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宝石

宝石

宝石(gem),也称为珠宝玉石,是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泛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

宝石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由无机化合物物和有机化合物两类组成,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等由无机矿物和少数岩石作为原料的是无机物矿石;如珍珠、象牙、琥珀、珊瑚等动植物体本身或石化作用生成的是有机物宝石。宝石可以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两大类。

宝石具有美观、耐久和稀少三大特点,具有商品、货币及艺术价值。世界上宝石种类繁多,可作为宝玉石的矿物和矿物集合体有230多种,其中以硅酸盐类矿物最多,其余为自然元素类、氧化物类、碳酸根类和磷酸盐类等。宝石资源分布遍及全球五大洲,但各州所产宝石品种不同且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和国家。

定义

宝石定义

宝石是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的统称。

宝石的主要特性

宝石的主要特征包含结晶学特性、矿物学特性、光学特性、力学特性、热学和电学特性等方面。

结晶学特性

宝石分为结晶体和非晶质体,大多数宝石是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它们的原子和离子互相之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并在外部表现出典型的规则形状,这种特征的矿物为结晶体;另一种宝石矿物不具备内部有序的结构,外形也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被称为非晶质体。晶体主要根据晶体对称性特性和外观形状特性来区分类别。

对称性

根据晶体对称要素特点,将晶体划分为三个晶族,七个独立的晶系,称为晶体的对称分类。晶体的对称分类是晶体研究的基础,并对晶体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外观形状

自然界中晶体的形态不等,可分为理想的晶体形态和非理想的晶体形态。理想的晶体形态可分为单形和聚形两种类型,单形是所有的与晶轴同等相关的晶面组成的晶形,聚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对称型联系起来的单形聚合成形;非理想的晶体形态被称为双晶,是由彼此间有着直接的结晶关系,并按一定的对称方式生长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的单体所组成的规则连生晶体

矿物学特性

宝石的矿物学特性包含宝石的化学成分、类质同象和宝石的包裹体三种类型。

光学特性

宝石的光学特性包括宝石的颜色、多色性 、光泽、透明度、发光性、特殊光学效应。

力学特性

宝石的力学特性与宝石的硬度、韧度、密度、解理、裂开和断口有关。

热学和电学特性

宝石的热学性质主要为宝石的导热性,即宝石对于热的传导能力,一般用导热系数表示。宝石的电学特性包括宝石的热电效应、压电效应静电效应和导电性,宝石的热电效应是指温度升高或降低使宝石晶体产生电压或形成表面电荷的效应;静电效应是指宝石表面反复摩擦产生静电的效应;压电效应是指宝石材料在沿某一方向压缩时,在其两端出现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导电性是指宝石的导电性能。

宝石分类及主要品种

宝石分类

宝石的分类在国际上并没有标准的分类体系,1916年日本宝石学家铃木敏在《宝石志》中将宝石分为正宝石、正宝石少见者、半宝石、准宝石四类;1927年日本宝石学家久米武夫在《通俗宝石学》中将宝石分为正宝石、半宝石(著名者)、半宝石(比较著名者)、饰石(半透明到不透明历史上著名者)、饰石(半透明到不透明)五类;1932年日本西冈董佑在《宝石之话》将宝石分为宝石、准宝石、饰石、金属矿石宝石、有机质宝石五类;1978年印度宝石学家施潘德按化学成分将宝石分为自然元素、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碳酸根硅酸盐磷酸盐七大类;1979年美国宝石学家S.H考耐利乌斯在《宝石学》一书中将宝石分为主要宝石、次要宝石、其他宝石和饰石、有机宝石、人造宝石五类;1980年前苏联宝石矿床学家基也夫林科在《宝石和玉石矿床普查与评价》中将宝石分为宝石、宝石一玉石、玉石;1992年中国的李娅莉、薜秦芳在《宝石学基础教程》一书中将宝石分为五类:常见宝石、不常见宝石、有机宝石、人造宝石、仿制宝石。2017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2017)中的定义,将宝石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两种。

常见的主要宝石品种

宝石的命名

命名类型

目前国际宝石界有关宝石的定名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根据目前宝石的命名类型大概分为以颜色命名、以产地命名、以光学效应命名、以矿物岩石类型命名、传统名称、以人物命名、以生产厂家、生产方法以及式样命名等。

