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
南拳(Southern Boxing),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也是武术中一个较大的拳种,因它源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故称南拳。
南拳始于晋唐,盛于两宋,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甲午战争后,许多不同的南拳拳种在此时期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南拳被选为国家武术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并于1989年创编了南拳竞赛套路。在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南拳竞赛套路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
南拳的主要比赛是由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办世运会和由亚洲奥委会主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2022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举办的第11届世界运动会上,南拳项目也正式登上了世界运动会的舞台。1990年,南拳正式成为十一届亚运会武术竞赛项目之一。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分为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两个大项。其中,武术套路设男子、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在内的8个项目。
国际武联、中国武术协会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是南拳的管理机构。分别于1990年、1958年和1994年设立,负责南拳竞赛套路和竞赛规则的制定和出台,以及相关赛事运营和社会层面推广等做工。
发展历史
古代起源
有研究者认为,南拳始于晋唐,盛于两宋,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南拳拳系的形成,离不开武术的交流与融合,尤其是与之差异甚大的北方武术。因此南拳亦曾受北方武术的影响,不断吸收北方武术的优秀成分。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由北而南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移民。首次是两晋之际,当时便有一部分北方人辗转迁移福建省,被称为“福老”;第二次在唐末李儇时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五千及大批眷属南迁泉州市、福州市;第三次在两宋之际,南迁军民超过百万。三次迁徙的过程中都包括大批的北方武林中人,他们把比较成熟的北方武功带到了福建、广东省一带,南拳拳系便大力吸收北方武术之精华。自明代起,南拳开始以中国南方为中心广为传播。“南拳”一词较早出现于明隆庆二年。明代军事家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记载:"南拳,似风似蔽似进似退,凡四路。”,这是最早记载南拳的历史典籍。明代谢肇制于《五杂姐》卷五中曾有“河南少林寺,拳法天下所无,其僧游方者,皆敌数十人”的描述。这一时期,少林寺僧人四处讲学,同时在南方各地传授技艺,这也使少林拳法在南方得到流传,后由于受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的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南拳流派。清陆凤藻所辑《小知录》记述的明代“使拳之家十一”中亦有“南拳”之名。同时,在南拳发展历史上,武学大师戚继光功不可没。戚继光自幼习武,他曾被明朝政府派遣到浙、闽、粤三省抗倭。由于倭寇长期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因此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曾在福建省征战多年,并在福州市、泉州市等地驻防。在戚家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戚继光亲自编写,戚家军自然受到北少林武术的影响。戚家军在南方长久驻军,其武功不但影响到了军队,而且流传到了民间。这种显现北方武术特色的武功对南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现代发展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代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清代以来,南拳在广东省、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也形成了南拳北腿的格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间接导致了中国武术退出了军事领域,很多练武的人不得不另寻生路。然而,在尚武精神和军国民思想的推动下,许多练武者开始开设武馆,广纳门徒。许多武术大师以振奋民族精神为目标,建立了拳社武馆,例如咏春梁赞、铁线拳铁桥三、虎鹤双形拳黄麒英,他们不仅传承了南拳文化,还广泛传授其技术。各地热爱南拳的人们纷纷前来学习,这也促进了后来许多不同的南拳拳种的形成。