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法语:Louis XV;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也被称作“宠儿路易” (法语:''le Bien-Aimé'',英语:“Louis the Beloved”),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路易之子,法兰西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
公元1710年2月15日,路易十五出生于法国凡尔赛宫,随着路易十四的诸多继承人均不幸离世,1715年,5岁的路易十五继承了法国国王之位。路易十五幼年时期由奥尔良公爵菲利浦担任摄政,路易十五13岁成年后,奥尔良公爵菲利浦改任首相,其死后波旁公爵路易·亨利继任。路易·亨利担任首相期间迫害新教教徒,并且操控货币,增加新税,进一步加重了经济萧条,于是路易·亨利在1726年被罢免,由路易十五的家庭教师枢机弗勒里主教担任首相,弗勒里内阁期间,路易十五以恢复其岳父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王位为由干预波兰战争,并在1740年时介入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战争中弗勒里于1743年逝世,路易十五亲政,不再设立首相。1748年,在路易十五的斡旋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路易十五开始着手经济改革,向全体法国人征税,偿还战争成本,这引发之前不需缴纳税款的贵族和教会的反对,社会出现动荡。1756年,路易十五与奥地利结盟,共同对抗普鲁士王国与英国联盟。七年战争后,法国战败,法国诸多海外殖民地被英国占领。路易十五指派国务秘书舒瓦泽尔推行军事和海军改革,但因高等法院反对征收新税,舒瓦泽尔在1770年遭到革职。此后,路易十五任命了一些大臣去推行政策。1771年,大法官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丁·德·莫普为了反击议会的反抗,巩固王权,撤消巴黎高等法院,代之以六个高等理事会,并废除卖官制度。1773年,法国大臣约瑟夫·马里·泰雷对税收结构和国家财政进行变革,控制粮食价格,并试图摆脱旧的税收制度。1774年5月10日晚,路易十五因感染天花去世,享年64岁。他被安葬在法国圣德尼大教堂。同年,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继承王位。
历史学家皮埃尔·加克索特认为路易十五不失为伟大的国王,并且认为当时流行于宫廷的流言蜚语不足信。学者荆文翰认为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路易十五对统治法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热忱的。学者崔健认为,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但路易十五仍然偏爱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
人物生平
出身王室
公元1710年2月15日,路易十五出生于凡尔赛宫,为勃艮第公爵路易和萨伏依的玛丽亚·阿德莱德之子,也是当时的法兰西统治者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四在1710年时有一个儿子, 三个孙子和二个曾孙。儿子为王太子路易,三个孙子为勃艮第公爵路易、安茹公爵菲利普·蒙巴顿、贝里公爵夏尔,二个曾孙为布列塔尼公爵路易和路易十五。
1711年4月,原定王位继承人王太子路易突然死亡,勃艮第公爵路易成为王位继承人。但在1712年2月,勃艮第公爵路易也因感染天花身亡,同年3月,布列塔尼公爵路易在因感染天花而采取放血疗法时去世。此时路易十五受到家庭女教师旺塔杜尔女士的保护,她在路易十五生病期间细心照料,并拒绝医生对路易十五实行放血疗法。1714年,贝里公爵夏尔过世,加之安茹公爵菲利普·蒙巴顿在此之前为了继承其祖母的西班牙王位,已经宣布放弃法国的王位继承,所以在路易十四的诸多男性后代中,路易十五成为唯一的王位继承人。
幼年登基
1715年9月1日,路易十四因病去世,路易十五成为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根据路易十四的遗嘱,在路易十五成年之前,由摄政会议辅佐幼王。会议不设置摄政王,摄政会议由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主持,会议成员都是血统亲王。但奥尔良公爵收买高等法院否决了路易十四的遗嘱,改为由他一人摄政。奥尔良公爵选择在巴黎的皇家宫殿处理国事,以位于巴黎以东七公里的万森讷森林中的万森讷城堡的空气更健康为由,将路易十五转移到其中,后来又将其转移到杜伊勒里宫。奥尔良公爵摄政期间,恢复了在路易十四统治下政府的国王统治,并允许了在路易十四执政时期被剥夺了权利的贵族加入政府。