侗”等民族睦居。

自然资源

乡政府驻地长堡村,海拔367.5米,辖19个行政村,174个村民组。2000年年未总户数6316户,总人口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0人,劳动力2.1万个。西南部乌江沿岸地势较低,东北部地势较高,境内以砂页岩低山为主,局部地区有三长两短灰山地和坝地分布,其中山地占92 .9%,平坝区占4.61%,丘陵占2.49%。属典型的石山区,资源贫乏。境内最高海拔1276米,最低海拔330.3米。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1℃,年最高月份气温38℃,最低月份气温-6℃;有效积温5436℃,年日照时数932.4小时,年隆水量1162毫米,无霜期303天。农作物多为一年二熟,也可以一年三熟制利用。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9250公顷。有耕地1713公顷,其中田956公顷,土757公顷;林地2669公顷,其中有林地1826.5公顷;园地38公顷;牧草地2787公顷;水域174公顷;未利用地1745公顷。土壤以黄壤为主。

交通水利

长堡土家族乡地处德印公路(德江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通主干线上,乌江沿岸境内流过,形成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境内公路里程80千米,有13个村通公路。境内已开通程控电话;有小(二)型水库1座。农村电网覆盖全乡各村。2000年有初级中学1所,专任教师44人;有小学14所,专任教师97人,中小学在校生3500人。有卫生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9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8个,乡村医生23人。

产业发展

长堡土家族乡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红薯、油菜籽、猪、牛、羊等。2000年农业总产值3793万元,其中农业2648万元、林业125万元、牧业999万元、渔业21万元。粮食总产量为8525元、人均占有粮食334千克,油类总产量230吨。年末大牲畜存栏4199头,生猪存栏16279头、山羊存栏6341只,肉类总产量1120吨,人均占有量43.8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3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8元。

基础设施

一是水利方面:长堡境内虽有乌江穿流而过,但水源条件较差,人畜饮水较为困难,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地区,特别是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全乡有12个村缺水。境内主要有田沟、坳田、新民市17余座大小山塘水库,由于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蓄水。从2001年至今,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水利局及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在长堡在外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完成了坝上、黑溪等洼地排涝工程,维修了新民、杨景坪、大宅头、东山、三角、绿化、灯塔、硐溪、马家溪、杨河等山塘水库,满足了部分农田灌溉。解决了全乡各村部分群众人畜饮水问题,自来水普及率约为50%。二是道路交通方面:截止目前,全乡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里程达87公里,但因地质地理及公路等级较差等原因,公路路况较差,通车率较低。三是电力方面: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乡农电网工程已实现了村村通,目前正在对长堡、三角、桥溪、行溪、硐溪、坝上、上堡、大宅头、灯塔、绿化、高家、土溪、熊坝等村进行农电网升级改造,改造完毕后,将满足全乡供电问题。全乡通电率达100%。

文教卫生

一是文化教育方面:长堡乡学校现有中小学共15所,覆盖18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乡级中心完小1所,片区完小2所,村点校11所;全乡现有教职工161人,初中阶段的入学率93.8%,有在校小学生3176人,女生1596人,适龄正常儿童的入学率98.8%,辍学率1.11%。二是卫生医疗方面:全乡有乡级新老卫生院各1所,老卫生院建于1950年3月,新卫生院建于2009年10月。现有中级职称人员3人,取得医师资格6人,助理医师5人,助理护师2人,助理检验师1人。历年来,乡卫生院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表彰。现有8个村建有卫生室,全乡18个村和一个社区都有医疗人员均取得村级医生资格证。

