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是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通常在经济不景气消费下降时,被政府应用于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疫情期间,消费者可通过各大APP,如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美团、大众点评等直接领取消费券,并享受线上线下双重优惠。餐饮、零售等行业最先受到疫情冲击,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让消费“热”起来,加快消费回补,刺激需求。
1929年-1933年间,为扭转因经济危机导致的低迷的经济趋势,部分国家尝试以“券”的形式来补贴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消费券起源于1939年的美国“食品券”,当时资助了400万人。1999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向特定人群发放了总价值达6000多亿日元的“地域振兴券”,此次消费券带动了新增消费2025亿日元,在短期内确实对日本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拉升效果。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中国地方政府将发放消费券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刺激内需,拉动消费。中国最早试水发放消费券的是广东省东莞市,2008年5月东莞市开始发放了2亿元的现金红包,拉开地方政府补贴居民刺激消费的帷幕。2009年,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区均发放了数量不等的旅游消费券,其中长三角地区发放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消费券作为一种促进消费的措施,有利于激活消费需求,引领绿色消费等新风尚,同时能够引导企业提供有效需求,优化经济结构。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是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尤其是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市民消费券,作为市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企求通过增强民众的购买力与提升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加速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概念解释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通常在经济不景气消费下降时,被政府应用于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疫情期间,消费者可通过各大APP,如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美团、大众点评等直接领取消费券,并享受线上线下双重优惠。餐饮、零售等行业最先受到疫情冲击,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激活处于休眠期的消费,让消费“热”起来,加快消费回补,刺激需求。
历史沿革
中国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中国地方政府将发放消费券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刺激内需,拉动消费。中国最早试水发放消费券的是广东省东莞市,2008年5月东莞市开始发放了2亿元的现金红包,拉开地方政府补贴居民刺激消费的帷幕。其中旅游消费券是由地方政府面向特定客源地发放的抵扣凭证,目的是刺激潜在旅游者前往指定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2009年,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区均发放了数量不等的旅游消费券,其中长三角地区发放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的调查,杭州旅游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为28.945。可见,旅游消费券在刺激消费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应。如今,虽然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逐渐减弱,但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云南省、河南省、江苏省等省仍继续发放了数量可观的旅游消费券。因此,旅游消费券已经不仅仅是刺激旅游经济发展的手段,还可作为增加客源的有效工具,在我国旅游消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疫情期间,消费券成为中国促进消费的举措之一。澳门政府在2020年2月13日表示,将向所有澳门居民每人发放面值为3000澳门币的电子消费券;3月,济南市发放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此后,因疫情影响中国不少省市也相继宣布发放消费券。除了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也发放不同类型和金额的消费券。
国外
1929年-1933年间,为扭转因经济危机导致的低迷的经济趋势,部分国家尝试以“券”的形式来补贴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消费券起源于1939年的美国“食品券”,当时资助了400万人。1999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向特定人群发放了总价值达6000多亿日元的“地域振兴券”,此次消费券带动了新增消费2025亿日元,在短期内确实对日本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拉升效果。
操作原理
