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元元

杨元元

杨元元(1979年11月3日—2009年11月26日),女,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9年9月,考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专业就读研究生。

杨元元出生在湖北省枝江市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因病去世后,她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1998年,杨元元顺利考入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并于2002年毕业,但因拖欠学费迟迟未拿到毕业证明。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4年期间,她换过多份工作。直到2007年,杨元元把拖欠武汉大学的3970元学费还上,才拿到本科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

由于工作不顺利,杨元元决定考研改变命运。2009年9月12日,杨元元赴上海海事大学就读研究生。因为家庭拮据,杨母没有住房,杨元元入学后就带着母亲住进了宿舍生活。期间,杨元元多次向学校申请让母亲暂住,但遭学校拒绝。11月21日学校要求其母亲搬出宿舍楼。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杨元元精神崩溃,11月26日早上杨元元在学校某研究生宿舍的卫生间自缢身亡。

杨元元的自杀原因引起媒体和网络热议。其家属认为,学校态度冷漠对杨元元自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上海海事大学则认为这属学生自身问题,拒绝道歉和承担责任。该事件引来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社会保障、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思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79年11月3日,杨元元出生在湖北枝江市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因急性黄疸肝炎去世,她和弟弟一起靠母亲望瑞玲为工厂看大门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杨元元上学后成绩一直特别突出。

1998年,杨元元考入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她想学习法律,本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海商法,但她的母亲考虑到路费的问题,决定让她在离家较近的武汉大学经济专业就读。同年,望瑞玲办理了内退手续,每月只有215元的工资,杨元元不忍再向家里要钱,开始接家教和兼职。

2000年,杨元元的弟弟杨顺顺也考入武汉大学。杨元元的母亲望瑞玲单位搬迁,要交三万五千元才能在新址得到一套住房,望瑞玲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决定去武汉市找女儿。武汉大学同情母女际遇,为望瑞玲提供了一间闲置的宿舍。

2002年,杨元元从武汉大学毕业,当时,她还欠着学校近4000元的费用,武汉大学把杨元元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扣下。直到2007年还清才拿到。

2002年,杨元元还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但因没有钱,最后放弃了这次机会。

工作经历

2002年,杨元元大学毕业。杨元元也曾经考取枝江和广西的两份公务员工作,但因为期望留在大城市,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放弃。由于没有两证,杨元元在大城市找工作不顺利,杨元元在武汉现代英语培训中心担任培训老师。每个月工资八百元,工作之余她到母亲摆摊卖袜子的跳蚤市场接望瑞玲的班。

2004年8月,由于工资一直不到1000元,杨元元放弃了培训老师这份工作。9月份,到武汉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客户代表,但干了一年又辞职了。

2004年、2005年,杨元元曾经两次报考公费研究生,但是都没有成功。

2005年,杨元元和一些同学成立《花语》杂志社,办过“小记者培训班”。可杂志社和培训班并没有坚持多久,钱也赔了。自此之后,杨元元决心通过考研改变境遇。

毕业之后,杨元元一直和母亲一起在武汉市区租房住,不曾分开。

再次考研

2009年4月26日,杨元元考取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专业公费硕士研究生。

2009年9月12日,杨元元到上海海事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因为杨元元家庭经济拮据,其母亲没有住房,刚入学杨元元就带着母亲住进了宿舍生活。

人物逝世

杨元元入学之后,多次和学校申请让母亲暂住学校,但都遭到拒绝。2009年11月20日,学校要求杨元元母亲望瑞玲在21日早晨8点前从学生宿舍搬离,住到学校之前帮忙找到的一间450元月租的房子里,母女两人之前也已同意。2009年11月23日,杨元元和母亲搬入学校帮忙找的房子。11月25日清晨,杨元元觉得房子条件不好和母亲说她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遭到其母亲劝阻,并劝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当天,杨元元带母亲回宿舍洗澡,过程中与宿管员发生争执。之后,杨元元借口说自己要排练话剧,让母亲自己回去住,不用等她。2009年11月26日清晨,上海海事大学一年级女研究生杨元元,被人发现在学校某研究生宿舍的卫生间自缢身亡。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杨元元家庭生活拮据,和母亲与弟弟相依为命。杨元元在武汉大学商学院上学期间,望瑞玲办理内退,工资每月只有215元,靠杨元元大学助学贷款和其母亲打零工,供杨元元的弟弟上高中。为了省钱,杨元元母亲申请住在杨元元学校的一间值班室,白天在学校里做小生意补贴家用。