移民搬迁

沿河沙坨电站长堡库区搬迁工作,涉及直迁移民33个村民组,238户,人口1404人(其中:公房人口312人,农村私房人口1092人)。涉淹总面积为2201.82亩,其中水田386.5亩,旱地222.95亩。另外移民新址占地总面积为251.65亩,占地涉及138户家庭。涉及建筑面积拆迁共计54332.02平方米,其中农村房屋部分为:42855.54平方米,公房部分:11476.48平方米。房屋分为正房、偏房、杂房等,同时又因结构不同分为框架、砖混、砖木、木、土结构;涉及线下淹没搬迁坟墓共有240座,其中石坟78座,土坟162座,集镇新址占地搬迁坟墓115座。涉及树木有经济树,用材树,果树,竹林等。经济树共计1201棵,其中成树1011棵,幼树190棵。用材树共计3939棵,成树2802棵,幼树1137棵。果树共计794棵,其中成树663棵,幼树131棵。竹林346。其他附属建筑有院子,围墙,堡坎,炉灶,水池,屋基,电视接收器等。

农业情况

有退耕还林43.9公顷,荒山造林42公顷,项目区分布在长堡村。

县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规划项目:1、优质油菜种植基地2500亩。2、优质花椒栽培基地5000亩。3、中华地鳖养殖规模10000平方米。4、肉羊生产基地到2007年年内存栏达到5900只。

2000年有乡镇企业240个,从业人员704人,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饮食服务业、建筑业。完成产值1010万元,总收入700万元,利税19万元。乌江旅游航线长堡境内主要景点有白果坨渡口及大桥墩

管辖村寨

三角村、高家村、土溪村、绿化村、马家村、新民村、坝上村、桥溪村、上堡村、徐家岩村、行溪村、长堡村、硐溪村、杨井坪村、灯塔村、大宅头村、熊坝村、杨河村、东山村。

山水风物

清兵部尚书田仰墓

在长堡乡浦溪沟香炉山。原为石砌墓,早年被毁,文革期间又被盗,现存墓志长宽0.43米一方,厚0.05米。田仰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初授汶上县令,后升四川省巡抚太子太保崇祯年升兵部尚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因病而故,由其子田之骏运回安化县,葬于此。

龙桥洞

龙桥洞位于长堡乡十公里处。龙桥洞幽泉怪石,鬼斧神工。

桥洞有两个洞,一个是干洞。其实干洞并不干,洞内有一汩汩清泉从石孔中涌出,缓缓地流淌近三十米又钻进石孔中,再不见踪影。泉水如母汁般甘甜,清澈透凉。洞足有三层楼高,一百多米深,可容纳几千人。文革前,这里有一座寺庙,香客不断;文革中,这里是天然大会场,开过全乡干群大会;大炼钢铁时,这里热火朝天,人头攒动。至今,这些遗迹隐约可见。一个是水洞,蜿蜒曲折一百多米,时宽时窄,忽明忽暗。溪水在洞前乱石中蹦蹦跳跳,后穿洞而过奔向乌江

洞中如此奇特,洞外也毫不逊色。洞口前青山围屏,百鸟飞歌;树影婆娑,翠绿欲滴;野花娇羞,彩蝶双飞;层层梯田,滚滚麦稻。

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土家人在这里朝山拜佛,人们会展现原滋原味的土家傩戏、花灯戏和舞狮,还有透心底凉的神仙豆腐、平滑细嫩的豆花手擀面、余味悠长的米酒等风味小吃。

黑溪龙洞

在长堡乡乌江边莽莽群山深处的长江村的黑溪龙洞,龙洞有进口、出口和天窗,是一个穿山洞,总长约五十米,宛如一只平躺的高脚酒杯。平时,水从进口处一石缝挤入洞中,乘一会凉后,在巨石的夹道中九曲回肠,依依离去。

从天窗入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一垛梯田。水从最上面的梯田边的洞壁的缝隙中流出来,富含碳酸钙。水沿着斜着的带坑的石壁往下流,天长日久,碳酸钙沉淀后附着在岩石表面,便形成了如此壮观的龙田。龙田错落有致,形状各异,有深有浅,大小不一,石盆、石盘、石碗,条形的、圆形的、方形的……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