消费券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约翰·凯恩斯乘数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从乘数效应角度来看,消费券将成倍地拉动经济增长,而根据消费理论,消费券对扩大消费和拉动经济的作用有限。但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普惠型消费券具有与大规模税收返还相似的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大于挤出效应,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推动总需求扩张和拉动经济增长。
运行机制
疫情之下原本旺盛的内需消费被“速冻”。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防控走向常态化、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宏观形势下,持续被压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随着复工复产得到恢复与改善,亟需实施有效释放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回升的应对之策。消费券成为诸多省市提振消费的首选项,全国多地纷纷投放消费券、消费补贴。
线上各支付类APP作为消费券发放的入口,吸引了大量用户。包括微信支付、云闪付、美团等多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都参与到各地消费券的发放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特定线上支付渠道的推广。线下实体商家特别是中小微商家成为消费券受益者。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券适用的商家中,九成是中小微商家。政府每发放1元消费券,就有0.87元流向年销售额30万元以下的小微商家。
发放主体
政府发放
政府发放的消费券也称转移性消费券,其主要目的是为为了扩内需、促消费、保就业、促民生;各地因地制宜、积极灵活施策。2022年5月以来,中国已有广东省、山西省、贵州省等多地相继发放消费券。
2022年8月,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在8至10月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主要措施包括推动更多新片大片加快上映,联合多家电影票务平台发放共计1亿元观影消费券。
商户发放
部分商户为了宣传新产品或鼓励刺激消费,从而自行发放的消费券;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新产品宣传推广,一般可以免费领取或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二是为了鼓励刺激消费,发放的优惠券,如满减优惠券、满赠优惠券。
社会发放
社会发放的消费券一般是由行业性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为达到一定目的,采取一定手段、渠道,利用自有资金或行业性资金发放的消费券。
救济形式发放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早期是面向贫困户直接发放救济金或以救济为目的的消费券,但也产生一些社会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会逐步减少救济金比例,改为以工代赈。
发放类型
餐饮消费券
仅限使用于餐饮门店消费。
商场消费券
仅限使用于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家电卖场、手机专卖店、服装鞋帽专卖店等。
超市(便利店)消费券
仅限使用于超市、便利店等。
文体旅游消费券
仅限使用于景区、住宿饭店、旅行社、书店、健身场馆、体育培训、体育用品专卖店等(适用范围根据武汉市复工复产复市和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发放方式
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各类互联网App发放,派券方式包括定时抢券、摇号和抽奖等。
领用方式
市民可通过互联网平台app、政府小程序、政府公众号、政府app、商家公众号、商家小程序、商家app、线下门店和银行app领取消费券后,在零售、餐饮、住宿等适用门店消费一定金额,结账时使用微信支付,即可自动使用消费券。
发展现状
从2020年疫情爆发开始,美国进行3月财政刺激,均包含对居民的直接现金转移支付,总规模为~8700亿美元,约为美国GDP的4%:第一轮在2020年3~4月,符合条件家庭每成人1200美元,儿童500美元;第二轮2020年12月增加补贴每成人儿童均600美元;第三轮2021年3月每成人儿童均1400美元。2020年8月开始,英国为在外餐饮消费提供上限10英镑的半价折扣,餐厅折扣的金额将由财政部补贴,为期一月。
新加坡为修复旅游业,自2020年12月1日开始,18岁以上新加坡公民都可获得100新加坡元(70余美元)消费券(SingapoRediscoversVoucher),可用于本地景点、酒店和旅游产品,有效期至2021年底。消费券总规模约3.2亿新加坡元(~2亿美元),约为其GDP的0.6%。2022年新加坡宣布所有家庭都可获得100新加坡元,合计1.3亿新加坡元的CDC(社区发展理事会)消费券,用于商铺和小贩。
2023年4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发放新一期的消费券,旨在为当地零售及餐饮市道带来新的刺激,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势头。同年5月,北京怀柔区区启动“遇夏之礼·惠享怀柔”系列消费券发放活动,在2023年分三批发放,共计发放500万元,涉及领域惠及汽车、餐饮、商业等传统大宗消费业态。同年,济南市市在2023济南市潮流体育消费季期间进行体育惠民消费券发放,计划遴选不少于100家体育企业及体育健身场馆等市场主体,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发放各类体育惠民消费券,财政资金投入总规模为600万元。
2023年6月3日至7月16日,北京发放新一轮“京彩·绿色”消费券,在京消费者在同一个参与企业的线上平台可领取一张或多张,最多可领取五张共1600元京彩绿色消费券。6月至12月,湖北面向省内居民(包括省外来鄂游客)发放总额4亿元的文旅消费券,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等地先期上线,其他市州在6月底前陆续上线。
