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俭,男,1963年10月出生,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的主要科研方向包括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非线性热晕效应、小尺度热晕不稳定性及相位校正。

个人经历

王英俭,1963年出生。

198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应用 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

1987年毕业于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光学博士学位。

1987年在安光所大气光学室(现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作,

1990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5年被聘为副研究员;

1997年被聘为研究员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1998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1年任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安光所所长;

2005年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委员;

2009年任合肥研究院院长、党委委员;

2014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担任863计划主题专家组专家,863计划任务“激光大气传输及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研究”的项目负责人,连续多届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物理科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气象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并担任国际激光大气探测委员会委员,是唯一来自中国的现任国际激光大气探测委员会委员。现指导硕博士生,已毕业硕博士生数十名。

2018年1月,任安徽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当选为安徽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负责建立了有一定特色的初步实用化的激光大气传输及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大型数值模拟四维程序,并对大量室内外激光大气传输及校正实验进行了对比计算,取得了一致结果,得到初步校验;开展了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及其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综合实验研究,提出了大气湍流相干长度和光束质量因子实验测量值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概率密度的解析模型。

获得荣誉

获得了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自适应光学相位校正的定量实验结果。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核心杂志发表和合作发表论文50多篇,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排名第7、第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排名第7)。

参考资料

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安徽纪检监察网.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