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忠县

忠县

忠县是重庆市下辖县,处于重庆市中部地带、渝东北地区腹心。忠县下辖4个街道、19个镇、6个乡,面积约21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96.23万(2021年统计)。

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全县平均气温为18.1℃,年降水量1402.6毫米(数据为2020年统计)。境内呈“三山两槽”地形,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忠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2300年,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世民巴蔓子严颜甘宁之忠勇赐名“忠州”,直至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忠县。

2022年全年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1亿元、增长4.1%,忠县经济发展重要推手是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83亿元。2021年,忠县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和“全国文明城市”。

名称来历

忠县古名临江,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感巴蔓子、严颜、甘宁之忠勇,“意怀忠信”,故赐名为“忠州”,被白居易誉为“巫峡中心郡”,忠州之名沿用1279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至今,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先秦至清朝

忠县在5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时期,就有大规模人类活动。其古名为临江,有长达2300多年的文字历史记载。周代时为巴国地,秦朝时属巴郡

刘彻元鼎五年,设临江县,属巴郡。王莽新政后改临江为监江,东汉时改回临江县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置临江郡,领临江县;隋末置临江州。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李世民巴蔓子严颜甘宁之忠勇,而被赐名忠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忠州为南宾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回忠州,领临江、垫江县丰都县、南宾、桂溪5县。

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因“赵禥潜邸”,故升忠州为咸淳府。

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复名忠州,领临江、南宾、丰都3县。

明洪武中,将临江县省并入忠州,州县合一,领丰都、垫江2县。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明湖南巡抚朱容藩据州,自封国号监国,改忠州为大定府。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忠州为直隶州,下辖丰都、垫江、梁山3县。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4月(1913年4月),改忠州为忠县,隶属川东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忠县直属四川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纪念杜甫、白居易、苏轼,将中关、东关、西关3个管理区分别改设云根、乐天、东坡3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忠县改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设3个区24个联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4个区51个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建乡、镇公所,撤销乐天、东坡、云根3联保,合并设立精忠镇,全县设4个区、3镇、26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4个区、3镇、47乡,733个保,7089个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忠县解放,属川东行政公署(省级)万县专区。

1952年4月,奉川东行署令,忠县划为13区(不含城关区),1个镇,53个乡。

1953年起属四川省万县专区,全县划为1个镇,13个区、160个乡(即“小乡制”)。

1985年,撤销东云乡,并入忠州镇。至此,全县有12个区公所、1个区级镇,5镇、64乡。

1992年10月,实施“撤区并乡”、“撤乡并镇”,撤销12个区公所,忠州镇由区级镇降为普通镇。

1997年6月,忠县由四川省转为重庆市管辖,万州区(后改名为万州区)代管。

2000年6月25日,撤万州区,忠县改由重庆市管辖。

2006年2月,实施新一轮“撤乡并镇”,撤销13个乡、1个镇,将现有的42个乡镇(23个镇、19个乡)调整为28个(22个镇、6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跨北纬30°03′~30°53′,东经 107°32′~108°14′之间,处渝东北地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的重点移民搬迁县。忠县土地面积2187平方千米,东西长66.45千米,南北宽60.15千米。东临万州区,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接垫江县丰都县,北壤梁平区。县城距重庆市主城区180千米。

地形地貌

忠县境内呈“三山两槽”地形,东南有方斗山,中部有猫耳山,西部有金华山三个背斜和忠州、拔山镇两个向斜。三山呈西南至东北走向,与长江近乎平行,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系深丘浅丘夹山脉地貌,有长江穿流而过,流经88千米。

地质

忠县地处川东弧群褶皱带的一个组成部分。全境从西北至东南依次由金华山、猫耳山、方斗山三个背斜和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形成隔挡式构造。忠县地层出露不多,成土母质简单,仅有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至古生代二迭系茅口组,共13个地层,其中以中生代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

气候

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山地气候,温热凉寒明显,四季分明,且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全县平均气温为18.1℃,接近常年(18.0℃); 年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2.5℃;年降水量1402.6毫米,年日照时数1016.0小时。(数据为2020年统计)

水文水利

忠县共有大小溪河170条,总长约1405千米,均属长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达到2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7条。境内长江干流一级支流有溪河24条,长江北岸汇入11条,长江南岸汇入13条。

忠县境内的黄钦水库是大型水利工程,占地1200亩,总库容8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49万立方米。该水库于1958年12月开始动工修建,1960年停建,1970年复建,不久又停建,1975年再次续建,1980年4月完工。

