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皮奥·巴罗哈

皮奥·巴罗哈

皮奥·巴罗哈(西班牙语:Pío Baroja y Nessi, 1872年12月28日-1956年10月30日),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小说家,九八年一代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闻名。鲁迅曾翻译巴罗哈的小说,并称赞他是“具有哲人底风格的最为独创底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对巴罗哈的作品表示钦佩,并认为巴罗哈比自己更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生平

他出生于西班牙基普斯夸省圣塞瓦斯蒂安的一个小康家庭。

巴罗哈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攻读医科,并在巴伦西亚大学学习医学,189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的学生生活回忆成为他的小说《知识之树》的素材。巴罗哈曾志愿去吉普斯夸省的塞斯托纳当乡村医生,但后来因健康和精神原因返回马德里,短暂经营家族面包店,并两次参加激进美国共和党在国会的选举,但均未成功。

从13岁开始,巴罗哈就认真对待写作。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始于1900年,首先发表了小说《暗淡的人生》和《阿斯戈里之家》,后者是《巴斯克之地》三部曲的一部分,这部三部曲还包括《拉布拉兹的大地主》(1903年),成为他在西班牙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他的作品《生活的斗争》(1922-1924)生动地描绘了马德里贫民窟的生活,而《一个行动者的回忆》(1913-1931)描绘了他的祖先之一,他生活在19世纪卡洛斯起义期间的巴斯克自治区。《大海》三部曲,包括《船长奇米斯塔的星星》,《高空飞行员》和《奴隶商人》。

巴罗哈一生共创作了近百卷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六十六卷,中篇小说五卷,短篇小说四卷,散文九卷,传记三卷,剧本两卷,诗歌一卷,回忆录八卷。他的写作风格生硬、生动,但又不带个人感情,尽管他被指责语法错误,但他从未否认。年轻时,巴罗哈宽泛地相信无政府主义,后来他钦佩于行动派,类似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因其观点而受到天主教徒和传统主义者的谴责,生命受到威胁。

巴罗哈的作品常常生动活泼,但情节可能欠缺。他对人物和环境的巧妙描绘使巴斯克自治区焕发生机,就像贝尼托·加尔多斯的作品揭示了马德里一样。1934年,巴罗哈当选为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的院士,这是对他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的充分肯定。与他同时代的西班牙著名作家阿索林曾评论说:今天西班牙没有一个能比巴罗哈的文章更简练的作家。

巴罗哈的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并由A.A. Knopf和其他出版社出版,如《谨慎之城》(1917年)、《追求》(1922年)、《杂草》(1923年)、《红色黎明》(1924年)和《拉布拉兹的大地主》(1926年)。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山蒂·安迪亚的不安,和其他作品》(1959年),而霍华德·费蒂格出版了《知识之树》(1974年)和《凯撒或无》(1976年)。失落海岸出版社出版了《冒险家扎拉坎》(1998年),凯辛格出版社出版了《青年与自我崇拜》(2004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完美之路》(2008年)。

巴罗哈去世后,他被埋葬在马德里的旧市民公墓。伊比利亚半岛航空公司的一架空中客车公司A340-642,注册号EC-JPU(2006年至2020年使用),曾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个人生活

父亲是作家和歌剧剧本作者塞拉芬·巴罗哈,母亲是意大利人。他的哥哥里卡多·巴罗哈是一位画家、作家和雕刻家,而他的侄子胡里奥·卡罗·巴罗哈,即妹妹卡门的儿子,是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

主要作品

四个三部曲:,包括(1900)、(1908)和(1909)。,包括(1902)、《西尔维斯特雷·帕拉多克斯的冒险、创造和玄秘》(1901)和《帕拉多克斯,国王》(1906)。,包括《寻觅》(1904)、《莠草》(1904)和(1904)。《种族》包括《流浪的夫人》(1908)、(1909)和(1911)。后期思想上的怀疑主义倾向较为严重,在《劳拉,或无可救药的孤寂》一书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