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
李白墓(Tomb of Li Bai),位于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00亩,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迁葬于此。
景区始建于唐朝,从南宋开始,经过多次重修,如南宋绍兴年间、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康熙年间等,多位官员进行复修。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两个景点为景区核心景点。“太白碑林”内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195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首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李白墓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墓葬,唐时修建,至今保存完好。李白墓历史沿革及每次维修记载都很明确。李白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其诗歌创作的杰出成就堪称“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引自李阳冰《草堂集序》),至上崇伟。李白墓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墓葬, 自唐至今,历朝历代均怀崇敬之情修保护,现今保存完好。李白墓从817年建成至今,历史沿革及每次维修记载都很明确,同时有范传正所撰碑文及杜荀鹤(唐)、曾巩(宋)、米芾(宋)、晁补之(宋)、郭祥正(宋)、陆游(宋)、陶安(明)、袁中道(明)、施闰章(清)、黄钺(清)等历代文人到青山凭吊诗仙的诗文佐证,充分证实了李白墓在历史上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其自身文物价值十分突出。
发现历程
李白762年逝后,最初葬于于当涂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伦之子将李白墓迁至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并建设太白祠。南宋开始,经过多次重修,如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太平知州赵松年重新修建,兴隆年间(1163—1164年),尚书虞允文复建等,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也进行了重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至光绪四年(1878年),多位官员进行复修。
1938年,太白祠毁于日本侵略军炮火,墓圈也塌,195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首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1981年,在安徽省文物局支持下,当涂县人民政府修复李白墓、太白祠、享堂,并正式对外开放,经安徽省文物管理局批准,1995年至今,马鞍山市和当涂县人民政府共投资480万元修葺李白墓、太白祠,并扩建李白文化园。现今的李白墓共占地59600平方米,李白墓、太白祠、碑刻等文物得到了充分重视和保护。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布局
建筑特色
李白墓坐北朝南,枕山面水,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娱乐、欣赏李白诗文和书法作品、观光园林艺术和凭吊诗仙李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园区布局
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两个景点为景区核心景点。
主要景点
李白墓冢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东径118。30,52”,北纬31。29’35.4”,墓葬海拔12.8米。墓葬附近地貌为江南丘陵,东高西低,东面为当涂县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墓呈圆形,用方块垒成。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市知府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朓”,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李白墓迁于此。李白墓呈圆形,用方块青石垒成。墓前有清代花纹碑一方,上刻有“唐名贤李太白之墓”。
十咏亭
李白晚年在当涂县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现在作为景点之一“十咏亭”是后续新建,在李白墓墓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旁连着“十咏亭”。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
太白祠
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太白祠位于园区中轴线上,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朝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内镶嵌着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作者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佑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启功、陈立夫、沈鹏等。
相关人物
李白(701—762),是唐朝伟大诗人,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其李白墓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墓葬,唐时修建,至今保存完好。李白墓历史沿革及每次维修记载都很明确,同时有范传正所撰碑文及杜荀鹤(唐)、曾巩(宋)、米芾(宋)、晁补之(宋)、郭祥正(宋)、陆游(宋)、陶安(明)、袁中道(明)、施闰章(清)、黄钺(清)等历代文人凭吊李白的诗文佐证,充分证实了李白墓在历史上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其自身文物价值十分突出。且为研究李白提供了详细可信的历史资料。碑记是千百年来历代专家学者考证李白最原始、最可信、最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李白墓和太白祠为研究唐朝葬俗和清代江南徽派建筑宗祠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开发与保护
195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首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1981年,在安徽省文物局支持下,当涂县人民政府修复李白墓、太白祠、享堂,并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市、当涂县文明创建单位。1995年至今,马鞍山市和当涂县人民政府共投资480万元修葺李白墓、太白祠,并扩建李白文化园。现今的李白墓共占地59600平方米,李白墓、太白祠、碑刻等文物得到了充分重视和保护。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李白墓园.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7-17
历史沿革.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7-17
马鞍山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凤凰安徽网.2023-07-17
探寻红色印记 重温峥嵘岁月.今日头条.2023-07-19
价值评估.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7-19
景物介绍—当涂县人民政府.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