民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民体质,将武术改为“国术”,建立了中央国术馆、省市国术馆和县乡国术社,为南拳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随着南方人口向海外的迁徙,南拳也随之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例如已有170多年历史的蔡李佛拳,由新会区人陈享所创。他参加过太平军,而后只身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再从香港转至南洋,把蔡李佛拳带到海外。再例如福建省沿海许多南少林拳术传入冲绳县,并被称为唐手而在日本传播,以后就与当地一种被称为“手”的拳法相融合,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空手道。空手道也有很多流派,有的流派就溯源于泉州市俞大猷的“俞家拳”和泉州的永春白鹤拳。著名影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就从小练习咏春拳,他所创立的的截拳道就吸取了咏春拳的许多招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中。南拳作为武术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1960年,南拳被选为国家武术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并于1989年创编了南拳竞赛套路。在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南拳竞赛套路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南拳套路逐渐从民间传统套路走向多样化发展,不论是在技术风格还是动作特点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现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规定:自选南拳至少包括虎爪,弓步、仆步、虚步、蝶步、骑龙步五种步型,挂盖拳、抛拳两种 拳法,以及滚桥、横钉腿、麒麟步。在南拳类项目演练中,定势动作除站立动作(前点步、后点步或并步)只允许做3次外,其他定势动作只能选择弓步、马步、半马步、虚步、仆步、骑龙步、跪步、蝶步、独立步;发声不得超过6次,其中必须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声。与以上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20分。南拳动作组合为(1)弓步挂盖拳→退步格桥冲拳→横钉腿撑掌→骑龙步截桥→横踩腿拨掌;(2)半马步挑掌→半马步拨掌→左右关桥→独立步虎爪→麒麟步叠掌→弓步立推掌→麒麟步运掌→骑龙步横切掌。
主要赛事
世运会
世运会是由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办的一项国际性体育盛会,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世界运动会已举办十一届,将于2025年在中国成都举行。2021年,国际武联正式成为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会员。2022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举办的第11届世界运动会上,南拳项目也正式登上了世界运动会的舞台。
亚运会
1990年,南拳正式成为十一届亚运会武术竞赛项目之一。亚运会武术套路项目比赛包含了南拳、长拳、太极拳等中国主要武术流派。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分为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两个大项。其中,武术套路设男子、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在内的8个项目。
不同流派
南拳在中国广东、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等地流行广泛。由于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情况、人文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南拳流派。这些流派类型繁多,风格各异,共同构成了南拳多样丰富的武术体系。广东和福建的南拳流派尤其丰富。广东南拳有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以及蔡李佛、虎鹤双形、龙形、侠家、咏春拳等;福建南拳主要有五祖、太祖、罗汉白鹤、青龙和地术犬法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七星拳等;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白鹤拳等;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岳家教等;湖北南拳有洪、鱼、孔、字等几大家。除了这些流派外,乐清市、天台皇都、温州市、台州市的南拳,以及江西省的虎拳,四川的白眉拳等也是广泛传承的南拳种类。其中,广东南拳主要传承于珠江流域,因此被称为“珠江派”,而其他一些南拳流派如岳家教、李家教、刁家教、朱家教等主要分布在客家地区。
南拳代表性的门派有:
特点