定名规则

2017年10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国家标准《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2017),并代替之前颁布的国家标准《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2010)。该标准以矿物、岩石名称作为天然宝石材料的基本名称,部分已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宝石名称也被采纳和继续使用,如翡翠玛瑙、钻石、红宝石软玉、玉等,大多以地方命名的宝石(如泰山玉)不再作为标准名称使用,而被定义为商贸名称;“珠宝玉石”“宝石”“玉”“玉石”不作为具体名称定名。宝石的命名规则分为天然珠宝玉石、人工宝石、仿宝石、具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四种。

天然珠宝玉石

天然宝石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三种。

人工宝石

人工宝石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四种。

仿宝石

仿宝石的定名应在所仿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仿”字,尽量确定具体珠宝玉石名称,采用【仿+珠宝玉石名称(防宝石所用材料)】的命名方式来表示。

具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

宝石的鉴定

宝石的鉴定是鉴别宝石的品种,确定宝石的品质优劣和加工工艺,对宝石做出客观的评价,主要分为宝石成品的鉴定和宝石原材料的鉴定,大部分宝石都出自于自然界,作为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宝石鉴定主要通过肉眼观察鉴定(颜色、形态、光泽、解理等)、物理性质测试、光学性质鉴定、晶体结构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来对宝石做出综合判别,进而判别出该宝石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工优化处理或人工生产的,其鉴定过程中常用到宝石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折射仪、偏光镜、二色镜、分光镜、滤色镜、紫外线荧光灯、热导仪、反射仪、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和工具。

宝石的形成原因

宝石的形成主要是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如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热液活动、地下水活动、风化、淋滤、搬运、沉积及变质作用)导致其自身温度、压力、空间、物质结构、化学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宝石。按形成作用分类主要分为岩浆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宝石三种类型。

宝石资源的分布

世界上宝石种类繁多,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矿物近3000种,可作为宝玉石的矿物和矿物集合体有230多种,以硅酸盐类矿物最多,约占总量的50%,其余为自然元素类、氧化物类、碳酸根类和磷酸盐类等。宝石资源分布遍及全球五大洲,但各州所产宝石品种不同且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和国家。全球宝石资源的分布与大地构造、地层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的宝石带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相一致,非洲的宝石带沿非洲裂谷构造带与地盾边缘构造分布,美洲地区则主要沿科迪勒拉构造山系一带分布。

亚洲的宝石资源

亚洲是主要的宝石产地之一,以西部和南部地区盛产优质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翡翠青金石绿松石等著称。亚洲的宝石资源集中分发布在中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兰卡等国家。

非洲的宝石资源

非洲的宝石资源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部地区,以盛产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坦桑石虎睛石紫水晶海蓝宝石、含钒铬绿榴石、镁铝石榴石等而著名。

美洲的宝石资源

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是该地区宝石资源的集中产出区,以盛产祖母绿、蓝宝石、电气石软玉、绿松石等著名。

大洋洲的宝石资源

大洋洲的宝石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地区,以盛产金刚石欧泊蓝宝石而著名,间有红宝石绿玛瑙和祖母绿等矿床。

宝石加工及优化

宝石加工

宝石加工是宝石原石走向商品的一个重要环节,宝石加工根据光学原理、遵循美观、保重等原则,对宝石进行款式设计,借助机械工具进行分割、切磨、抛光、雕刻等加工来改变宝石的形状和工艺美术性能,使其称为宝石成品。宝石加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几何形体排列组合基础上的造型,发挥宝石色质之美的优势对其进行加工,这类加工主要用于日常装饰饰品(如戒面、项链、耳环)等;另一种是以自然界物质(如景、物、人)为基础造型来进行玉雕工艺加工,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艺术创作。

日常装饰品类加工

日常装饰品类型宝石的加工主要为宝石的成型、雕刻、刻面和抛光。在切割之前,宝石匠通过检查未切割的晶体的清晰度、大小、瑕和颜色来选择原石,然后根据原石的状态进行切割处理,最大化的获得理想的颜色、尺寸、亮度和火彩,来展示宝石的内部或表面的特殊图案,常见的切割形状有明亮型、祖母绿型、三角形、水滴形、弧面型、椭圆形、心形、梨形等。