为了解决路易十四时期因连年战争造成的国库枯竭问题,奥尔良公爵任用约翰·罗为财政大臣,而约翰·劳主张以纸币替代黄金,成立银行发行货币,以缓解法国的债务压力。约翰·劳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并获得了法国在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在政府背书下,密西西比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从500里弗尔飞涨到18000里弗尔。为了加快资金周转,约翰·劳大量印刷纸币,在银行只有5亿里弗尔金银库存的状态下,发行了30亿纸币。后来人们对密西西比公司产生信任危机,其股票随之大跌,法国纸币也变得一钱不值。此次泡沫引发法国经济衰退、民生受到重创。
1717年,路易十五与他的家庭女教师旺塔杜尔女士分开,改为由负责路易十五教育的曼恩公爵照看。曼恩公爵聘请弗勒里主教为路易十五的家庭教师,同时安排朝中老臣维洛伊公爵、地理学家纪尧姆·德利勒教授路易十五知识。1721年,路易十五与安茹公爵菲利普·蒙巴顿的女儿玛丽安娜·维多利亚订婚。次年6月,路易十五回到凡尔赛宫,并在同年10月,路易十五于兰斯大教堂正式加冕。
1723年2月15日,巴黎最高法院宣告路易十五成年,摄政会议结束,但路易十五留下奥尔良公爵让他继续负责国事。8月,奥尔良公爵升任首相,仅仅四个月之后,奥尔良公爵去世。在弗勒里主教(原路易十五家庭教师弗勒里主教)的建议下,路易十五任命他的表兄弟波旁公爵路易·亨利为新一任首相。
内阁时期
为了确保路易十五留下王位继承人,防止王位落到奥尔良家族成员身上,路易二世·德·波旁成为首相后即为路易十五寻找新娘。由于此前与路易十五订婚的玛丽安娜·维多利亚尚幼,没有达到生育年龄,所以在1725年波旁公爵解除了这项婚约。同年9月,在波旁公爵的安排下,路易十五与被罢黜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女儿玛丽·莱什琴斯卡成婚。波旁公爵在任期间迫害新教教徒,并且操控货币,增加新税,进一步加重了经济萧条。由于波旁公爵的政策不得人心,并且其正准备与西班牙和奥地利发动战争,所以路易十五于1726年罢免了他,并提拔弗勒里主教担任首相。
1729年9月,玛丽·莱什琴斯卡的第三次怀孕为路易十五生下一个儿子,名为路易·斐迪南。路易·斐迪南当即成为王位继承人,填补了1712年以来王朝继承人的空缺。1733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驾崩,路易十五为了帮助他的岳父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恢复在波兰的王位,争取到法国外交部长日耳曼·路易斯·肖维林的支持,开始干预波兰战争。法国在东部的战争中,路易十五没能扭转战局,也没能帮助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恢复王位。但法国在西部的战争中,法国于1735年攻占了洛林,并在1738年11月与欧洲诸国签订维也纳条约,条约规定将洛林公国给予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以补偿他波兰王位的损失,而洛林公国将在他死后通过他女儿的继承转移到法国。1739年9月,在路易十五的斡旋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结束战争,签订贝尔格莱德条约。至此,路易十五在欧洲的声望达到最高点,成为欧洲的仲裁者。
1740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六世去世,无嗣,长女玛丽娅·特蕾莎继承皇位。然而法国与普鲁士王国、西班牙等国家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皇位,而奥地利、英国、俄罗斯帝国等则全力支持她的继承权,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路易十五不顾弗勒里主教的反对,选择同巴伐利亚州、普鲁士以及波旁西班牙联合,向奥地利、英国开战。弗勒里主教没有看到战争结束,他于1743年去世,此后路易十五选择不再设置首相,自己亲政。
亲政治国
1748年10月,路易十五提议在艾克斯拉沙佩尔召开会议以结束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路易十五提出将他在荷兰征服的所有领土归还给奥地利人,将马斯特里赫特归还给荷兰人,将尼斯和萨伏依归还给撒丁岛人,将印度的金奈归还给英国人。奥地利人则把帕尔马公国和其他一些领土交给西班牙公爵菲利普·蒙巴顿,而英国将把路易斯堡和布雷顿角岛归还给法国,法国还同意将斯图亚特的伪装者小王位觊觎者驱逐出其领土。
随着战争结束,路易十五借此机会减少国家债务并使王国的税收制度现代化。1745年,路易十五任命马肖尔·德·阿尔努维尔为财政监督官,进行财政改革,试图限制教士和贵族的特权,但遭到阻挠。1749年5月,路易十五推行两项法律,一项是发行债券,偿还战争成本,另一项是向所有法国公民征收收入税,这是第一次向神职人员和贵族征税。当方案被提交给巴黎议会时,由贵族和富人组成的议会投出 47 票赞成, 48 票否决,大多数人认为第二项税收应该重新考虑。但在路易十五的坚持下,方案仍然得以通过。对新税收的抵制在各地爆发,教会拒绝缴税,路易十五为此取消对教会的征税,改为由教会自愿向政府捐赠一定数额的资金。
