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Voluntary Unpaid Blood Donation),为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1998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民众可在固定、临时献血场所及献血车内献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中记录有中国无偿献血点信息。
1667年,法国医生丹尼斯(Jean BaptisteDenis)为治疗患者精神疾病,成功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1901年,维也纳病理学家兰特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血型,在八年后,法国亚历克西·卡雷尔博士(AlexisCarrel)通过血管吻合术成功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915年,卢因森博士(Richard Lewisohn)发现了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促进了输血疗法的盛行,后来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相关法规保障献血与输血安全,许多国家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无偿献血主要包括全血献血与单采血液成分献血,中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单人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且献血前须进行健康征询、一般检查及血液检测。
献血会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经常献血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的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疼痛、过敏或者全身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为确保每个需要输血的人都能获得安全血液,所有国家都需要定期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一个以民众广泛积极参与为特征的有效献血者规划对于在和平时期以及紧急情况或灾难期间、在血液需求激增或血液服务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时满足输血需求至关重要。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无偿献血量约1295.3万单位,献血人次约754.3万,与2018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9%和4.4%。从2008年到2018年,全球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次数增加了1070万次。
历史
输血的研究
1616年,英国医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在体内是流动的,为此后的输血奠定了基础。1665年,生理学家劳维尔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输血,两年后,法国御医丹尼斯为治疗病人的精神疾病,成功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成为输血疗法的开端。因其危险性,最终主教在全欧洲禁止了输血疗法,直到1818年,产科医生布朗德尔博士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送人血,使其中5人获救,再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
1901年,维也纳病理学家兰特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1908年,兰伯特博士为治疗其女儿,找到了当时正进行血管吻合研究的亚历克西·卡雷尔博士,卡雷尔选择兰伯特充当供血者,分离出兰伯特左手的桡动脉,将它和婴儿身上唯一可利用的静脉吻合在一起,最终手术成功,卡雷尔名声大噪,并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奖。
1915年,卢因森博士发现0.2%的柠檬酸既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又对人体无害,促进了输血疗法的广泛开展。与此同时,输血综合症的发病数量也急剧增加,终于在1920年,输血前必需进行交叉配型成为标准操作,十年后,兰特斯坦纳因发现ABO血型系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献血的制度
在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红十字会的敦促下,许多国家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1998年,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确立了中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同年,法国通过法规,在其原有献血法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输血安全问题,次年,法国血液中心成立,负责在全法国范围内采血,分发至各地卫生机构。2005年,英国制定了血液安全和质量法规,对人血和血制品的收集、测试及其处理、储存和分发使用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
健康影响
益处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不影响血液循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人体血液成分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天~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天~9天。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倍~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不会影响健康。
另外,献血会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经常献血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
献血分型
献血者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内容如下。
可以献血
不能献血
暂不能献血
采血操作
操作流程
消毒与穿刺
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进行穿刺。用无菌棉蘸取适量化学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cm×8cm,作用1~3分钟 。宜消毒2~3遍。待消毒剂干后,采取相应措施(如用止流夹夹住血袋导管)防止空气进入血袋。手持针柄,取下护针帽,按照预先选定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穿刺路径为自皮肤穿刺点进入,皮下组织前行约0.5~1.0cm,进入静脉腔,前行约0.5~1.0cm。
血液采集与混匀
静脉穿刺成功后,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留样袋夹子,使最先流出的血液流入留样袋,约15~20ml,用做血液检测标本。夹闭留样袋夹子,松开阻塞件下端止流夹,使血液流入采血袋。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夹子,使血液直接流入采血袋,血液采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
固定针头位置,用敷料保护穿刺点。维持静脉穿刺点与血袋的落差,保持血流通畅。嘱献血者做握拳和松手动作,以促进静脉回流。血流不畅时,及时调整针头位置。当不易观察血流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
血液开始流入采血袋后,即将其与抗凝剂轻匀混合。宜采用连续混合采血仪。如果采用手工混合,应当至少每90秒混合1次,充分混匀。应当对采血时间进行控制。200ml全血采集时间>5分钟,或400ml全血采集时间>10分钟,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200ml全血采集时间>7分钟,或400ml全血采集时间>13分钟,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
采血结束
全血采血量达到要求时,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合闭止流夹,用创可贴/消毒棉球/敷料轻按静脉穿刺点,拨出针头后指导献血者加重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单采血小板和单采粒细胞采集达到要求时,根据血细胞分离机提示完成相应操作结束采集,用敷料轻按静脉穿刺点,拨出针头后指导献血者加重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
嘱献血者在休息区休息10~15分钟,感觉无不适后方可离开,如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后续跟踪处理。
献血量
注:上述献血量均不包括血液检测留样的血量和保养液或抗凝剂的量。
献血间隔
血液检测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中的内容:
献血前血液检测