玉雕工艺加工

玉雕工艺加工通常都是因材施艺,根据玉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性进行雕琢加工,玉雕工艺加工不光要懂得美术设计,更应该了解各种玉石的韧性、脆性、硬度、热敏性、化学稳定性、裂纹发育等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创作时一般分为切割和雕琢两个工序,切割是去除边角料和设计轮廓,雕琢是通过冲、磨、钝勾等工艺进行玉石的雕磨创作,最后进行抛光、过蜡等工序。

宝石的优化处理

宝石的优化处理是指通过人工处理手段来弥补天然宝石的不足和缺陷,用以改善宝石的外观耐久性和可用性,提高宝石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有热处理、扩散处理、染色处理、辐照处理、充填处理、拼合处理、表面处理、漂白处理、激光处理、高温高压处理等。

宝石的交易市场

宝石交易市场

随着珠宝玉石的消费体量不断增大,国际市场贸易的不断加深,美国、日本比利时意大利法国以及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作为国际珠宝市场的聚集地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珠宝玉石会展、典当拍卖、博物馆收藏等一系列的贸易方式,从类别方式来看又分为钻石市场、翡翠市场和珍珠市场等。全球范围内较为出名的珠宝会展有纽约J.A国际珠宝展(Jewellery Trade Show of America)、意大利的Orogemma珠宝钟表展、巴塞尔市欧洲钟表珠宝展、德国Inhorgenta珠宝钟表展、比利时的Jedifa珠宝钻石及钟表展、英国伦敦国际珠宝钟表及银器展、香港国际珠宝钟表展;著名的拍卖行有英国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Christie's)、香港特别行政区佳士得拍卖行(Christie's)、英国的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纽约的道尔(DOYLE)拍卖行、多伦多的Dupuis拍卖行等;著名的珠宝博物馆有南非金伯利博物馆、德国的伊达尔宝石博物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伊朗德海兰的国家珠宝博物馆等。

宝石价值分等

同种宝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宝石的分级体系上,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级体系标准,常用的分级体系有GemDialogue的分级体系和 GIA 的有色宝石分级体系,主要根据宝石的颜色、净度、切工和重量来对比分级。

宝石学

宝石学(gemology)是研究珠宝玉石的一门学科,是矿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珠宝玉石、珠宝玉石原料及其加工为基础,对宝石的历史、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分类、工艺性能、设计与加工、鉴定与评价、营销和投资、宝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合成方法及工艺流程、矿产资源形成机理和规律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宝石学从20世纪开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发展至今,融合了光谱学、材料物理学、化学、部分生物学等学科,逐渐从一种贸易实践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宝石学的发展历程

人类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利用和接触玉石,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期,宝石业已经相当发达,1959年1月在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的黄山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独山玉铲、独玉凿、独玉、独玉簪花等独玉器物。宝石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最初形成于20世纪,1908年英国最先成立了第一个宝石协会,从事宝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于1913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宝石学考试,随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先后成立了各自的宝石协会和培训学院,宝石协会的成立不仅为社会上提供了大量的宝石学相关人才,也推动了宝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912年X射线揭示了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排列的几何形态使宝石学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不仅是宝石的鉴定方法得到更新改进,而且使人工合成宝石成为了现实,合成宝石所具有的特性与天然宝石几乎完全相同,又推动了宝石的检验技术和仪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中后期,宝石消费的激增促进了合成宝石的发展,世界宝石矿山的资源枯竭使得宝石价格飞速上涨,各个国家在宝石产业上的投资和政策也使其获利颇丰,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许多理想的合成宝石和各种新材料,同时宝石的优化技术也成为宝石界研究探索的热门课题。

宝石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际宝石学研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天然宝石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的鉴别、宝石款式的设计和琢磨、宝石镶嵌款式的设计和工艺研究等。

参考资料

珠宝玉石(GB/T 16552-2017).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05-15

宝石.术语在线.2023-06-07

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2017).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05-17

宝石名称的由来.GEM.2023-06-22

Blog Oberst Hendrik von Prehn.StoneTrip Schmuck der Natur.2023-06-22

宝石切割.GEM.2023-07-11

宝石切割.GUBELIN.2023-07-11

..2023-07-11

拍卖行.GIA.2023-06-23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2023-06-23

国家珠宝博物馆. 国家珠宝博物馆.2023-06-23

GemDialogue.GemDialogue.2023-07-11

宝石学—一个年轻,且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今日头条.2023-06-22

..2023-06-16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