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部,是沂蒙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核心片区96平方公里,国家4A级景区。

2011年12月18日,鲁商集团与费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正式合作开发协议。2015年,景区入选了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次年7月16日,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正式开业。2019年,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20万人。2024年3月31日,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天蒙山万人踏青登山活动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幕。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集山岳景观、森林景观、瀑布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景区内有沂蒙山小调展览馆、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以及玻璃漂流、登山游步道等多个景点、游玩项目。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曾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人文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位于临沂市费县北部,西邻平邑蒙山龟蒙景区,东邻沂南蒙山彩蒙景区,背靠蒙阴蒙山云蒙景区,面积达240平方公里,距费县县城约25公里,距临沂启阳机场约50公里,北京-上海高速公路日照—兰考高速公路环绕而过,距离京沪高速铁路曲阜站约1小时车程。

气候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所属的蒙山区为暖温带季雨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2.8℃,降水量998毫米,无霜期191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

历史沿革

2011年12月18日,鲁商集团与费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正式合作开发协议。2015年,景区入选了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成为山东省入选的19个项目之一,是临沂市唯一入选项目 。次年7月16日,景区正式开业。在2019年,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20万人。2022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其中,费县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入选“弘扬沂蒙精神”精品线路。2024年3月31日,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天蒙山万人踏青登山活动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幕。

景区布局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集山岳景观、森林景观、瀑布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沂蒙山小调展览馆、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以及玻璃漂流、登山游步道等多个景点、游玩项目。

重要景点

沂蒙山小调展览馆

沂蒙山小调》教研基地是一个集国防教育、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该基地包含《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纪念馆,大众日报社印刷厂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驻地旧址,以及沂蒙历史和文化等特色展馆。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的活动和驻扎地,抗大一分校和《大众日报》印刷厂都曾长期驻扎在此。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支持的地主武装和反动组织“黄沙会”杀害抗日干部,企图侵占抗日根据地。为了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和黄沙会的罪行,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在白石屋村创作了《反对黄沙会》,这对于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加入了更多赞美家乡和共产党的元素,最终演变成了如今广为传唱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和纪念亭,详细记录了《沂蒙山小调》的诞生过程、词曲及作者。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原团长袁成隆题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词作者阮若珊则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好地方”,这些文字都被镌刻在巨大的花岗岩上,以启示后人,永远铭记。到了2016年,费县县委、县政府与山东鲁商集团合作,恢复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和大众日报印刷所旧址,并新建了沂蒙山小调生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包括《沂蒙山小调》纪念馆、沂蒙人家、沂蒙历史等多个特色院落,现已成为弘扬沂蒙精神、展示沂蒙文化的重要场所。

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

这座桥是一座双塔单跨的吊悬索桥,桥跨设计包括38米、420米和47.5米三个部分,整体长度为505.5米。其中,主要跨度是420米。大桥的主梁宽度为4米,而人行道的宽度为2.4米。桥面距离下方的谷底高度达到了143米,宽度与跨度的比例约为1:120。在2015年7月8日下午,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人行索桥的最后一片主梁完成了拼装,这标志着大桥已经成功合拢,实现了全桥的贯通。随后在2017年的端午节正式向公众开放。

玻璃漂流

天蒙景区森林漂流长约2000米,最大落差达180余米。

登山游步道

全长12公里,有悬空栈道、自然石步道、木栈道、松针路等样式,沿线根据沂蒙文化设计景观节点和休憩平台。

滑道

看似刺激其实有惊无险的健身项目,其实是游客下山代步优选的交通方式。

全景索道

这条索道是从奥地利多贝玛亚引进的,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它的长度约为1278米,高度差为529米,每小时能够运送1600人。索道还配备了水晶吊厢,让游客可以全方位、360度地欣赏沂蒙山的美景。

悬空玻璃观景台

塔山顶海拔930米,因山峰陡峭如塔而得名。在塔山用玻璃材质打造悬空式空中观景平台,长20米,面积近200平方。

玉皇宫

基于玉皇顶的明代玉皇庙遗址和沂蒙山地区的玉皇信仰,对玉皇庙进行扩建,将其打造成为玉皇宫。这一项目旨在将这里建设成为沂蒙山地区祈福文化的核心体验场所。扩建后的玉皇宫将由南天门、钟鼓楼、东西配殿、玉皇殿、北天门、接仙台、祈雨亭、王母池等部分组成,为游客提供一个完整、丰富的文化体验。

葫芦崖瀑布

葫芦崖因形似葫芦得名,海拔高度600余米,蒙山民间有“葫芦崖万丈高,不到塔山半截腰”之称,传说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即采自此山。葫芦崖瀑布落差约为190米,有诗云: “幽谷飞泉湿客衣,遥看瀑布自天垂。翠崖谁剪三千尺?白练分成五叠飞”。

望海楼

这处地点位于沂蒙山的最东端,海拔达到1001.2米。因为向东直至日照的大海,都没有比它更高的山,所以这里成为了观赏东海日出的绝佳位置。在这里建设了一座标志性的文化景观楼,采用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楼内展示沂蒙文化的丰富内容,包括蒙山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所孕育出的一大批杰出历史先贤,如孝圣王祥、宗圣曾子、算圣刘洪、书圣王羲之、亚圣颜真卿等。孔子也曾登上东山,感叹鲁国的渺小。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天宝四年一同游览蒙山,留下了珍贵的诗篇。清朝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也多次驻费县,并作诗赞美蒙山。乾隆皇帝更是亲自题写“东蒙圣境”,这是对先前所有圣贤登临蒙山的最好总结。

