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创办于2011年9月28日,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主要专业方向有环境光学、大气光学、光学遥感、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大气物理化学、环境毒理等。

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共建,于2011年9月28日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学院发展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2013年5月3日,著名环境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受聘为中科大环光学院首任院长,这标志着中科大环光学院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学院进入了正式运行阶段。

2013年12月,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研究生部年终总结与表彰大会,环光学院获得“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奖”先进集体奖项的表彰。

学院特色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学教育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专业设置

物理学

专业代码  070200

物理学为一级学科专业,光学为二级学科专业。

目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环境光学、大气光学、光学遥感、光电子技术、环境监测等。其研究平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共建的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以及中科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通用光学辐射定标与表征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毕业生主要去向:1)国家各部委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研究所;3)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 4)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

对本专业简介如下:

本专业主要依托中国科大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共建的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在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上,结合了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和光学遥感等有特色的学科基础,以光学、电子学等技术手段,研究光电技术在地球大气与环境要素探测与研究方面的应用,培养既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物理、现代光学、光谱学、光信息处理、光电探测的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光学、光谱学及光电子范畴的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既能从事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又可从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  077600

环境科学为二级学科专业。

目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大气物理化学和环境毒理。毕业生主要去向:1)国家各部委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研究所;3)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 4)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

对环境科学的专业简介如下:

本专业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共建的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