献血后血液检测
注意事项
献血前及献血中
献血后
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用棉球三个手指加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如果针眼周围有青紫,两到三天热敷可逐渐消退。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在献血后的1-2天里,适当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过食,也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需保证充足的睡眠。
献血规范
设备
2013年6月1日实施的《献血场所配置要求》(WS/T401-2012)中说明,献血场所应配备采血椅、采血秤、热合机、储血冰箱(或血液保存箱)、血压计、听诊器、体重秤、水银体温计、条形码阅读器,其数量应满足工作要求。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生化仪、血细胞计数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血液成分单采机、离心机、移液器等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条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用途
各种各样的健康状况都需要输血,包括贫血、妊娠和分娩期间的并发症、事故造成的严重创伤和外科手术。输血也经常用于镰状细胞病和地中海贫血病等疾病的患者,以及用于治疗血友病的产品。在采集、储存和使用捐献的血液方面保持安全有效的程序至关重要。这些程序统称为血液监测系统,它涵盖了整个输血链,用于规范医疗保健中的血液使用。
捐献的血液除了输血之外还有许多用途。经过加工可以将其转化为血浆、红细胞浓缩物、血小板浓缩物等,每一种都用于医疗保健过程中的特定情况。在某些情况下,这使得一个单位的献血可以满足不止一名患者的需要,也是输血链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2年3月19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经中国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科学制订临床用血计划,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并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
场所配置要求
设施与物料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中说明,献血场所应配备医用化学消毒剂、医用手套、血型检测试剂、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一次性采血针(或注射器)、止血带、血袋、标本管、献血条形码、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无菌棉签、绷带、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容器、接触血源性病原体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末梢采血针、末梢血收集用毛细管、创口贴等医疗物资。应急照明设施,血液成分单采机应配备不间断电力供应设施,室内温度调节、空气消毒设施,灭火器材,计算机网络设施,医用给氧设施和简易急救箱,饮料和点心。
固定献血场所应配备排水管设施、洗手设施、固定电话、无偿献血图片或视频宣传材料;临时献血场所、献血车附近宜有水源供应,配备移动电话、免洗手消毒液。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血液成分单采机专用耗材、离心管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常规等检测试剂和耗材。
储存要求
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血液储存要求》(WS399-2012),适用于一般血站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储存,对全血与去白细胞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血浆、辐照血的储存方式及设施提出具体要求。
运输要求
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血液运输要求》(WS/T400-2012),适用于全国采供血机构之间、采供血场所以及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血液运输,对运输方式、设备(冷藏运输车、血液运输箱)、运输温度、质量监控提出了具体要求。
地域政策
2024年12月,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江西省献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提出,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个人自愿献血;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个人主动要求献血的,献血年龄可以延长至65周岁。同时,鼓励适龄的健康个人多次、定期献血;鼓励符合条件的健康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鼓励稀有血型的健康个人献血。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医务人员、教职工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条例》还表示,血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制备、检测、储存、运输;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和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的血站提供的血液,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擅自采供血。《条例》还进一步明确了献血者可享受的用血优惠政策。即献血者临床用血时,献血总量一千毫升及以上的,终身免费用血;献血总量不足一千毫升的,五年内免费使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三倍的血液,超过五年的,免费使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等量的血液。此外,《条例》提出无偿献血的“三免”措施,即在本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可享受《江西省献血条例》规定的三项优待措施,包括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免费参观政府投资建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交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察费。
社会文化
世界献血者日
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第八届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等四家国际组织,联合倡导将兰特斯坦纳的生日,即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并建议从2004年正式推行。
设立该节日是为了:提高全球对供输注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强调自愿无偿献血者为国家卫生系统所作重要贡献;支持国家输血服务机构、献血者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通过强化国家和地方运动,加强和扩大其自愿献血者规划。
世界献血者日还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呼吁各国政府和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采取行动,提供充足资源,更多地从自愿无偿献血者处采集血液,并对获取血液的机会和给有需要者输血的工作进行管理。
无偿献血证
1998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2020年6月14日开始,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启用,无偿献血者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微信、百度集团小程序一键查看本人的电子无偿献血证和全国范围内的献血记录。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的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国452家血站的信息互联互通,唯有军队系统内血站不在此列。
无偿献血奖励
纪念邮票
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行过近100种与献血有关的纪念邮票。第一枚邮票是1942年由匈牙利红十字会与邮电部门共同设计发行的。1974年是国际红十字献血年,同年举办了以“献血挽救生命”为主题的邮票设计,推动了许多国家通过邮票敦促世界各国的人们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献血邮票的发行,引起集邮者的兴趣,给世界各国邮票收藏家们增添了集邮的内容。在集邮界,把献血、输血内容的邮票称为“血液事业”。
