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的故事》(Reynard The Fox),别名《列那狐传奇》,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Jeanne Leroy-Allais)在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改编的童话,于1909年出版。

《列那狐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古老而美丽的森林里,住着狐狸列那一家,为了生存,列那狐与狮王、狼、狗熊等斗智斗勇,他不断破坏规则、敢于挑战权威,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一方面又欺压平民百姓。故事以动物的形象来描绘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斗争,以狐狸列那和狼伊桑格兰的斗争为线索,辛辣地嘲讽了专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等。故事通过列那狐的经历,形象地反映出封建社会是一个黑暗的、充满欺诈、掠夺和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

《列那狐的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最重要成就之一,代表了新兴的市民阶级的声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已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其富于讽刺性和喜剧性的特色,不仅是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丹作品的直接源头,而且为18世纪的写实小说和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开辟了道路。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列那狐的故事》出现在西欧中世纪的11—12世纪前后,一度衰落的西欧城市开始重新繁荣,世俗的市民文化渐渐地得到发展,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在此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乐观精神的城市文学得到了较为充分地发展。法国是中世纪城市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城市文学也最为繁荣,城市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民间创作是讽刺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产生在这样一个新旧观念转折的时代。

个人背景

让娜·勒鲁瓦-阿莱(Jeanne Leroy-Allais)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法国女作家,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较少,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和《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作者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写活了一个机灵狡猾、让人又爱又恨的狐狸形象。让娜·勒鲁瓦-阿莱曾表示,创作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中世纪伟大的“动物史诗”。在尊重的同时,将尽可能的还原。

版本历史

《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中世纪出现的著名的民间故事诗,有不同的版本。法国现存四部列那狐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近3万行)、《列那狐加冕》(3000多行),《新列那狐》(8000多行)、《冒充的列那狐》(5万多行)。《列那狐的故事》是其中的代表,全部故事由保留下来的二十七组诗构成,共三万多行,它不仅发展了《伊索寓言》的传统,又吸收了《五卷书》《卡里来与笛木乃》的艺术营养,在欧洲寓言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约在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先后有多位民间诗人为《列那狐的故事》续写诗篇。它采用了寓言的手法,以兽寓人,并以讽刺、幽默的笔法,赋予了作品强烈的现实性和娱乐性。大约1175年前后,著名的中世纪诗人比埃尔·德·圣克卢把这些民间的故事诗做了收集、整理和改编,头两段问世以后,曾经受到热烈的欢迎。后经法国现代语言学者吕西安·富莱将这些各自独立的诗篇按情节顺序编辑成为情节完整的《列那狐的故事》。此后,改编版本相继出现。1909年,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出版了《列那狐的故事》。1933年,玛·季诺编写了《列那狐的故事》,有33篇散文体故事,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情节

在古老而美丽的森林中,有座莫佩图伊城堡,里面住着列那狐一家,寒冬带来的饥荒迫使列那狐向贵族廷臣叔叔伊桑格兰狼求救,但叔叔伊桑格兰只愿意给他一只死老鼠,还炫耀自己挂着的大火腿;第二天夜里,列那狐爬上房顶偷走了伊桑格兰狼的大火腿,一家人饱餐了一顿。不久后,大火腿吃完了,列那狐看着妻子埃尔梅林和孩子们饿得无精打采,列那狐只能出门觅食,爬上山坡看见鱼贩子,它假死躺在路上被鱼贩子抓到车上,之后用鱼钩巧妙地偷走了车上的鳗鱼。

伊桑格兰狼在寒冬也没有吃食,闻到列那狐家的鱼香味想上前讨要,但列那狐拒绝了,它让伊桑格兰狼去冰上钓鱼出尽了洋相,因此伊桑格兰狼和列那狐结下梁子,故事在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的明争暗斗中展开。力大无穷的伊桑格兰狼一次次地遭到列那狐的暗算,稀里糊涂、一步一步地陷入列那狐设计好的残忍游戏中。贪婪的伊桑格兰狼梦想着每天能吃上美味的鳗鱼,答应剃发受戒,却被列那狐一盆开水浇下去烫秃了头,但他很快忘了脑袋被开水淋烫的疼痛,傻乎乎地蹲在池塘上的冰洞旁,尾巴上拴着一个铁桶放在水中,做着吃鱼的美梦。伊桑格兰狼苦等一夜,天亮时,被结结实实的冻在冰面上,陷入了猎人们和猎狗的围捕中。尽管伊桑格兰狼侥幸逃脱,但他却被猎人打成重伤,漂亮的尾巴断了,屁股也被火枪打烂了。而游戏的设计者列那却早就溜回自己温暖的家中做着甜美的梦了。

列那狐还常常利用他的智慧和狡猾来欺负弱小动物,他骗乌鸦黑尔懵吃掉蜂蜜,导致黑尔懵被困在瓶子里,最后乌鸦被列那狐残忍地吃掉;他曾诱骗兔子跳进陷阱,然后用棍子将兔子打死;他还曾骗狮子诺博尔吃掉被涂满胶水的梳子,导致诺博尔痛苦不堪,并因此对列那狐心生怨恨。