人物关系

母亲:望瑞玲,在湖北的一家军工厂里当过车工。

弟弟:杨顺顺,事发时,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在读。

人物性格

疼爱家人

杨元元疼爱家人,她6岁父亲因病去世时,弟弟尚不满4岁,母亲在宜昌市一个军工厂工作,姐弟俩中午午饭基本是吃辣酱就馒头,杨元元吃饭时尽量让着弟弟多吃。

勤奋

杨元元自小生活节俭,在大学曾任团支书,获甲等乙等奖学金,帮母亲分担生活重负。

悲观

杨元元的母亲曾向警方表示:“杨元元在11月25日白天跟我说过她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奋斗多年想改变人生,但还是这样。她还说,在武汉代课时她的一个15岁学生自杀的事情,以及其他地方大学生自杀的事情。”

内向好强

杨元元在学校一直是学生干部,大学入了党,同学之间有矛盾会帮着调解。杨元元家里有困难,从不跟同学、朋友诉说。其同学说,杨元元看上去有点孤僻。她曾考取了两个外省小城市的公务员,但最终决定放弃,一是距离远,二又不是“北京上海”。

人物事件

事发经过

2009年9月12日,杨元元到上海海事大学就读海商法研究生。9月16日,杨元元向上海海事大学递交申请,想为母女俩争取一间宿舍,遭到学校拒绝,但校方承诺帮助她们在校外租房。随后,望瑞玲便在女儿宿舍里住了下来,每天杨元元上完课后就陪着母亲吃饭、散步,最后一同回到宿舍就寝。宿管员最初对母女俩时而不管,直到杨元元同室的女生徐某搬离,校方被惊动,宿管员开始劝杨母搬出宿舍。杨元元找到校方,再次申请分配床位,但她再次遭到了拒绝。不过,学校领导告诉杨元元,她从12月份起可以在学校网站做编辑助理,每月补贴320元生活费。但杨元元并不甘心,继续多次找校领导协商,都遭学校拒绝,但杨元元母亲并未搬出宿舍,学校也停止对杨元元规劝。

后来学校帮她们联系了一间月租450元的房子,并已获得了杨家母女的同意,11月20日,学校正式要求望瑞玲在11月21日早晨8时前搬离学生宿舍。但21日搬家那天出了意外:当天正值星期六,房东在上海市区,要下周一才回到学校。杨元元并未因临时变故重新去找宿管员,而是想办法和母亲在外将就了两晚。

11月23日,杨元元和她的母亲搬入学校帮忙找到的房子里。由于新租的房子设施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两人在水泥地上打地铺。11月25日清晨,杨元元和母亲说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母亲劝阻并希望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当天杨元元带母亲回宿舍洗澡,过程中与宿管员发生争执。之后,杨元元借口和母亲说自己要排练话剧,让母亲不用等她,自己回去住。而杨元元照常参加了校园话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排练,出演女主角。25日深夜11点,杨元元在隔壁宿舍里排练完话剧《罗密欧与茱莉叶》后,回到自己的宿舍506室。26日,早上7时是杨元元和母亲相约吃早饭的固定时间,杨元元没有出现,母亲望瑞玲来到了女儿所住的24号宿舍楼,开始寻找女儿。经过一番寻找,早上8时44分,一男宿管员和望瑞玲一起上楼打开杨元元宿舍房门,但里面空无一人。望瑞玲透过卫生间百叶窗,看到了女儿的双脚,卫生间的门已被反锁。维修工赶来打开门,发现杨元元半蹲在洗手台前,一条毛巾接一条枕巾,一头系在洗手喷头的挂钩上,一头勒在杨元元脖子上。开始有人对杨元元进行抢救,并给杨元元做人工呼吸,但为时已晚。9时5分左右,杨元元被抬上救护车,送往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9时15分,杨元元的心电图,只剩一根直线。入院后,医生宣布杨元元死亡,死亡时间为2009年11月26日10时。