1755年,奥地利女大公玛丽·特蕾莎给路易十五写了一封信,由奥地利驻巴黎大使转交给蓬巴杜夫人再交给路易十五。她提议在奥地利和法国之间建立秘密联盟,以应对普鲁士王国日益增长的力量的威胁,普鲁士暗中仍然作为法国和英国的正式盟友。但随后发生了不宣而战的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英国将法国殖民地视为敌人,英国扣押了 300 艘法国商船。1756年,路易十五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几个月后,普鲁士与英国结盟,路易十五随之正式与奥地利签订防御条约,约定在普鲁士受到进攻时,法国保卫奥地利,这逆转了法国与奥地利之间已经持续两百年的冲突。同年,路易十五向向英国宣战,并在梅诺卡岛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占领该岛。1757 年,法国军队在罗斯巴赫战役中失败,并在克雷费尔德战役中再次被击败,英国和普鲁士王国占据上风,法国军队退回莱茵河沿岸。英国海军中队袭击了坎卡勒和勒阿弗尔的法国海岸,并艾克斯岛和勒阿弗尔登陆,接着占领了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瓜德罗普、路易港和魁北克省。法国海军的失败迫使路易十五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次年,路易十五任命舒瓦泽尔为负责外交的国务秘书,并兼任陆军和海军大臣。舒瓦泽尔在解决战争和外交问题上奉行和解政策。1762年,法国战败,英国占领加拿大及诸多法国殖民地。法国政府统治出现动摇,议会逐渐反抗路易十五的税务机关。
法国的基督教徒有 3500 人,并且有独立于国王的权威和法国教会的等级制度。为了打击教会权力,提高王权,路易十五在1762年宣布基督教徒禁止担任公职或教师,并在1764年决定在法国镇压基督教徒,这导致大量基督教徒离开法国,进入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1766年,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逝世,在舒瓦泽尔运作下,洛林公国加入法国。因此前路易十五曾派兵帮助热那亚共和国镇压科西嘉岛的叛乱,所以科西嘉岛也在舒瓦泽尔努力下于同年加入法国,成为法国的一个省。在舒瓦泽尔推行军事和海军改革时,因雷恩和巴黎的高等法院反对征收新税,而舒瓦泽尔被指控支持这两地的高等法院,所以舒瓦泽尔在1770年遭到革职。
自1770年开始,路易十五任命了一些大臣去推行政策,例如大法官勒内·尼古拉·夏尔·奥古斯丁·德·莫普、法国大臣约瑟夫·马里·泰雷。路易十五和大臣们开始反击议会的反抗,巩固王权,控制粮食价格,并试图摆脱旧的税收制度。1771年,莫普撤消巴黎高等法院,代之以六个高等理事会,并且废除卖官制度。1773年,在全国发生严重饥荒时,路易十五委托泰雷对税收结构和国家财政进行变革。泰雷推出的经济变革主要涵盖了两个大方面。一个是设立国家谷物专卖局,另一个是逆莫普改革而行,设置大量可供出售的政府职位。
染病去世
1774年4月29日晚,路易十五身感不适,经御医诊断得知感染天花。5月3日,路易十五意识到自己的病症难以治愈,开始准备料理后事。5月10日晚,路易十五去世,享年64岁。由于患病去世的路易十五尸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几位神甫将路易十五的遗体包裹在浸有香料的内衣中,并装入填满麦麸的双层铅棺中。5月12日夜,路易十五的灵柩诶安置在皇家马车上,由两辆葬车、二十多个年轻侍从和五十名骑兵护送离开凡尔赛宫,安葬在法国圣德尼大教堂。同年,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继承王位。
施政举措
政治
路易十五时期,法国除了设有巴黎高等法院之外,还设有外省高等法院,每个高等法院在其司法管辖区内是享有立法权的上级法院,巴黎高等法院有最高的权威,管辖约半个法国的司法事务,同时还积极介入政治活动。巴黎高等法院除了承担着司法审判的职能之外,还承担着登记和颁行王室条令和法院条令的职能,而巴黎高等法院可以选择拒绝接受王室的条令,以此来限制王权。在路易十五推行对贵族和教会的征税时,路易十五与巴黎高等法院之间产生冲突。路易十五发布了“鞭笞训令”,重申王权是至高无上的。而后,路易十五再次颁布法令,声称国王有最高权威,巴黎高等法院应当服从国王的意志,不得参与政治活动,但法官表示抗议。路易十五将抗议的法官逮捕,解散了巴黎高等法院。莫普奉路易十五的命令进行司法改革,以莫普法院取代巴黎高等法院、减少法官的数量、限制法院的权力、缩小法院的司法管辖范围、改组外省高等法院、规定法官职位由国王任命、规定法官领取国家薪水、规定法官职位不再世袭。
宗教