伊桑格兰狼在接二连三地被列那愚弄、算计之后,终于幡然醒悟,他向国王诺博尔狮控告列那狐。诺博尔狮本想息事宁人,但在商特克雷公鸡和班特母鸡哭诉之下,民怨沸腾,他不得不传列那到庭受审。狮王先后派勃朗熊、梯培猫和格兰巴德猫等前往将其捉拿归案。但列那狐利用它们各自的弱点设计陷阱,狠狠地将它们捉弄了一番。列那狐的审判一波三折,起先列那为自己辩护,逻辑严密,声情并茂,博得了国王、王后以及众多与会者的同情,但在与伊桑格兰狼决斗定胜负时却不慎败下阵来。及至列那被判有罪要处以绞刑时,他仍能凭借他的聪明智慧,力挽狂澜,获得最后的胜利。

角色介绍

列那狐

列那狐是一只机智、聪慧之余有些阴险的狐属。他极其聪敏,巧舌如簧,但同时嗜杀成性,口蜜腹剑,总是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形象是复杂、多面的。这只狐狸和人一样,有狡猾、有机智、有悲伤、有痛苦,有思索。列那从体格和力气方面无法和狼、亚洲黑熊、狮子等较量,然而他很少输给他们,凭的全是自己的机智。

列那的两面性和模糊性首先反映在他猎食和捉弄他人的动机上,表面上看来他是为了维持生存,但事实上这是他显示力量、得到认可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他生活的乐趣之一。列那对地位的追求,同样也反映在对贵族身份的重视和骄傲上,他不曾忘记自己高贵的血统,只要有机会便挂在嘴边。面对国王,列那表面上谦卑恭顺,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反抗的精神和欲望,一旦忍无可忍,便会爆发。他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中世纪欧洲市民阶级表里不一的真实写照。

狮子诺博尔

狮子诺博尔是专制霸道的最高封建统治者,他总是要求其他动物服从他的命令,是列那狐的主要敌人。同时,狮王诺博尔愚蠢而刚愎自用,缺乏智慧和判断力,对列那狐的狡猾行为常常感到无奈,贪图钱财珍宝,是现实中国王的象征。

伊桑格兰狼

伊桑格兰狼是贵族廷臣,也是列那狐的舅舅,它骄傲跋扈,体现了现实中贵族廷臣的状态。贪婪狡猾的伊桑格兰狼梦想着每天能吃上鳗鱼,总是想得到更多,他非常嫉妒列那狐的聪明才智,总是想方设法地陷害和打击列那狐,但他总被列那狐捉弄,每当遇到倒霉事他总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

狗熊勃朗

狗熊勃朗同伊桑格兰狼一样是贵族廷臣,贪吃又鲁莽,因为贪吃蜂蜜,被树缝牢牢夹住。这个情节展现了勃朗缺乏谨慎和理智的一面。但勃朗在故事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狡猾和机智,在面对列那狐的狡猾计谋时,勃朗也会想办法进行反击,展现出他并不完全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尽管列那狐经常捉弄他,但勃朗并没有一直怀恨在心,而是选择了原谅和宽恕。这种善良和宽容的性格,使得勃朗在故事中成为一个更立体、更饱满的角色。此外,勃朗的命运也充满了戏剧性。他既经历了被列那狐捉弄的痛苦,也体验到了被其他动物帮助的温暖。

弱小动物

鸡、兔、鸟、猫等弱小动物是广大被压迫阶级,正是中世纪欧洲自给自足的小农阶层生活的写照。故事中列那狐肆意欺凌和虐杀鸡、兔、鸟、猫等弱小动物,受到了舆论的一致谴责,所以后来遭到了联合抵制和反击。在这些斗争中,列那总是失败者。比如,在《警犬毛尔荷拔刀相助》中,列那以欺骗手段残忍地吃掉了麻雀特路恩的两个孩子,特路恩伤心欲绝,但在警犬毛尔荷的帮助下,他们联手惩治了列那,若不是列那装死的伎俩高超,列那难逃此劫。

主要思想

《列那狐的故事》假托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动物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具有人的语言、思想、感情与行为,表现了中世纪文学的多元化,体现了市民文学的精髓,故事以鲜明的讽刺性和喜剧性成为优秀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品的主人公列那狐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填饱肚子、化险为夷,传达了“人之所以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过上较为美好的生活,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力量足够强盛、智慧足够强大,这与权力、地位、力量都没有关系。”的主题思想。这种认识人自身和认识世界的精神底蕴,也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列那狐的故事》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败,并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探讨了人为什么会犯错误的问题。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会犯错源于其自身的弱点,一个是贪婪,一个则是虚荣和轻信。

艺术特色

新审美

《列那狐的故事》是通过一个动物世界来反映现实矛盾,体现出了中世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新美学思想。虽然故事讲述的是动物世界所发生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同样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列那狐的故事》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各阶级的生存方式、性格、心理特征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有着清晰、真实的映射,表现出审美观念的巨大进步。