调查取证

事发后,警方进行了现场勘验和笔录,上海南汇区警方,确认了杨元元自杀死亡这一事实。

事件争议

杨元元母亲望瑞玲认为,杨元元的死,是因为宿管高华梅太坏。望瑞玲说高华梅曾数落她是乡下人,叫她“不要把农村的那一套拿到这里来”,若她不对母女俩恶语相向,杨元元就不会有那么沉重的心理压力。望瑞玲还表示事发当天宿管员曾拒绝为他上楼开门,如果宿管没有拒绝上去开门的话,或能够避免悲剧发生。但是对于望瑞玲的指责,24号宿舍楼的很多同学表示质疑,她们认为:“高华梅对人和善,工作认真负责,不可能像网上传的那样不堪。”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彭东恺表示,即便是经历了舆论的高压,学校仍坚持对此事件没有责任,学校可以出于人道主义给予抚恤,但是不会“认错”。学校认为从未歧视杨元元的家属,宿管员也绝对没有过激言行。反而体谅杨元元母女的困难,想办法帮助他们。彭东恺用“仁至义尽”来描述学校对死者一家的做法。并表示“若望瑞玲认为不让她住学生宿舍就是歧视她侮辱她的话,那真无法交流。网络上传的不客观的东西引起了严重的非理性炒作,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关于杨元元的遗书一事,望瑞玲告诉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女儿没有留遗书,也没有任何日记。在报刊记者翻看杨元元的纸质遗物时,望瑞玲从记者手上拿了回去,“看这些东西没有意义啊。”然而,学校盛传杨元元有遗书一事,甚至说遗书里还写着她不愿意去当天下午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表演每个小组都要上台表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9年12月11日左右,杨元元死亡案件因一篇帖子引发了网络热议。帖子称学校刻意隐瞒杨元元的死亡真相,其死因在于学校“强行撵杨元元母亲”,因为杨元元家庭贫困原因,在她入学后她的母亲和杨元元一起住在学校宿舍。12月9日,上海海事大学对此回应说,这个帖子的内容和实际并不符合,并拿出杨元元母亲在事发后的笔录作为证据,以及“一系列符合情理的事实和真相”。学校方面称杨元元家属提出要35万元死亡赔偿金的请求。

一名自称杨元元同学的网友在网站上发帖,把矛头转向了杨元元的亲弟弟杨顺顺。发帖人叙述说,杨元元的弟弟在姐姐自杀以后,不关心姐姐遗体,却向上海海事大学索要安葬费35万元。而且35万元安葬费是杨元元弟弟用来买房的费用。几乎没有人支持帖子,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帖子发布的目的是为了捍卫上海海事大学的声誉。在杨元元弟弟接受电话采访时也否认索要35万元的事情。

2009年12月14日,杨元元自杀身亡已经19天。在此期间家属、校方、网友对其死亡原因说法不一,而杨元元的遗体也在殡仪馆躺了19天。杨元元的弟弟说,关于责任和赔偿的问题家属和学校还没有商议好,主要是因为校方依然回避11月26日对杨元元的抢救不力问题。最后问题暂且搁置,杨元元的家属和学校代表人一起到殡仪馆办理了杨元元的火化手续,并准备搞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校方称会组织杨元元生前的一些研究生同学参加。

杨元元的舅舅望建华代表亲属方,要求校方赔偿40万元,校方否认望建华的指控,并拒绝40万赔偿。上海海事大学校方派出七八人谈判团,在该校招待所一楼门口的会客厅内,与死者母亲望瑞玲和死者舅舅望建华姐弟商谈赔偿事宜。直至下午,校方给出最终的赔付建议,赔偿家属16万元,并要求家属同意校方在自杀事件中“无任何责任”。校方16万元赔偿,遭到了除杨母望瑞玲之外的所有亲属反对。

