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珠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有“天下第一弄”“兴德村风景新珠”之称,是广西开拓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新领域。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有世界上最陡最深、发育最典型、保留最完整、分布最多最密的岩溶峰丛地貌,是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由千山万弄景区、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组成,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地貌,次要遗迹为岩溶谷地、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暗河、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是一处以山奇、水秀、湖圹、峡险、洼深、洞幽为特色,融合民族风情、大型水电工程为一体,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大型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有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9000多座,有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是中国唯一一处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世界地质公园。2009年,七百弄乡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公园简介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东南斜坡下部、大化瑶族自治县北部,是国内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次要地质遗迹包括岩溶谷地、峡谷、洞穴、暗河、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等。公园划分为千山万弄观景台、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总面积为323.4平方公里。该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发育最好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地区,是西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与云南石林、桂林阳朔峰林并列为世界三种典型岩溶类型。世界地质公园系统揭示了桂西岩溶地貌的发育演化历史,对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岩溶地貌发育演化成因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体系完善,产品特色鲜明,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1996年被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七百弄风景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规模宏大,旅游资源类型众多。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分为七百弄景区、大化——古河景区、岩滩湖景区(含红水河三峡)和红水河奇滩怪峡景区。1995年12月,专家在《广西大化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专家咨询会》意见书中指出:“七百弄及其周围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纵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D·福特教授评价:“穿越红水河平原和七百弄喀斯特地区的考察是我所知的最好的旅游。”七百弄乡“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中科院李吉钧院士等专家组)。该区251平方公里的石山中,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5000多座;1300多个洼地(当地人称“弄场”)中,有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底部;在观景公路上,可仰视高约300米的高峰丛,俯视深200—300米的洼地,真如“世外桃源”。大化—古河42公里的红水河段,人称“八十里画廊”,是大化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宽300—500米的峡谷水库。四季可泛舟观赏两岸的奇山秀水,壮村瑶寨,红花、翠竹、柑橘属、龙眼园林延绵不绝地展现,行舟期间,船移景换,使人赏心悦目。舍舟登岸,可游览古河仙女洞。
山海奇观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斗淋和坡立谷地也是世所罕见的。地表喀斯特发育壮观典型震慑人心,大面积、整体的高峰丛深洼地规模宏大、形态奇特,层次感强烈,组合奇妙,具有突出的奇特美、巧合美等美感特征;暗河和洞穴结构复杂,为地下喀斯特发育所致。该区还具有独特的人类生态环境。瑶族第二大支系布努瑶世代居住于此。民族风情浓郁。因此,该区既可以成为国家主要的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考、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其境内民族风情浓郁,旅游景点众多:有神韵绝异的双福地下迷宫,如龙似带的公路八里九弯,神秘的密洛陀宫,潇洒的天街别墅,壮丽的观山亭景,独特的石国天都,神奇的火神弄,壮美的龙卷地,世外桃源般的“天下第一弄”这小小的一隅之谷犹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感。
景点介绍
七百弄
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雅威赐予它神奇壮丽天下独绝的美景。于是它拥有世界上发育典型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貌景观。这是一个被魔鬼诅咒的地方。魔鬼偷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和土。因此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山区的代名词。所谓“弄”,瑶语为深洼地的意思,它是山与山拱起的掌心,是山与山连结的脚窝,峰丛洼地层层相叠,洼上有洼。瑶民就居住在弄底,傍山建房,耕种“碗一块瓢一块”的土地。在七百弄地区251平方公里内,有海拔800---1000米的山峰5000多座,千姿百态的深洼地1300多个(当地瑶语称之为“弄”)。该地区的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斗淋和坡立谷地也是世所罕见的,溶洞发育壮观典型震慑人心。放眼望去,重峦迭嶂,气势磅礴;山岩嶙峋,崎岖突兀;千峰竞秀,形态各异,拟人状物,如鬼斧神工。瑶族第二大支系布努瑶世代居住于此,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底部。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土归流,官府在该地区设团总局,局以下设七个村团,每个村团下辖100多个弄,故得名“七百弄”。
莲花山
莲花山位于都阳到双福12公里的路上,在一个长长的峡谷上。一路上从右边仰望,蓝天白云下是一座座雄浑险峻的山峰。沿途经过茶芽、那休、下林、上林等几个小村屯。这几个村名是旧地图上的名称,在老地图上标的是老福。上林是路经的最后一个小村,距双福2.7公里。过了上林约1公里处,往右边山上看可见一个小亭子,从山脚下有小路蜿蜒上山通往莲花山。莲花山由周围5个峰组成合围成莲花状最高峰海拔1101米。莲花山上有一处道教庙观香火旺盛上山的五千级台阶据说全为香客捐资所建。莲花山顶峰距上林村的直线距离仅2公里但上山的小路长约3公里高差约900米。除了对香客有很大吸引力外登高一览众山或者观日出莲花山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七百弄的峰丛海拔多为800——1000米高于1000米的不多站在莲花山上七百弄的层峦叠嶂尽在脚下。登莲花山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体力登山前应慎作决定。
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5月29日是瑶族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祝著节”。每年这个时候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府前彩旗飘飘笑语喧天锣鼓阵阵欢歌飞扬。来自该乡各村屯近3000名瑶族同胞与县乡及周边兄弟乡镇的领导嘉宾一起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这天的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传统的“笑酒”“对歌”“打铜鼓”“竹竿舞”“戏鸟”等也有新编节目如歌舞《密洛驼与布洛西》新瑶壮歌对唱瑶歌大合唱等。瑶族“铜鼓舞”“鼓连锣”“十面鼓舞”鼓声铿锵舞姿优美舞步稳健;瑶歌对唱壮歌对唱歌里唱出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六畜兴旺。
物产资源
景区内乔木主要有松杉任豆香椿楝花木棉槭树槲栎匀树大头竹刺竹;国家稀树种有望天树金丝李等。土特产主要有大甲粳香糯黑豆粉黑芝麻火麻子向日葵南瓜花生油木薯干片旱藕粉生姜油桐纱纸泸州桂圆板栗。野生动物及水产有:黑麻花三种毛色的山羊;大壁虎蛇类野猪小麂野山羊猴子环颈雉褐翅鸦鹃白面狸鳞甲目竹鼠等;剑鱼巴马纯唇鱼暗岩鱼和长尾唇四种特有鱼种。
交通信息
从南宁市出发:南宁-都南高速公路都安-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门票信息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全天
参考资料
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2024-06-04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大化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06-04
广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06-04
贫瘠土地上的脱贫奇迹.新华网.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