2023年6月,江西省各级政府共发放消费券8000万元,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400余场。7月4日,2023第二届海南省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启动仪式当天,海南省政府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消费券。9月29日,杭州发放2023年“燃情亚运 领杭消费”-“亚洲美食季”第一轮杭州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第二轮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于10月4日发放。12月4日,2023-2024北京市冰雪运动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国家速滑馆进行。活动期间,向北京市民发放不少于3万张冰雪消费券,该消费券可享受北京地区部分冰雪场馆门票优惠并抵扣消费券面值的门票费用。
2024年3月,为促进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营造浓厚消费氛围,四川省通过云闪付和抖音两个平台在全省范围针对零售、家居(家电)、餐饮等消费重点领域,发放2024“蜀里安逸•悦禧龙年”消费券。同年10月起,河南省为进一步激发金秋消费旺季市场活力,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投入省级财政资金2亿元,在河南省范围内分4批发放金秋消费券,每批次安排资金5000万元。10月,贵州贵定县印发《贵定县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提出发放购房消费券,多子女家庭购房可获最多2万元补贴。
2025年以来,河南省、青岛市、贵州省、武汉市等地,围绕零售、餐饮领域先后发放消费券。4月18日,河南省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新国表示,河南计划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乐购河南·品质生活”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发放零售、餐饮、文旅、住宿消费券。2025年“国际劳动节”假期前夕,各地陆续出台重磅优惠活动,推出一系列便民优惠举措,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其中,发放消费券成为多地刺激消费的关键举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预计在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文旅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并呈现出多样化、小众化、品质化等特点,有效提升消费热度。从各地举措看,全面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增加消费型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聚集消费人气,切实释放消费潜力。
意义与影响
积极方面
消费券可有效刺激消费需求
在杭州市,从2020年3月27日至4月1日发放两轮消费券,至4月2日使用消费券的订单总额就达12.46亿元。成都市、南京等城市也相继推出了消费券、购物优惠券等,吸引了居民的大量短期消费,并带动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效仿。随着消费券在全国普及,其杠杆效应也逐渐显现。7月,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全国版消费券,数字工具联手银行和小店经济,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撬动了10亿客流消费。从杭州发出第一批消费券起,至8月全国各地发放消费券总额已超过300亿元。
消费券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受疫情影响,投资和进出口短期内难以恢复常态,而消费券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产生乘数效应。同时,需求与生产经常呈螺旋交替上升趋势,中国需求增加推动生产扩张,进而稳定经济增长。通过一些短期刺激政策来促进消费,能有效激发因疫情影响而暂时蛰伏的消费需求,进而为加快复工复产奠定订单基础。从供需总量上看,消费券对进出口贸易也具有替代性,以内需的扩张弥补外需的不足
消费券可改变消费者消费期限偏好,促进当前消费
无论是消费者短期消费行为还是长期消费行为,在期限动态模型中,消费者的最优化消费行为都依赖于可实现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会选取当下及未来最合算的方案,即充分使用消费券。消费券的发放与使用即是消费贴现,一定金额的货币在当前配合消费券可以获得更多消费品,于是,消费者必然会选择当前消费以获得更大效用。同时,消费券在使用时并非零门槛,大多情况下消费者需支付一定的金额形成满减。因此,消费券会促进消费者当前更多的消费。
消费券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短期内显著推动总需求扩张并拉动经济增长
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满足了大众足不出户的限制。厂商为维持产品销量,积极寻求线上销售途径,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播带货”范围得到扩张。除了服装、配饰外还增添了特色农副产品、机械配件等品类的线上“直播”。同时,线上消费券不受地域限制,更具普惠性特质,进一步推动了以线上消费为主的“宅经济”即新消费模式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从而使得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倍增,此时挤出效用几乎可以忽略。可见,消费券结合新消费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使得市场总需求快速扩大并拉动经济增长。
消极方面
年龄大的消费者很难抢到
一些年龄偏大的消费者反映,虽然消费券“红包”很多,但能抢到的很少,因为目前消费券一般采用线上发放模式,价值高的几秒就抢光;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没有年轻人熟悉,对各种手机App推送的信息也很难及时关注到,即便关注到了,抢券手速也没有年轻人快。
使用规则不明
深圳市某网友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价值2899元的手机并使用了消费券,之后因个人原因申请退款想重买,但是退款后消费券平台不予以退回。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不少人反映同样的问题。广州市的刘女士本来算好了满400元正好可用券,但是结算时才发现不能用券的那部分费用都七八十元了,商家说有自主解释权。
消费券被交易、转卖