南拳流派众多,各派南拳在动作、套路、风格等方面虽各成一体,但皆有共同的技术风格与拳法特点: (1)上肢运动较多,腿法和跳跃较少,注重桥手。(2)动作紧凑,劲力刚健,快时力点清晰,慢则沉稳有力。(3)步法稳固,重心较低,十趾抓地,落地生根,以马步和弓步为核心桩步。(4)快慢相间,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5)身法讲究俯仰吞吐,靠崩闪转,周身协调,贯穿顺达。(6)气沉丹田,吐气发声,以气催力,气势沉雄。(7)守中用中,一触即发,注重实战,朴实无华。
主要基本动作
基本手型
平拳:五指卷屈握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任何指骨都不得凸出拳面。
柳叶掌:拇指弯屈,其余四指伸直并紧。
虎爪:五指用力张开,第二、三节指骨弯曲,第一节指骨尽量向手背的一面伸张,使掌心凸出。
鹰爪花:除拇指外展弯曲外,其余四指并紧,使第二、三节指骨弯曲,但不得曲拢。鹤嘴手:五指捏拢,直腕,五指指尖要平。
鹤嘴手:五指捏拢,直腕,五指指尖要平。
单指:除食指伸直外,其余四指弯曲。
基本步型
马步:两脚分开,距离约三脚掌长,两脚尖正对前方,屈膝一半蹲,膝部与脚尖垂直,收腹敛臀。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距离约三脚掌长。前脚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后脚脚尖里扣。前腿屈膝,膝盖和脚尖成垂直线,后腿伸直,全脚掌着地。
虚步:以左虚步为例,左腿在前微屈膝,虚点地面。右腿在后圃膝半蹲,支撑体重,脚尖斜向前方,收腹敛臀。又名吊马。
拐步:两腿前后交叉,前腿屈膝下蹲,脚尖外展约“,后腿下跪,膝部接近地面,脚跟离地。收腹敛臀。
骑龙步:前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另一腿屈膝下跪不得贴地,前脚掌着地。两脚间的距离三脚长。
跪步:两脚前后分开,距离约两脚掌长。前腿屈膝下蹲,后腿屈膝下跪,膝部接近地面,但不着地,脚跟离地。臀部坐于跪地腿的小腿上面。
半马步:两脚左右分开,距离约一脚掌长。两脚屈膝半蹲,左脚尖外展朝左,右脚尖朝前,重心偏于右腿,如右脚尖外展则重心偏于左腿,收腹敛臀。
独立步:一腿支撑体重,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向下绷直,收腹立腰,站立要稳。
基本手法
冲拳:拳从腰间旋转快速冲出。有前冲拳和侧冲拳。直臂冲拳发长劲,屈臂冲拳发短劲,力达拳面。
盖拳:拳自上而下呈弧形扣出为盖,力达拳心。撞拳肘屈或微屈,肌肉紧张,短促用力向前撞出,力达拳面。
抛拳:以肩关节为轴,直臂或微屈,拳自下向上抡挥为抛,力达拳眼。挑掌屈肘或肘微屈,掌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挑,力达四指。
双标掌:掌心向下或向内,直腕,臂由屈到伸为标,力达指尖。
双推掌:屈臂,两掌短促地用力向前推出,力达掌根或小指侧。
双蝶掌:臂微屈,两掌根相叠,以掌心为力点,短促地施力向前推出。
双切桥:两臂内旋由屈到伸向前下方切挫,力达前臂尺骨侧。
双架桥:肘微屈,臂内旋以前臂尺骨侧为力点,由下向斜上方架起。
单指手:臂由屈到伸,上肢肌肉紧张用力,指慢慢向前推出,坐腕垂肘。
抓面爪:虎爪由后向前抓去,掌与面平,力达五指尖。
担肘:屈臂,以肘尖为力点,由下向上挑起。
基本腿法
蹬腿:腿由屈到伸,脚跟为力点向前猛力蹬出,上体保持正直。
丁腿:腿由屈到伸,脚尖为力点向前下方踢出。
踩腿:腿由屈到伸,膝部外展,脚尖勾起,以脚掌为力点向前下方或侧下方横踩,脚高不过膝。
基本步法
上步:后脚向前迈一步为上步。
退步:前脚向身后退一步为退步。
叉步:一脚经另一脚的后面横迈一步为叉步。
盖步:一脚经另一脚的前面横迈一步为盖步。
走一角步(以左脚先动为例):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脚尖外展,右脚由后向右前方迈一步,脚尖内扣,上体左转,左脚再后退一步成弓步或马步,所走路线呈三角形。
发声技巧
南拳注重发声,演练者在进行动作时会不时发出喊声,既以声助威,又以气催力,展现南拳威猛的拳势和豪迈的气势风格。南拳的发声通常采用六种方式,例如"嘻"、"叭害"、"哗"、"嘀"、"唯"、"溢"等。此外,还有一些发声特点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进行运用,比如福建省的鹤形拳就模仿鹤的发声。南拳的发声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结合动作的发力而发声,做到力与气的统一;二是模仿动物动作而发声,做到形与意的统一。然而,在套路演练中,要避免声音过多、过频和乱喊乱叫的情况。
组织机构
世界武术联合会
国际武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武联,成立于 1990 年10月3日,是国际上管理武术运动的唯一全球组织,其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各种形式推广和发展武术运动。目前拥有来自五大洲 158个国家(地区)的会员协会。国际武联的愿景是将武术运动发展成为一项奥运会项目,一种全球人共享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武术协会