各方反应

家属

家属认为杨元元的死亡不会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但是他们也决不同意学校“完全没有责任”的说法。杨元元家属认为,杨元元的自杀首先是自己想不开,但是学校宿管人员对杨元元及其母亲的态度多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希望,学校要承认这个事实发生过程中校方负有一定责任的,必须要处理相关责任人,给杨元元组织一个遗体告别会,并让相关责任人给家属道歉。

校方

针对杨元元家属和网友的质疑,校方证实,9月12日入学报到以来,杨母与杨元元同住一间寝室,睡同一张床。原先和杨元元一间寝室的同学因为感觉到生活不便,向学校学生处提出要求更换宿舍,而该要求得到了学校的同意。学校在发现杨母借住学生宿舍后,因为相关的住宿规定,相关老师曾多次约杨元元母女谈话,建议杨母到校外租房居住。杨元元之后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要求学校帮其母亲在学生公寓内安排住宿和找一份校内工作的申请。负责老师再次约杨元元母女谈话,进一步了解了她的情况,针对她的申请学校答应协助其寻找住房,为她提供相应租房信息。在沟通后,母女俩于2009年11月20日左右,向校内一名体育老师租用了一户单元,租金为每月450元。

学校对于杨元元事件态度是“痛惜”,并认为杨元元的死亡对于其家庭、学校、还有国家都是一种“损失”。学校强调,帖子中描述的学校强行赶人,明言禁止其母亲再进宿舍楼,连普通正常的探访都要受到“乡下人”的辱骂和“不发毕业证的威胁”,这样的情况并不存在。另外,从开学到杨母搬出学校,时间近70天,说明学校已经给予充裕的时间进行搬迁,这与“校方突然强行撵人”的描述不符。学校表示,从11月开始,学校积极帮杨元元安排勤工俭学用以补贴住房,并不是帖子中指出的“学校态度冷漠”,学校也没有讲过“没钱不应该读书”的言论。同时,学校曾积极考虑为杨母寻找工作。一直到事发前还在进行。

校方强调,上海海事大学成立以来,该校未发生一例学生因贫困而退学的案例。并且,学校针对帖子中质疑的“事发后,校方有封锁消息”表示学校只是不希望事情引起恐慌。

社会

杨元元事件让贫困生的心理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有关调查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四个方面: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经济条件差带来的自卑感、不敢恋爱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表示,很多地区教育质量不如上海,一些贫困地区条件较差的学生大多应试技巧比较好,但大学学习还需要很多灵活的运用。很多贫困生会勤工助学,但助学贷款、助学金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打好工和好成绩很难兼得。有些贫困生因自尊心强而不申请助学金。最关键的还是观念转不过来,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贫困”这一身份。因经济拮据而不谈恋爱也可能带来自卑、抑郁、焦虑甚至仇恨等极端的情绪,但相对而言,回避这一问题的人更多。

叶斌主任表示,有些贫困生觉得自己穷,没人会喜欢自己,其实,心态非常重要。贫困但活得很好的大有人在,不一定要被这一点问题压垮自己。贫困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压倒你,也可能给你带来美好的未来。和上海学生相比,外地贫困生身上独立、肯吃苦、责任感的精神尤显珍贵,而这些,也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学会接纳自我,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爱自己多一些,你周围的人也会爱你多一点。

相关评价

“就在杨元元决定考研的那一瞬间,她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已被注定。中国社会以高学历为中心而枉顾市场需求,不管个人生存状况和价值取向,是毁灭杨元元的真正元凶。杨元元固然死于自手,同谋者和推动者却是整个目中无“人”的教育机器。逝者已逝,来者可追。但愿我们的教育能够激发自身的良知:让更多学生直面惨淡人生,鼓励他们解决人生问题,教会他们如何用知识改变命运,不要再培养出像杨元元这样可怜而无辜的牺牲者。“(新东方董事徐小平 评)