另外,《列那狐的故事》采用“寓象”的写作方式也体现出时代文学审美的进步,赋予了动物人性的同时,又颇有深意地保留了其原始的兽性。作品中的每个动物都象征着中世纪社会阶级的人物,其中最高统治者狮王诺博尔傲慢自负,象征的是国王;伊桑格兰狼和勃朗熊贪婪自私,象征的是贵族廷臣;列那狐聪明狡猾,是市民阶级的典型代表;骆驼象征教皇;鸡、兔、鸟、猫等弱小动物是下层人民的代表。

故事性

故事以动物列那狐为主人公,采用拟人化的方法,围绕动物之间的生活展开故事叙述,情节简单、语言幽默,符合儿童的思维和阅读习惯。以动物为原型的故事内容能够激发儿童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方面,故事情节设计的生动有趣;另一方面,糖葫芦串式的情节构成方式将全部的小故事都以主人公列那狐为中心线索,串联成一个个小故事,情节短小而自由,契合儿童的跳跃性思维

讽刺性

《列那狐的故事》具有世俗讽刺性,故事中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变可以从狐属取代了狼的主人翁地位清楚看见,他们的身份从修士、主教转变为贵族、朝官,他们的斗争被形容为“两个贵族的战争”,讽刺的对象也从教会转向宫廷。列那狐无法脱离它生活的社会,而这个社会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的写照。在这个社会里,列那狐总是那么复杂、那么模糊,有时它是狮王的仆从和走狗,有时它又是抗议者,最终又变成篡位者。

作品影响

《列那狐的故事》在世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在法、德等国,列那狐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在现代的法语中,“列那”一词已成为狐属的专有名词。其富于讽刺性和喜剧性的特色,不仅是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让·德·拉·封丹作品的直接源头,而且为18世纪的写实小说和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开辟了道路。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对列那狐的狂热在20世纪还一直持续,林登-莱格斯坦地区甚至还建立了列那狐博物馆。另一方面,荷兰罗克林市博物馆和洛桑大学奈梅亨天主教大学合作于1998年共同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以庆祝最古老的德文版《列那狐》(Reynaert)摇篮本诞生500周年纪念日,该书于1498年在吕贝克出版。

法国中世纪出现的民间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信仰维系方式走向解体以及理性维系方式开始出现的产物,其中体现着对人的智慧能力认识的深化,这使中世纪欧洲对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另外,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士们鼓吹禁欲主义,而《列那狐的故事》强调了人自身意志作用的进步因素。

作品评价

华尔街日报》中梅根·考克斯·古登评:《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讲述故事的杰作,本身就是一件美丽的作品。

《世界文学常识》中提到:威廉·卡克斯顿把《列那狐的故事》从荷兰语翻译成了英语的散文版本。这些传说、传奇、讽刺作品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在现代的小说诗歌、批评文学中,这是关于文学的引进和本土化的一个方面。在中世纪,没有版权意识,一个作家可能未经你允许就拿走了你的创意。《列那狐的故事》似乎是荷兰文学中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荷兰语版本占了上风。最受欢迎的现代版本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列那狐》。

《北方文学旬刊》评:《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具有现实象征意义的法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采用寓言象征性的写作方式,以儿童式的心灵和目光叙说了一群动物之间的斗争生活,折射和反映出了深刻的带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狐属”的处世哲学。

相关译本

列那狐的形象讽喻特点明显,在各国大范围传播开来。在13世纪,吕特伯夫的《颠倒列那狐》(Renart le Bestourne)以及雅克马尔·热莱的《新列那狐》(Renart le Nouvel)的出现。14世纪初,特鲁瓦的一位教士创作了《假列那狐》(Renart le Contrefait)。15世纪末期,英格兰出现了威廉·卡克斯顿的《狐狸雷纳德》(Revnard ihe Fox)。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于1794年创作出《列那狐》,他将这个故事看作德意志叙事诗的典范。让娜·勒鲁瓦-阿莱于1909年出版了《列那狐的故事》。大自然的赞颂者、小说家莫里斯·热纳瓦于1968年出版了《列那狐小说》(Le Roman de Renart)。让-马克·苏瓦耶围绕偷猎主题出版了著名小说《狐狸》(Les Renards.1986)。

直到20世纪20年代,有关列那狐的故事就被介绍到中国。1926年,著名文学家郑振铎以“文基”的笔名从英文本译出《列那狐的历史》;1929年,蒋学楷又从法文本译出《狐狸的故事》;1983年,翻译家钱春绮以诗歌体翻译的《列那狐》出版,书名改为《莱涅克狐》。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LeromanduRenard/adaptationdeJ.Leroy-Allais;illustrationsdeBenjaminRabier.Gallica.2023-12-25

Le roman du Renard.ebooks gratuits.2023-12-25

Mad H. Giraud (1880-1961) - Œuvres textuelles de cet auteur.Bnf.2023-12-30

Reynard the Fox.CHICAGO.2023-12-25

狐狸的故事 Le roman de Renard (1937).豆瓣电影.2023-12-18

狐狸列那 Reineke Fuchs (1989).豆瓣电影.2023-12-17

世界经典童话剧《列那狐传奇》杭州开演.搜狐网.2023-12-18

儿童剧《红狐狸传奇》济南站.黄河票务网.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