在路易十五时期,宗教冲突影响到巴黎高等法院与王权之间的关系。由康内留斯·奥图·詹森创立的詹森主义认为教会最高权力应当属于公议会,并公开指责天主教教皇的荒淫,因此被罗马教廷排斥。路易十五执政时,巴黎高等法院被一批詹森派法官所控制,而路易十五信奉罗马天主教。詹森派强调一切立法必须获得一致同意,对法国君主专制统治发起挑战。路易十五任用枢机弗勒里主教为首相压制巴黎高等法院的詹森派,同时也适时作出了一些让步。1747 年,巴黎新任主教博蒙与巴黎高等法院之间爆发冲突。路易十五选择支持主教博蒙,法官以罢工表示抗议,遭到路易十五流放。七年战争爆发后,双方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暂告妥协,但路易十五对待詹森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巴黎高等法院的詹森派法官联合起来组成“詹森党”,主张尊重公民权利、倡导民主思想、反对罗马教廷干涉法国事务的政治主张。
路易十五曾尝试向教会征税,要求神职人员提交收入申报表,但没有人提交。路易十五被迫取消征税,改为教会资源捐赠50000里弗尔。法令要求教会每年将收取相当的金额,并将其免费捐赠给政府,而不是征税。
经济
路易十五推行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1749年5月发布两项法令提出两项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发行债券,支付5%的利息,以偿还战争成本造成的3600万里弗债务。这项新措施立即取得了成功。第二项措施是废除为资助战争而设立的占收入10%的税,取而代之的是对净收入征收5%的税,它对所有法国公民的收入征税,包括首次对神职人员和贵族财产的收入征税。
后来在灾荒时期,为了稳定谷物价格,路易十五授权泰雷进行粮食价格制度改革。泰雷认为谷物自由贸易引发了粮商囤积居奇的行为,激发了投机商人发财致富的愿望,同时谷物自由贸易难以推动公共粮仓的建立,在饥荒时期,公共粮仓往往意味着稳定的社会秩序。为此,泰雷创办了一个由政府直接管辖的兼顾购买、储藏和分配粮食的官方机构国家谷物专卖局。并设置独立的金库和统计机构清查谷物贸易,核算出入境粮食税,对各财政区的人口、谷物收成、谷物贸易进行统计。以保障饥荒地区的有足够多和足够便宜的粮食,和在谷物贸易中不会出现囤积居奇的情况。
社会
路易十五统治期间,在梅济耶尔创建了法国第一所工程师学校,培养出大批工程师,并由此完成了圣昆廷运河工程,连接瓦兹河和索姆河 ,之后又延伸到埃斯考河和荷兰。同时建立了一个国家公路网系统,使高速公路开始由巴黎到达法国疆界,典型的星型样式至今仍然是法国国道网络主要部分。到18 世纪的中期,法国有世界上最现代和最广泛的公路网存在,并且大部分高速公路至今仍然使用。路易十五还建立了军事学院,并效仿普鲁士王国人的模式,建立了军事训练营和演习,重建了法国的军事力量。
外交
路易十五亲政时期,外交形势一直在恶化。1743年,法国加入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Austrian War of Succession),在这次战争中,法国获得了科西嘉岛(Corsica)和洛林(Lorraine),但是由于1750年代的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法国不得不和英国、普鲁士王国(Prussia)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残酷战争,失去了许多海外殖民地。
1763年的巴黎条约(Treaty of 巴黎)结束了七年战争,这是法国君主制时期最耻辱的事件之一。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West Bank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尽管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和瓜德罗普(Guadeloupe),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在新大陆(New World)的衰落。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国家的国际声望也显著下跌。
文化
1745年以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成为凡尔赛皇宫的主人,由此形成了以女性审美为中心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设计借鉴了贝壳、岩 石的波浪感曲线,设计了具有视觉流动感的曲面造型,追求家具造型上的纤巧、灵动,同时摒弃了巴洛克尊崇奢华、故作宏 伟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具有法国浓厚浪漫 主义色彩的新风格。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家具是一种纤巧、优美的宫廷贵族风格式样。它破坏了经典的形式美中对称与均衡的艺术规律, 继承并创新了曲面多变的流动感,同时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岩石的形态, 致力于追求运动中的灵动和华丽,强调使 用的轻便与舒适。正是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形成了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新风格,在西方家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物评价
