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Henry V,1387年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国王亨利四世的儿子,出生于威尔士的蒙茅斯郡,是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第二位国王,1413年到1422年在位。

在他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德比伯爵。当德比伯爵被放逐期间,亨利被国王理查二世收养,并得到很好的教育。德比伯爵夺取王位后,即封亨利为威尔士亲王。1413年3月20日,亨利五世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国。他首先攻下埃夫勒,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在这期间,亨利五世宣称他要得到法国的王冠。以少胜多的阿让库尔战役(1415年)几乎摧毁法国人的斗志。此后英军不断取胜。1419年,英军全部征服诺曼底,随即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里昂投降。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亨利五世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王。1422年8月31日,亨利五世病死,将国家留给了不满周岁的儿子。

亨利五世是继爱德华三世之后第二位对百年战争有重要影响的国王,打败并重创了法国,且成为法国王位的继承人。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史德布思评价亨利五世,“他是一位真正的英国人,具有他的金雀儿王族祖先的一切伟大特点,而没有他们那些突出的弱点。”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亨利五世是英王亨利四世之子,母亲为玛丽·德·伯翰。1387年9月16日,亨利五世出生于威尔士的蒙茅斯郡。在他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德比伯爵。当德比伯爵被放逐期间,亨利五世被国王理查二世收养,理查二世亲自照料这位少年,对他颇为友善,并于1399年授予他骑士爵位,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喜爱音乐和阅读,这使他成为首位能轻松自如地用本土语言读写英文的英格兰国王。1399年10月15日,亨利五世之父德比伯爵夺取王位登基后,亨利五世被封为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和威尔士亲王,不久后又被封为阿基坦公爵和兰卡斯特公爵。

享利五世从小就展露出军事才华,1403年,在什鲁斯伯里战役中,他作战英勇,面颊还中了一箭,只是射中的位置较低,才未致失明或丧命。事实上,他的指挥有方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证明了自己是一位超凡的政治领袖,在1400年至1404年,他曾任康沃尔郡高级执达官一职。

平定叛乱

自1400年10月起,威尔士的政务便以亨利五世的名义进行,而到了1403年,他更是亲自指挥了对威尔士叛军的战争,这场战争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直到1408年才告一段落。此后,他开始要求在政府中拥有发言权,并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反对他生病的父亲和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

与父亲关系

眼见父亲亨利四世时日不多,亨利五世竭力要与其和睦相处。在国王病重期间,亨利五世主持枢密院工作。在15世纪的最初10年,父子因支持法兰西不同交战方而关系吃紧。国王站在阿马尼亚克家族一边,而亨利五世却认为勃艮第人是对的。

亨利即位

1413年亨利四世去世,亨利五世登上王位。继承了父亲王位的蒙莫斯的亨利(即亨利五世)大大稳固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亨利五世是通过继承而非武力手段戴上王冠的。理查二世的惨死、亨利四世为了上台而犯下的其他罪行跟亨利五世没有关系。不过,亨利五世绝不会让王位旁落。他很小就随父辈们南征北战,积极参与治国理政。自爱德华一世以来,登基时具备如此丰富经验的英格兰国王并不多见。亨利五世性格上虽显得温和且有礼貌,但在工作中却常展现出严厉的一面。他严格遵循原则,往往只按规章行事,这有时会让他显得偏激,缺乏人情味。然而,亨利五世仍深受大多数臣民的拥戴。作为统治者,他工作积极,能力强,国家治理得当,尽职尽责,是一位出色的君主。

登基后,亨利五世即采取了一系列明智且大度的举措。他释放了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让其重返故园,未曾预料到日后会成为对手。他还将1405年因叛乱被亨利四世处死的诺丁汉兼诺福克伯爵托马斯·莫布雷的领地赐予其弟约翰·莫布雷。此外,亨利五世将理查二世的遗体运回伦敦,与安妮王后合葬。

然而,不久后,亨利五世的一项决定显示出他对部分臣民并不宽容。他指示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加大对罗拉德派的打击力度。当时罗拉德派的领袖是科布汉姆勋爵约翰·奥尔德卡斯尔,他曾在威尔士战争期间深得亨利四世信任。受审时,约翰·奥尔德卡斯尔为自己辩护,批判教会仪式未能净化心灵,揭露教皇野心和硕士贪婪。最终,他被定为异教徒,关入伦敦塔。但在行刑前一天,他成功逃脱。

部分罗拉德派信徒感到绝望,密谋绑架亨利五世,迫使其任命约翰·奥尔德卡斯尔为首相。他们计划在圣马丁大教堂集合,夜袭威斯敏斯特宫。但计划泄露,亨利五世设伏以待。反叛者按计划聚集时,或被捕或逃散。近六十名罗拉德派人士被处决,为首的是约翰·阿克顿爵士。约翰·奥尔德卡斯尔逃脱后藏匿于威尔士边境,几年后被抓获,以异教徒和叛国罪被处决。

