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图》是由近现代著名画家陈师曾所创作的一幅花鸟画。
画作内容
《菊石图》的画面左侧由作者陈师曾亲笔题字:“寿芝道兄先生属。张师曾陈衡恪写。”并盖有“师曾”印章。在这幅作品中,陈师曾选择了“梅兰竹菊”使君子之一的菊花作为主题,这种题材深受画家们的青睐。他们通常会将这些植物与枯木或秀石搭配,以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和构图的多样性。对于石头的选择,画家们各有偏好,有的喜欢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有的则偏爱层次分明的片石,还有的会选择形态圆润的顽石,每种石材都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艺术效果。在这幅《菊石图》中,陈师曾采用了石居中央的构图,运用色墨相结合的手法绘制石头,线条粗犷而不拘泥于细节,着重表现了石块的体积感。石块周围,他使用凌乱的双勾笔法描绘了几朵墨菊,叶子上的水墨色彩饱满。整幅作品展现了浑厚大气的笔墨韵味。
作者简介
陈师曾(1876年-1923年),原名衡格,别号朽道人、槐堂,出生于湖南省,是清代时期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孙子,诗人陈三立的儿子。他曾赴日本留学,归国后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擅长诗歌、文学、书法,尤其在绘画和篆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山水画继承了明朝沈周和清朝石涛的艺术风格,同时注重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借鉴;他的写意花鸟画受到近代画家吴昌的影响,同时也追溯到了明朝徐渭和陈淳的大写意手法;他在人物画上采用意笔匀描的方式,强调神韵的表现力,带有一定的速写和漫画式的记录特性;而他的风俗画则更多地描绘了社会底层的人物生活。陈师曾的著作包括《中国绘画史》等。
参考资料
陈师曾菊石图轴.陈师曾菊石图轴.2024-10-28
陈师曾菊石图轴.故宫博物院.2024-10-28
“朽者不朽” 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先行者 —— “陈师曾诞辰 140 周年特展”研讨会综述.中国美术馆.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