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英文: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是1945年《联合国宪章》授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五个国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且现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亦是必要条件。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一票否决权

历史沿革

“四警察”思想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确宣布,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国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赞同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罗斯福强调,新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区性的。罗斯福的建议得到温斯顿·丘吉尔约瑟夫·斯大林的同意。12月24日,罗斯福再次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

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

德黑兰会议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于1943年11月29日下午,同斯大林举行了45分钟的私人会谈。会谈中,罗斯福详细叙述了对联合国组织机构的设想,其中也包括“世界警察”问题。

罗斯福认为,未来的联合国组织应由三个层次的机构组成:最低一级为全体大会,由当时大约35个反法西斯主义国家成员国组成。这个机构定期在不同的地方开会,每个国家都有权平等地发表意见,并向一个较小的机构提出建议。中间一个层次是执行委员会,参加者为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再加上两个欧洲国家、一个南美洲国家、一个近东国家、一个远东国家和一个大英帝国(后改为英联邦)自治领,总共10到11个国家。这个机构有权处理一切军事以外的问题,它所作出的决议对各有关国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最高一级为“四警察”机构,由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组成,这个机构将有权快速处理任何对和平构成威胁的事件和突发事变。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多种场合表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他表示,他不是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还很弱,但他想到更远的将来,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国家,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他说:“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

常任理事国正式确立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苏、中各国的代表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一座古老庄园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会议在讨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组成时,美国最初的方案是由4个常任理事国和7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来又提出吸收法国作第五个常任理事国。苏方认为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暂时限定为四大国,以后法国加入后限定为五大国。美国代表又提出,应该将以后如何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条款列入基本文件,但英国苏联代表对此均持否定态度。最后三方一致同意,除法国之外不再增加常任理事国。

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各国作出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此时法国已成立临时政府)。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法国同意参加会议,但决定不担任发起国,因为法国认为它没有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协商,不能要求其他国家在没有自己参与制定的宪章上签字。

1945年6月26日,旧金山制宪会议圆满结束,《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为: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大国一致”原则: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这被称为“否决权”,对于保持大国一致行动,集中力量反对地区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人类千百年来希望建立一种国际安全机制,以消除发生世界大战的危险,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美苏冷战开始后,美苏在全球各地角逐,为了破坏对方的行动计划,两国频繁动用否决权而使“大国一致”原则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随着冷战的结束,“大国一致”原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显示出其有效性。它对于防范地区冲突,遏制某些大国谋求地区霸权发挥了积极作用。迄今,它仍是《联合国宪章》中稳定和行之有效的原则。

常任理事国机制作用

联合国成立以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这种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会总共批准执行了约55项维持和平行动,有力阻止和减缓了地区冲突的发展和扩大。截止到2002年,安理会总共批准执行了约55项维持和平行动,有力阻止和减缓了地区冲突的发展和扩大。这一机制在经历了冷战后愈发显示出其生命力。

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条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宪章》所设六个主要机关之一,成立于1946年1月13日,于1946年1月17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市的教堂大楼举行第一次会议。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得到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且现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亦是必要条件。

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

相关事件

2023年7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表示,德国日本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野心看起来毫无根据,俄罗斯倾向于邀请亚非拉各州的发展中国家,以使联合国安理会“更具代表性”,比如印度巴西。扎哈罗娃谈及德、日的“入常诉求”时表示,增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已被过度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数量,不会使其更民主,也无助于建立更公平的国际关系架构。

2023年12月27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莫斯科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后表示,俄罗斯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拉夫罗夫在记者会上表示:“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我们支持将印度增补进该机构(安理会)。”拉夫罗夫说:“我们就一系列得以令合作扩大的举措达成一致,这也将在正在筹备启动的南北国际运输走廊、打造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线路和在北方航道开发方面展开合作的背景下进行,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参考资料

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安理会.2023-12-28

史海回眸: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环球时报.2023-12-28

联合国总部首次因空气污染放弃升旗.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2-28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8

土耳其总统呼吁安理会改革:世界上不只五个国家_手机新浪网.观察者网.2023-12-28

印度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需要印度.环球网.2023-12-28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新华网.2023-12-28

国家概况_英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8

Nicolas de Rivière - 法国ONU.法国ONU.2023-12-28

国家概况_俄罗斯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8

Постоянное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и ООН.russiaun.ru.2023-12-28

国家概况_法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8

国家概况_美国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28

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大使.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2023-12-28

中国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系.外交部网站.2023-12-28

傅聪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024-04-22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德国和日本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野心毫无根据.观察者网.2023-12-28

印度想“入常”,俄罗斯外长当面表态:支持.环球时报.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