“杨元元这生活环境不由得让我想起,现在跟”蜗居“这个词流行起来的,也是一个新的流行词,叫”蚁族“,像蚂蚁一样的”蚁族“,这个称呼指的是什么呢?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部分人为数不少了,往往住在城市的边缘,蜗居在几平米的小空间里。每天几个小时的时间公交车,甚至工作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甚至现在有报道说,”蚁族“这个群体已经成了继农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弱势群体“,而且他们有个显著特点,他们本身往往就是前三个弱势群体的后代。”(窦文涛 评)

“尽管杨元元的悲叹引起了无数共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仍要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信仰。理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概率还是从逻辑上说,知识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且,知识不仅能够改变个体的命运,还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中青网 评)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老师对逝者表示遗憾与惋惜的同时,也就网民的议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作为生者,对逝者尽量不去评论,“只要她没有犯罪,就让逝者安息。”这是对逝者的尊重。(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老师 评)

参考资料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杨元元三十年的人生历程.凤凰网.2023-12-07

贫困女研究生自杀续:因没钱曾放弃到北大读研.新浪网.2023-11-20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杨元元三十年的人生历程_卫视.凤凰网.2023-11-20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杨元元三十年的人生历程.凤凰网.2023-11-20

科学网—上海海事大学一女研究生自杀身亡 校方回应.科学网.2023-11-18

她努力奋斗 为何路越走越窄.钱江晚报.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搜狐新闻.2023-11-2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11-20

大学需要为杨元元们提供多少资助?.汉江师范学院 新闻网.2023-11-20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杨元元三十年的人生历程.凤凰网.2023-11-20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杨元元三十年的人生历程.凤凰网.2023-12-07

杨元元半蹲自缢身亡续:人生坎坷经历曝光.搜狐新闻.2023-11-20

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 疑因带母求学遭拒(图).凤网.2023-11-20

自杀女研究生杨元元:她的路为何越走越窄.南方周末.2023-11-20

上海女研究生宿舍内自杀 校方回应网上所传不实.新浪财经.2023-11-20

杨元元的迷失.央视网.2023-11-20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之死.凤凰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带母求学 求助学校未果自缢身亡.平安龙江网.2023-11-20

上海自杀女研究生:除了死,你本来还有很多条路.杭州网.2023-11-20

研究生宿舍内自杀 家属质疑学校延误抢救时间.新浪网.2023-11-20

三糊涂:杨元元悲剧的背后.央视网.2023-11-20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之死.凤凰网.2023-11-20

杨元元之死五大追问(图).凤凰网.2023-11-20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宿舍自杀身亡.内蒙古新闻网.2023-11-20

上海自杀女硕士被传曾写遗书 其母否认.新浪网.2023-11-20

女研究生的死亡与一所大学的声誉.共青团福建开放大学委员会.2023-11-21

贫困女研究生自杀续 校方拒绝以单位名义道歉.搜狐网.2023-11-20

女研究生的死亡与一所大学的声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续:其弟否认索要35万购房.新浪网.2023-11-20

上海女硕士自杀续:弟弟发帖晒存款回应不孝质疑.搜狐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自缢续:遗体今将火化 赔偿未谈妥.新浪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自杀续 校方拒绝以单位名义道歉.台海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自缢续:死者家属称遭校方威胁.新浪网.2023-11-20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 校方称无责任 给慰问金.凤凰网.2023-11-20

研究生宿舍内自杀 家属质疑学校延误抢救时间.新浪网.2023-11-20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宿舍内自杀身亡(图).新浪网.2023-11-20

女研究生自缢身亡 其弟被曝索巨额赔偿买房.新浪网.2023-11-20

杨元元事件引发反思 贫困生心理存在四根“刺”.中新网.2023-11-20

杨元元之死与社保制度之痛.信阳日报.2023-11-20

评论:是谁谋杀了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北方网.2023-11-20

贫困女研究生自杀续:其弟否认索要35万赔偿.新浪新闻.2023-11-21

[快讯] 廉思“蚁族热”持续升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中国社会保障》专题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采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2023-11-21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之死.凤凰网.2023-11-20

并非“知识”害了杨元元.中国青年网.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