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Guangdong Eco-Engineering Polytechnic)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7月学校与创建于1935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天河校区(银屏岭校区、北苑、南苑)、海珠校区。占地面积近700亩,另有校外实训基地1500亩。在校学生约1.3万名,教职工近800名,其中博士100名。2022年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2024年学校开设45个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历史沿革
1953年,根据林学家、首届林垦部部长梁希的提议在广东省筹建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广东省茂名农业技术学校林业专业、北江农业学校森林科、海口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森林科并入。1956年,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更名为林业部广州林业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造林、经营两个专业合并为林业专业,增设森工、采运、森保、木工、林化、财会专业,合并省属流溪河林校,组建杨梅林场分校。1973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恢复招生。1974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收回被外单位占用的部分校舍。
1975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恢复采运和财会专业招生。1976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收回全部校舍,教学工作恢复正常。1980年,筹办广东省林业技工学校,与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合署办公。1981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展林业干部培训工作。1984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办广播电视大学木工专业。1986年,广东省林业技工学校恢复招生。1987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与肇庆农校合办技工班。1990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开设林政管理专业。1998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联合举办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班,省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学校挂牌。
2000年,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林业学校。2005年7月,广东省林业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8月,增挂广东省生态工程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牌子。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设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9月,牵头成立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17年3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加入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18年12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正式划入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46个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省级二类品牌专业2项,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广东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项;有广东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个,国家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的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学校有校内实训基地144个,校外实训基地84个,省级以上校内外实训基地7个。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77名,其中专任教师650名,博士105名,副高以上职称192人,在校生1.3万余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名;省部级教学名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6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南方林业职教集团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10名。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暑期爱尔兰研学班”“德国FDF花艺师考证班”和“本硕3+1+1国际预科班”,与泰国北部种业有限公司、泰国三亿麒麟种业有限公司共建“园艺海外实习基地”,引进CCPA,与广东省园林学会合办花境营造师,招收了3名来自澳门的学员,与澳门生态环境保育协会共建1个澳门校外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广东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图书馆藏书总量达9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6万册,电子图书54万册,订阅现刊448种。此外,图书馆还购置了两台电子图书借阅机(内置电子图书资源4000册,音视频1700辑)。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立项中,学校有6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特色创新类项目3项、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3项。学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广东省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18、2019年度拨入科研经费总量分别为670万元和897万元,2018-2019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53.79万元。
学校荣誉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在2022年入选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
校园文化
校徽
远景:远山,像莘莘学子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放飞梦想。远山于教师而言代表修身立德、务实治学,于学生而言代表修品立身、饱读诗书;
中景:建筑群剪影分别代粤(中间)、港(右面)、澳(左面),体现学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近景是蓝色的海洋与江河相结合,取自广东省首字母G与D的异化设计,寓意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且兼容并蓄,博闻强识,外部流水源头像一只飞鸟的头部,结合蓝色海洋寓寓意学子不屈不挠,勇搏浪尖的精神。在山水共同构成的生态自然环境里,学校依托岭南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森林城市生态教育特色,为建设绿色生态第一省、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培养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色调为绿色,绿色有生命力、活力、自然、环保、和平、希望的含义。蓝色代表水纹来体现学校生态环境,蓝色又有包容、和谐、宽广、梦想等含义。
数字与校名选用红色,突出数字强调学院历史,校名选用华文行楷字体,在突出校名阅读性的前提下不失文化韵味。
校训
修德修能、知行合一
“修德修能”中“修德”即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之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精华。“修能”即是培养能力,施展才能的意思。以此为训,要求学院师生皆应重视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炼,以德为先,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敢于实践,发挥能力。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语载王阳明《王阳明先生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知行合一”,在高等教育中要求师生都要认认真真求知、踏踏实实行动,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谋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理实交融。
校园环境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广州市,占地面积近700亩。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林俊宏、吴志锋。
参考资料
信用代码.爱企查.2024-05-28
2024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2023年度质量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4-05-28
现任领导.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3-06-06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俊宏、吴志锋同学参军期间立功受奖.搜狐网.2023-06-06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校简介.2023-05-26
学校简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5-04-16
喜讯|教育部正式发布我校牵头修订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专业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7
专业设置.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5-04-17
专业.中国教育在线.2023-06-06
师资力量.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3-06-06
对外交流概况.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3-06-06
官网.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3-06-06
图书馆.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23-06-06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徽校训.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