土壤

全县共有4个土类,7个亚类,19个土属、66个土种、78个变种,常见的有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

自然灾害

干旱是忠县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主要发生在盛夏。洪涝,是县境内除旱灾之外的又一主要灾害。除此之外,还有大风冰雹、地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全县探明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煤炭、石膏滑石石盐、青矾、磷矿石灰岩砂岩页岩、白陶土、耐火黏土、正长石铁矿铜矿沙金重晶石、地热水等23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矿产资源12种,分别为天然气、煤炭、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天然气探明储量278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880.3万吨,岩盐探明储量23.79亿吨,石膏探明储量545.27万吨,石灰岩探明储量12.26亿吨,水泥配料用砂泥岩探明储量1.04亿吨。

水资源

忠县域内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忠县属长江水系,长江流经忠县6个镇4个街道88千米,境内有28条溪河汇入长江,其中有8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2020年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11.29亿立方米,其中长江过境水量为3350亿立方米,其他溪河入境水量为3.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1.81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8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18280.3公顷,其中耕地87799.45公顷、园地17531.53公顷、林地62193.53公顷、草地2865.0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963.4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069.0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3379.02公顷、其他土地15479.24公顷。

生物资源

忠县有野生动物170余种,其中,鸟类100种,兽类40余种,爬行纲20余种,两栖类动物10余种(青蛙蟾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金钱豹、中华鳄、白鳄、麝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亚科大灵猫毛冠鹿金猫、钢鸡、红腹锦鸡、黄羊、小灵猫秧鸡等9种。忠县维管植物已定名716种,隶属161科,427属。国家重点保护一级植物有苏铁水杉、南方红银杏、豆杉等;二级保护植物有三尖杉厚朴楠木香樟木红豆杉润楠鹅掌楸梓树械、红椿木等;濒危珍稀名木古树有兰科(兰草兰花)、黄葛树、桂花树、罗汉松、南方红豆杉、银杏等。

行政区划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统计,全县常住人口72.12万,比上年增加0.1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81万,城镇化率48.27%,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忠县户籍户数34.36万户,比上年减少0.14万户;户籍人口97.59万,比上年减少0.80万。户籍人口中男性50.80万,女性46.79万,男女人口性别比108.6(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29%。年人口出生率7.39‰,死亡率8.99‰,人口自然增长率-1.6‰,人口机械增长率-6.6‰。

民族构成

汉族是忠县的主要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显示,忠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共计23个民族。

方言

忠县属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即重庆话。忠县语音与普通话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声调等方面,又有自己的特点。忠县民间流行的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经济

综述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1亿元、增长4.1%,增速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争取资金突破80亿元。忠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工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绿色资源加工为特色产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107.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2%。

第一产业

忠县第一产业主要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2022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9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畜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实现总产值53.92亿元、27.85亿元。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0万吨,获评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获评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4个、位列全市首位,忠县蜂糖李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派森百获评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忠县累计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加工示范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亿元。

第二产业

忠县第二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四大集群产业以及建筑业。2022年,忠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企业2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位列渝东北片区第三;特瑞新能源产值突破30亿元,忠润能源成为西南地区最大LNG加工处理基地,天辉能源部分产品掌握国内市场定价话语权;天地药业产品氨曲南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宇豪光学医疗设备专用摄像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海螺水泥智能工厂生产线入选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链主”企业。

第三产业

忠县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产业为主。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2亿元,增长0.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48亿元,下降0.5%;金融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2.7%;房地产业增加值11.45亿元,下降16.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4.54亿元,增长2.5%。全年规模以上其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92亿元,增长5.2%。

文化

饮食

忠县特色饮食众多,有6个特色菜品入选首批“重庆市地标菜”;此外还有忠橙忠州豆腐乳等特产。

习俗

忠县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四,为纪念巴蔓子刎首留城,县城皆举办一次纪念性活动,名“三月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月会"活动自行停止。其活动情况大致如下:

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忠县要举行大扫除仪式,一些人扮成阴司的判官小鬼,牛头马面,鸡脚神等,敲锣打鼓列队沿着次日出行路线,边走边吼,意思是清除街道的一切污秽邪魔,称“扫衡”。

文物古迹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石宝寨、丁房阙、无铭阙;市级7处,分别为白公祠、太保祠、关帝庙、老官庙、冯氏华表、中坝遗址等。此外,还有3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共有159个文物景点列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忠县目前已出土文物及资料20多万件,甘井沟文化遗址群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159所,在园儿童数16142人;普通小学校100所,在校学生41768人;普通中学校26所,在校学生55809人;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76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8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2.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0%。