历史学家皮埃尔·加克索特认为路易十五不失为伟大的国王,并且认为当时流行于宫廷的流言蜚语不足信。
学者荆文翰认为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史学家诬蔑了他很多,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热忱的。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位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坏的结果。
学者崔健认为,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皇家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母亲,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些使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情妇韵事
路易十五一生中拥有过诸多情妇,其中以蓬帕杜夫人、杜巴丽夫人和迈利—内勒五姐妹为代表。蓬帕杜夫人通过巴黎的沙龙活动与路易十五产生接触并成为其情妇。1756年,蓬帕杜夫人成为了王后的女侍臣,并且开始影响路易十五的政治,她负责任命、晋升、支持和解雇官员并且插手国内外事务。奥地利与法国的结盟、舒瓦瑟尔公爵的任职均有蓬帕杜夫人的影响。她还规划了路易十五广场(现协和广场)等许多宫廷建筑,并对各类工匠以及百科全书派的大多数作家均予庇护,提拔蒂安·弗朗索瓦·德·舒瓦瑟尔公爵为大臣。她在七年战争失败后,染上肺结核死去。
杜巴丽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最后一位首席王室情妇。她的父母属于下层阶级,早年曾在修道院中受教育,在皮条客让·杜巴利的带领下进入上流社会。杜巴丽夫人在1768年引起路易十五的注意,并于1769年入宫,成为贵族圈子的成员。杜巴丽夫人所在的贵族圈子使舒瓦瑟尔公爵倒台,并支持莫普的司法改革。1793年,杜巴丽夫人被巴黎革命法庭送上断头台。
御驾亲征
1744年,德·诺阿耶公爵夫人的儿子萨克斯,H.-M.de被任命为佛兰德斯军队的统帅,她出谋要儿子向路易十五暗示,如果国王亲自率军作战,将会赢得无尚光荣。目的是为了引诱路易十五独自离开凡尔赛宫,摆脱凡尔赛宫内谋臣的影响,使莫里斯·德·萨克斯能单独控制路易十五。路易十五向当时的情妇德·夏多鲁公爵夫人征求意见,德·夏多鲁公爵夫人表示支持,但希望路易十五特别准许带她一起出征。路易十五决心一个人也不带,但这个秘密被宫内所有人知晓,所有人都做好了陪路易十五一同出征的打算。出征前,自以为能悄悄离开凡尔赛的路易十五来到圣埃蒂埃纳堡,试穿他的戎装。他向自己的儿子辞行,又向王后告别,结果在他出发的瞬间,侍从们立即跟上,随后陆续上路的有门卫、二十四名纠察卫士、皇家守夜巡逻队、王室近卫队、近卫骑兵、百人瑞士卫队、国王金库人员、御衣房人员、大马侍从、御骑兵统领、御膳房人员,使原本的秘密出行变成兴师动众。
寝宫遇刺
1757年1月5日下午六时许,在凡尔赛官,路易十五从他寝宫的楼梯上走下来,刚要登上四轮马车到特里阿农官时,一个陌生人快步跑上前,左手抓住他的肩头,右手刺了他一刀。路易十五大声呼叫引来卫士,卫士将凶手抓获,把凶手的衣服剥光,捆住了他的双手。卫士从刺客的衣服里搜出一个钱袋,一个两路易的金币、十九个六里佛尔的埃居,三个二十四苏的硬币和十个德尼埃硬币,还有一本小册子《基督言》和一把入鞘的刀。刺客名叫弗朗索瓦·达米安,是个仆人,原籍是靠近阿拉斯的拉蒂约卢瓦。达米安先被囚禁在巴士底狱,1月18日被大队人马转解到巴黎裁判所的附属监狱。他被装在一辆六匹马拉的囚车上,由六百名步兵押送,凡囚车经过的地方,路两旁的居民不得 从窗内窥视,违者格杀勿论。3月28日弗朗索瓦·达米安被判处死刑。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蓬巴杜夫人 Jeann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 (2006).豆瓣电影.2023-12-06
Louis XV, le soleil noir.IMDb.2023-12-06
Louis XV et la Bête du Gévaudan.IMDb.2023-12-06
Jeanne du Barry.IMDb.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