中国武术协会(CHINESE WUSHU ASSOCIATION),简称中国武协、CWA,于1958年9月成立,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促进武术运动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团体成员,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高等院校、其他具有合法地位的武术社团组织以及热爱武术事业的个人组成,是武术行业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1994年设立,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带有部分行政职能,作为中国武术协会常设办事机构,被赋予对武术运动项目的全面管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武术竞赛套路和散打竞赛规则的制定和出台。加强了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武术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管理工作,组织多方面力量推动武术科研、宣传、市场开发和武术的国际推广工作,促进武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训练竞赛一部、训练竞赛二部、训练竞赛三部、社会活动部、青少年活动部、研究发展部、推广培训部、外事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
代表人物
叶问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原名叶继问,曾用名叶溢,祖籍南海区桑园(今禅城区),著名武术家,咏春拳宗师。叶问七岁时拜陈华顺为师开始学习咏春,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带动了咏春拳的发展,敢于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使门下弟子易学善用,融会贯通,在他逝世后,门下弟子继承其遗志,将咏春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区汉泉
区汉泉,广东省云浮县人,1936年开办了“健民国术社”,用于传授武术,并在广州市先后创办了“城西全义堂武术社”和“西山武术社”。在其传授武学的几十年生涯中,培育出许多武术人才,包括陈昌绵(国家级裁判、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武术队教练)、彭正庭(1979 年全国武术观摩会中获得一等奖)、董德强(广东省武协秘 书长)等人,全国第六届南拳冠军的丘建国,曾经也受到过区汉泉的指导,历届省市赛名次获得者中,也有很多区汉泉的学生。
梁挺
梁挺,1947年2月28日出生,著名咏春拳师傅 ,致力于咏春拳研究、教授和传播,在上世纪70年代始 ,与德国的弟子们一起,创立了WingTsun,简称WT / WingTimest 《梁挺咏春》,建立了教练与学员晋级体制,将“秘而不传”的咏春技击术,以国际法例授权各国独立发展、至遍及全球,得到包括全球军警、武术及影视各界的高度认可,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扬做出巨大贡献。2012年,梁挺在深圳盐田体育中心中国功夫城建立了“咏春时代” 平台和《飞翔岁月》节目 ,致力于咏春拳乃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培训传扬。
参考资料
南拳.zgbk.2023-08-26
中华武术南拳北腿之南拳.手机新浪网.2023-09-01
看杭州亚运会,了解一下中国功夫——武术项目.新浪看点.2023-08-28
中国澳门代表团本届亚运会首金诞生 特首发贺电祝贺.今日头条.2023-08-28
四川成都成功获得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举办权.国家体育总局.2023-07-22
成都获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22
世界运动会:中国武术队再添两金.新华网.2023-08-28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武术协会.2023-03-23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2023-03-23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要职能.国家体育总局.2023-08-24
武术门派之:南拳历史溯源.kingkungfu.2023-09-01
规定南拳.全球功夫网.2023-09-01
拳种分南北,两者咋区分?.kingkungfu.2023-09-01
全球功夫 KUNGFU.全球功夫网.2023-09-01
歪果仁也爱看粤剧南拳,岭南文化在海外开枝散叶.南方+.2023-09-01
“南拳”源于南少林?曾影响空手道流派.kingkungfu.2023-09-01
武术门派之:南拳、长拳、内家拳、形意拳、八卦掌.kingkungfu.2023-09-0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武术协会.2023-09-01
各项目指定动作组合.officeapps.2023-09-01
2012年版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印刷完整版) -20120601.gdxjzx.2023-09-01
武术大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新浪VR.2023-09-01
关于我们.iwuf.2023-08-28
叶问.禅城区政府网.2023-08-05
叶问与佛山武术文化.佛山市博物馆.2023-06-03
新闻发布会.香港卫视.2023-03-18
叶问封门弟子:咏春王梁挺宗师回归国内发扬咏春文化.新浪新闻.2023-03-18
咏春时代来了!.网易.2023-03-18
Ving Tsun Athletic Association.vingtsun.2023-03-18
咏春拳国内首个访谈节目启动:咏春时代《飞翔岁月》.新浪新闻.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