2022年教育总投入近30亿元,新建成忠州中学、乌杨新区中学、忠州三小、鸣玉溪小学、拔山实验小学,改扩建学校93所,新增学位近2万个。新、改建校舍约57万平方米,新、改建运动场18万平方米,全县学校占地总面积达273.9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160.77万平方米。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底,全县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企业284家。全年申请专利175件,授权专利216件。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29件、外观设计专利51件。全县建立市级专家大院2个,新认定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统计,忠县有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23.80万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电竞馆1个,剧院1个,数字电影院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农家书屋280个。

体育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000个,体育场地面积151.0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1平方米。全年获重庆市市级以上奖牌48枚,其中体育类奖牌25枚。开展各类群众运动会58次,累计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87片。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00个,其中综合医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434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数5973张,其中医院床位3475张,乡镇卫生院床位2292张,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249人。

[25]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忠县全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61.47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04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8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64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2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39万人。

交通

公路

忠县高速公路交通便利,G50沪渝、G69银百、G5515张南3条高速公路已形成“大”字型高速路网。截至2022年末,忠县公路通车里程为7059.8千米,其中等级公路里程7049.5千米,等级公路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40.32千米。

航运

忠县有长江横贯88千米,其新生港是长江上游第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向东通往洋山深水港,实现“江海直达”,对接长江经济带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忠县县城共有21条公交线路,其中2条为银山专线和电竞小镇专线,全年客运量达1476.5421万人次。

景区

综述

忠县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忠州八景”,如石宝寨、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井沟风景名胜区、忠州老街、白公祠等。

主要景点

石宝寨

石宝寨始建于清代康熙,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距县城 32 千米。石宝寨,一巨石拔地而起,形似“玉印”,故名“玉印山”。寨顶坝上有“米石”,俗称“流米洞”。相传每天有米流出,足够庙里和尚和过往客人食用。可有一贪心和尚,想多流些米,于是用钻把洞口凿大,此后,就一粒米也不流了,故石宝寨又名“石宝”。据《四川通志》载:“明末,谭宏起义,自称‘武陵王’,曾据此为寨”,故名“石宝寨”。而原来的“玉印山”、“石宝”等名,渐渐被人们淡忘,唯“石宝寨”名闻遐迩。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忠县皇华岛,距今有750余年历史。岛屿面积为0.8(175米水位)—1.42(145米水位)平方千米,是宋元(蒙)战争山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华城最早在《水经注》中称“江浦”,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忠州因赵禥潜邸升咸淳府,移府治于皇华岛,后称“皇华城”。

白公祠

明崇祯三年(1630年),忠州知州马易从为纪念曾任忠州刺史白居易创修白公祠,后成为与洛阳香山“白园”齐名的全国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祠内有白园、乐天堂、四贤亭、龙昌寺荷池、木莲园、乐天诗廊等景点,建筑仿明清风格,是祀先贤、励后学、赏书画、咏诗文的重要文化旅游地。2019年,白公祠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㽏井沟风景名胜区

㽏井沟风景名胜区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峡谷型自然风景区,由黄金之恋·花田溪谷、黄金之恋·缤纷大岭、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节点组成。㽏井沟拥有5000余年制盐史,是巴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位于景区内的“中坝遗址”,被称为“活的地下二十四史”。

著名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忠县基本县情.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重庆市统计局.2023-05-15

2022年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忠县志.忠县地方志.2023-05-26

忠县县情概览.重庆地方志.2023-05-2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26

奋力续写新时代忠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篇章.忠州日报.2023-05-26

历史沿革.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15

忠县县情概览.重庆市地方志.2023-05-15

美翻了!忠县蓄水量最大的水利工程黄钦水库被誉为“春秋湖”.视界网.2023-05-26

行政区划.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忠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5-26

听南腔北调 说重庆方言.新浪网.2023-05-26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忠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忠县6个特色菜品入选首批“重庆地标菜”.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我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7处.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一个三峡库区县的发展战略.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5-26

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重庆市政府网.2023-05-26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重庆忠县:“库心十二景”之白公祠文博景区.渝眼tv.2023-05-26

忠县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市级非遗项目 忠县新增4个.华龙网.2023-05-26

重庆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5-26

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5-26

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5-26

忠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忠县县城公交线路及站点一览表.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热门景点.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2023-05-26

千年忠文化,忠义行天下——浅析重庆市忠县忠文化.中国国情.2023-05-26

忠县历史人物介绍2.博雅人物网.2023-05-29

全国文明城市.遂宁市人民政府.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