1994年5月18日,中国邮电部发行JP.45《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纪念邮资。丹麦、德国也都发行了纪念邮票,邮票上的一瓶血和救护车上的闪光信号灯,都表现了“献血挽救生命 ”这句口号作为邮票画面的重要部分。埃及献血组织的标志呈圆形,主图是张开双臂迎接一滴血的人形;科威特献血组织的标志也呈圆形,图案是红新月中的一滴血和持麦穗的双手;比利时献血邮票则通过生命之树,钻石形的血滴,鲜血与生命之苗等图形,表现了献血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非洲有阿尔及利来、贝宁、布隆迪、乍得、埃及、马里、雷尼昂岛、卢旺达、多哥、突尼斯、上沃尔特 。美洲有巴西、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墨西哥、尼加拉瓜、圣文生加勒比群岛、美国、圣比埃尔和米克朗。亚洲有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泰国、韩国、黎巴嫩、蒙古。欧洲有阿尔巴尼亚、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卢森堡、摩洛哥、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士、土耳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苏联。所有这些国家都先后发行过与献血有关的纪念邮票。
数据统计
中国
自《献血法》实施,中国全面建立无偿献血制度,血液管理法制体系和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了从个体献血到完全自愿无偿献血的根本转变,无偿献血人次数连续20年持续增长。1998年全国献血人次400万,其中8%为无偿献血;2017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1459万,较1998年增长44.6倍;全国献血总量由1998年不足1000吨提高到2017年近4956吨,增长了近4倍。2018年1-11月,无偿献血人数和采血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4%。
2019年上半年中国无偿献血量约1295.3万单位(全血200ml为1单位,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为1单位),献血人次约754.3万,与2018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9%和4.4%,有力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
2023年中国无偿献血达1699.2万人次、献血量2892.1万单位。2023年,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中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实现20多年持续增长,千人口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2023年的12.2,无偿献血总量、献血人次、血液安全水平等均位居全球前列。
全球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在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有73%(125个国家)推行了全国性血液政策。总体而言,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有66%(113个国家)对输血安全与质量有专门立法,包括:79%的高收入国家、63%的中等收入国家、39%的低收入国家。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只有56个通过分离本国收集的血浆生产血浆源医药产品。在45个报告国之间,用于分离的每千人血浆量差异很大,从0.1升到52.6升不等,中位数为5.2升。
全世界的血液供应来自12000多个血液中心,由三类人捐献:无偿志愿者、患者家属和有偿献血者。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发展基于无偿志愿者的国家血液系统,因为这一群体的血源性感染往往较少。从2008年到2018年,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次数增加了1070万次。共有79个国家的血液供应中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但是有54个国家的血液供应中超过50%来自亲属/替代献血者或有偿献血者。在全球收集的1.185亿份献血中,40%来自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6%。在低收入国家中,为五岁以下儿童输血量最多达到总输血量的54%;而在高收入国家,接受输血最多的群体为60岁以上病患,最多达到总输血量的76%。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为每千人31.5次,中上收入国家为16.4次,中低收入国家为6.6次,低收入国家为5.0次。有60个国家报告的每千人献血次数少于10次。其中有34个国家位于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美洲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欧洲区域,5个位于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还有9个位于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所有这些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采用基本质量程序对99.8%的献血进行筛查,中上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99.9%。相比之下,中低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83%,低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76%。高收入国家献血中输血传播感染的流行率大大低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28个国家制定了全国性临床适当用血指南。48%提供输血服务的医院设有输血委员会。55%提供输血服务的医院设有不良输血反应事件报告系统。49%的报告国设有血液警戒系统。
参考资料
2018春夏高校无偿献血火热进行中(贵州贵阳).中国输血协会.2023-07-14
无偿献血制度.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23-07-14
Blood safety and availability.WHO.2023-07-14
在线预览|GB 18467-2011.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07-14
观世界献血.中国政府网.2023-08-05
献血场所.卫健委.2023-08-05
全国无偿献血点信息.卫健委网站.2023-07-14
输血简史.卫健委网站.2023-08-05
无偿献血在国外.卫健委网站.2023-08-05
献血提示.卫健委网站.2023-08-05
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活动主办国.WHO.2023-07-14
单采血小板.卫健委网站.2023-08-05
血液安全与可得性.WHO.2023-08-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健委网站.2023-07-14
献血无损健康.卫健委网站.2023-08-05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卫健委网站.2023-08-05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卫健委网站.2023-07-14
南阳日报社: 无偿献血 为抗疫再出力.南阳网-南阳市属新闻媒体.2023-08-06
如何成为无偿献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23-07-14
献血要经过哪些步骤?.上海市血液中心.2023-07-14
献血后应注意哪些事项?.上海市血液中心.2023-07-14
输血安全.WHO.2023-07-14
输血安全.WHO.2023-07-1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健委网站.2023-08-05
西城区西单献血屋重新改造后靓装启用.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6
血液储存要求.卫健委.2023-08-05
运输要求.卫健委.2023-08-05
江西献血新规: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5岁,符合条件献血者免费坐公交、免交门诊费.九派新闻-腾讯网.2024-12-10
《江西省献血条例》明年1月1日起实施 献血可获“三免”优待.金台资讯-今日头条.2024-12-10
献血证“安家”互联网 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正式启用.新华网.2023-07-14
无偿献血奖励办法.中国输血协会.2023-07-14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图片里的献血和输血(三).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5
邮票讲述“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历程(三).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5
邮票讲述“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历程.南通发布.2023-08-12
中国无偿献血进展.卫健委网站.2023-08-05
今天是世界献血者日.新浪微博.2024-06-14
我国无偿献血量20余年连续增长 献血对身体有何益处?.今日头条.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