有人利用外挂程序等抢消费券,还有人通过虚拟定位在其他城市抢券,然后倒卖。某二手平台出现了售卖消费券的现象,部分人以“代付”方式向真正消费的顾客折价出售抢到的消费券。在广州市北京路商圈的一家土菜馆消费火爆,这家店可以用消费券,但是一些市民透露“没有抢到消费券也没有关系,拍下座位号后微信发给‘黄牛’,由他们来结账。”而通过“肉牛”结账比直接使用消费券多付10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认为,出现消费券转让、交易甚至套现,有的可能是设计机制本身有漏洞,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如果是大规模、团伙式转卖,则不仅会破坏市场秩序,还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相关事件
2022年6月13日,公安万柏林分局兴华责任区刑警队在漪兴路某小区成功抓获两名涉嫌消费券套现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红(男,32岁,山西太原人)、王某(女,29岁,山西太原人)。2022年5月至6月中旬,犯罪嫌疑人王某红、王某夫妻二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对外宣传可以套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并伙同“太原市某假日旅行社”股东张某、李某,下元某手机卖场店长李某、店长助理王某璞、收银员李某,南内环某手机卖场店长李某栋、店员赵某某等人以非法获利为目的,通过虚假交易,套现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并按照比例抽成。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王某红、王某帮助他人套现政府消费券达20余万余元,二人从中获利5万余元,所得赃款被其用于个人消费。
2023年6月3日,州公安警方成功破获一“空套”政府消费券的诈骗案件,抓获涉案人员102名,涉及非法套取的政府补贴数额达655万余元。这次行动也是近年来宁波市本地发起的,抓获团伙及人数最多、“空套”数额最大的集中收网行动。
参考资料
消费券是什么券?比发现金更有效?专家详解消费券的热点问题.衡阳市人民政府.2024-03-22
两会代表热议消费券 国家计划国民牵挂.凤凰财经.2024-03-24
山西经济日报.百家号.2024-03-23
光明时评:消费券是恢复消费、释放消费的及时雨.光明网时评.2024-03-24
数十亿消费券来袭,一文读懂“券经济”如何撬动市场?|钛度图闻.腾讯网.2024-03-23
提振消费信心 新一轮消费券带动绿色消费新趋势.人民网.2024-03-23
消费券如何撬动宏观经济大势?后疫情时期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设计∣企鹅经济学.tisi.2024-03-23
朱克力:消费券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腾讯网.2024-03-24
数字消费券助市场回暖:线上线下融合,居民实惠到手.光明网.2024-03-24
人民财评:政府消费券要发挥“乘数效应”.人民网.2024-03-23
国家电影局发福利!1亿元观影消费券来啦.cctvnews.2024-03-23
多地工会通过微信支付发放夏日清凉消费券,数字技术助力工会福利个性化发放.阳光网科技.2024-03-23
深圳市福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2024-03-23
以工代赈!这些人优先吸纳、这些项目领域别错过.中国政府网.2024-03-23
领的消费券在哪儿可以用?4类具体使用场景看这里.腾讯网.2024-03-24
全国多地发消费券 促进消费恢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3-23
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谁最受益?这是过去两年的经验统计.腾讯网.2024-03-23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3-23
中金:消费券vs. 现金,疫情下消费刺激的海外经验.新浪看点.2024-03-24
陈茂波:香港4月16日将发放新一期消费券,有望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界面新闻.2023-04-09
怀柔区将发放500万元消费券,首批5月下旬开领.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5-11
北京怀柔首批200万元消费券开抢!单笔消费最高可减200 购车最高可享6000元补贴.今日头条-同花顺财经.2023-05-20
2023济南潮流体育消费季即将开启!线上线下发放600万消费券.今日头条.2023-05-22
北京将发布新一轮消费券,每人最多可领1600元.界面新闻.2023-06-03
湖北面向全国游客发放4亿元文旅消费券.中新网.2023-06-21
发放消费券8000万元 端午假期江西商贸消费持续升温.中新网.2023-06-25
海南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消费券.界面新闻.2024-03-24
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在海口启幕.海南自由贸易港.2025-04-19
杭州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明天上午开抢.界面新闻.2024-03-24
北京冰雪运动消费季启动,将发放不少于3万张冰雪消费券.腾讯网.2024-03-24
定好闹钟!四川超1.1亿元消费券来了.澎湃新闻.2024-03-24
投入资金2亿元!河南10月起将发放4批金秋消费券.河南手机报-今日头条.2024-09-30
贵州贵定县:发放购房消费券,多子女家庭购房可获最多2万元补贴.澎湃新闻-腾讯网.2024-10-19
1月18日10点开抢!2025年首批河南省新春消费券来啦!.大河网-抖音短视频.2025-04-19
1月22日上午10点!河南发放第一期新春文旅、住宿类消费券.抖音短视频.2025-01-22
青岛人请注意!今晚8点,5000万元新春消费券开抢!.抖音短视频.2025-01-26
第二轮多彩贵州欢乐购普惠消费券开始发放.百家号.2025-02-07
河南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河财立方-今日头条.2025-04-19
“五一”前夕多地发放消费券,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澎湃新闻.2025-04-30
全国多地发消费券后的市场观察:发放、使用规则有待完善.澎湃新闻.2024-03-23
倒卖套现消费券,8人涉嫌诈骗被刑拘!.澎湃新闻.2024-03-23
违法!消费券套现,102人被擒!.澎湃新闻.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