相关活动

2016年7月8日上午,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玉皇宫开光法会暨首届沂蒙山祈福大会在旅游区玉皇宫凌霄宝殿门前广场举行。

2023年3月12日,2023临沂市“青山添绿 拥抱春天”公益植树活动第二场由临沂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林业局、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市直机关团工委、天蒙景区、在临沂客户端、琅琊新闻网承办,邀请市民走进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现场——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开展义务植树。

2024年3月31日,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天蒙山万人踏青登山活动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幕。活动由临沂市体育局、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市体育总会、费县人民政府主办,临沂市登山运动协会、费县体育发展服务中心、费县文化和旅游局、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承办。

相关文化

历史文化

东夷文化之源

蒙山附近遍布与伏羲氏时代相同的大汶口文化及稍晚的龙山文化遗迹。蒙阳有雷泽,传说伏羲为雷神之子,故如此称之。又说圣女华胥游雷泽,踩神人脚印,感而有孕生伏羲。东夷少昊部强大后,太皞后裔被迫西迁,余部在今蒙阳建立臾国,周代受封,专祭太昊及蒙山;另有别支建立任、宿、须句三国,春秋时尚存,四国共奉太昊为祖。

蒙山地区也是传说中五方上帝之一大舜的出生与成长之地。《孟子》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以至孝闻名,受尧王器重,尧将女儿娥皇、女英嫁舜为妃,并将天下禅让于舜。舜在位四十余年,禅让于禹,后南巡,葬于九嶷山。和伏羲氏一样,大舜的出生、发祥、迁徙之地颇多争议。《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而今多数历山附近并无雷泽,唯有蒙山之阳,既有历山,又有雷泽,且有诸冯,还有舜帝庙和舜井等。历山位于雷泽湖西南,湖东平邑县铜石镇有南诸冯、北诸冯、诸冯铺三村,湖南凤凰庄清末以前亦名诸冯。湖南曾有舜帝庙,供奉舜帝及二妃。庙已不存,尚有舜帝庙村。

周朝代商后,东夷部落多次叛乱,周公摄政,东夷联合商纣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度霍叔处起兵。周公杀武庚、黜三叔后,集中讨伐东夷。周公子伯禽受封鲁国,首都曲阜市以东交通受阻。伯禽东征,誓师费地,《尚书》有《费誓》篇,在今费县。鲁国大获全胜,占有东夷大片疆土,北到泰山,南有峄山,东包蒙山,直濒大海。《诗经》载:“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称颂此事。沂蒙山区原为东夷根据地,自此为鲁国所有。

春秋战国时期,蒙山地处齐、鲁两大国之间,地位重要。《左传》载:“公会齐侯,盟于蒙。”1982年蒙山发现一枚春秋时期的青铜戈,上有铭文“蒙”字。能制造青铜器并在器物上铸有族徽,说明历史上蒙地曾有丰厚的文化。

古颛臾国兴衰

伏羲氏主体西迁后,其后裔在今蒙阳建立颛臾国,西周初年分封诸侯,颛臾国得到周代认可,专门祭祀蒙山及祖先太皞氏。颛臾故城在蒙山南麓柏林镇固城村北。

《论语·季氏》载:季康子将伐颛臾,季氏家臣冉求仲由告诉老师孔子,孔子反对:“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后人多认为孔子阻止了季康子吞并颛臾的野心。但从季康子到战国末,史料未再提及颛臾应非偶然,从侧面说明礼崩乐坏的时代下,思想力量的微弱,颛臾可能已被吞并。

抗战历史

沂蒙是中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 1927 年到 1929 年间就点燃了革命的烽火,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且于 1932 年至 1933 年期间,先后爆发了震动了全国的日照市沂水县苍山等暴动,公开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旗号。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115师八路军第一纵队的指挥机关都驻在沂蒙山区。8 年抗战中,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在这里领导山东军民作战 2.6 万次,消灭敌人 50 余万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先后在这里组建,领导华东军民进行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

自 1938 年至 1949 年的十二年间,沂蒙成为举国关注的“两战圣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旅游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宝贵的文化资源,天蒙景区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此生活时期的村落场景为核心,上白石屋村建成了一个活态博物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在这里每个院落就是一个展馆,具有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主要建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等。2016年这里更是被评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也成为临沂沂蒙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的重点教学培训基地,成为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临沂费县全域旅游受热捧 天蒙天境等您来打卡.百家号.2024-04-03

景区介绍——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天蒙山景区)官方网站.官网.2024-04-03

2024年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天蒙山万人踏青登山活动开幕.齐鲁网.2024-04-03

“天然氧吧”.中国气象局.2024-04-03

迎接建党100周年丨打卡天蒙红色经典,重温革命历史.官网.2024-04-03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玉皇宫开光祈福法会隆重举行.新浪山东.2024-04-04

春风十里,不及添绿有你!3月12日,邀您走进天蒙景区公益植树.琅琊新闻网.2024-04-04

沂河寻迹 | 蒙山:东夷文化之源.琅琊新闻网.2024-04-04

再走沂蒙路,少年天蒙行.官网.2024-04-04

弘扬沂蒙精神,感悟红色文化.官网.2024-04-04

第八届“艾蒂亚奖”金奖隆重揭晓 终身成就奖破例颁予五人. 中国青年网.2024-04-03

“2021年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百家号.2024-04-03

正在公示!福建两景区获评全国优秀案例.百家号.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