1415年7月,约克的理查德、剑桥伯爵、马沙姆的主教斯克罗佩及三月伯爵埃德蒙·莫蒂默等人发动阴谋叛乱。亨利提前得到预警消息,并果断镇压了反对势力。这些事件并未分散他对法国政策的关注。他不仅满足于阿基坦大区及1360年条约中割让给英国加来等地,还声称拥有诺曼底登陆、都兰、缅因州(前安茹领地)以及部分从未被英国人占领的法国领土。尽管这些要求即便是法国国王查理六世也不太可能让步,但亨利五世认为自己的要求是正当的,而非仅仅是愤世嫉俗或为攻击寻找借口。若“正义之路”行不通,他已准备好转向“武力之路”,早在与查理的谈判(始于理查德二世时期)最终于1415年6月中断前很久,他就已开始了战争准备。

对法兰西宣战

王位坐稳后,亨利五世开始将注意力从内政转向了外交。与英格兰历代国王一样,亨利五世也认为对外战争是解决英格兰内乱的灵丹妙药。再没有其他举措能像与法兰西王国开战那样巩固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了,他需要做的是保证战局对英格兰有利。目前,勃艮第派和阿马尼亚克派在法兰西公开宣战。法兰西内乱使亨利五世更容易实施其入侵计划。法王查理六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而十七岁的王太子路易放荡成性,是阿马尼亚克派的狂热追随者,与全国一半的臣民为敌。法兰西人非常担忧与英格兰人开战的前景。当亨利五世与勃艮第派结盟,重提爱德华三世当时的领土主张时,王太子路易的顾问大臣们大惊失色。为了避免与英格兰人开战,他们决定将瓦卢瓦的凯瑟琳公主嫁给英格兰国王,并奉送价值八十万克朗的嫁妆,同时承诺将英格兰自1370年以来在吉耶纳和加斯科涅的失地全部奉还。根据《布列塔尼和约》的规定,阿基坦将恢复其原先的独立公国状态,但普瓦图和圣通日仍归法兰西所有。

然而,亨利五世不打算接受如此慷慨的条件,执意要发动一场战争。1415年,数月谈判未果后,亨利五世开始为入侵诺曼底登陆做起了准备。为了一时的政治利益,亨利五世竟然让英法两国陷入了长达四十年的苦难,而随后的战争也给兰开斯特王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415年夏,入侵大军在南安普敦市集结了起来。入侵大军装备精良。人数虽然不多,但全是精兵强将,包括两千五百名重骑兵和七千名弓箭手。入侵大军还配备了英格兰当时最大的火炮。就在入侵大军开拔前夕,一个消息传来,有人要秘密谋划杀害亨利五世。据传,主要的密谋者是剑桥伯爵康尼斯堡的理查德,因为他娶了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的姐姐安妮·莫蒂默,所以一心想让小舅子登上王位。这样一来,他自己就能以埃德蒙·德·莫蒂默的名义统治整个英格兰了。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并未参与这场密谋,与剑桥伯爵康尼斯堡的理查德密谋的主要同伙还有1405年被处决的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家族的斯克鲁普勋爵和托马斯·格雷爵士。不过,密谋者不慎走漏了风声。在三人准备采取行动之前,亨利五世将他们抓了起来。因为证据确凿,1415年8月5日,三人以叛国罪被处以死刑。

阿让库尔战役

1415年8月中旬,英军渡过海峡。在阿夫勒尔附近登陆后,英军开始围攻阿夫勒尔。阿夫勒尔军民奋勇抵抗。法兰西王国王太子路易尽管在鲁昂集结了一支大军,但无法前来支援。经过五周的围攻,英格兰的火炮终于轰开了城墙。1415年9月22日,法兰西守军投降。虽然英军在诺曼底登陆有了落脚点,但秋季来临了,兵力慢慢减少了。留守阿夫勒尔城需要一千两百名士兵,再加上许多伤病员被送回了英格兰,可以上战场的只剩一千名骑兵和四千名弓箭手了。这样一支部队是无法远征巴黎的,甚至连诺曼底也无法征服。于是,亨利五世决定率军前往加来,不再深入法兰西腹地。英军本该通过海路回国,但选择了充满危险的陆路。亨利五世率军穿过诺曼底和皮卡迪,赶到了索姆河战役。与1346年爱德华三世的遭遇一样,如何过河也成了亨利五世必须解决的问题。他只能率军绕到内陆的帕罗纳,然后从帕罗纳过河。

就在英军绕道时,由法军统帅约翰·达布雷特率领的法军提前赶到,封锁了英军的必经之路。英军赶到阿让库尔附近时被法军挡住了去路,法军的兵力是英军的六倍到八倍。英军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因为天气越来越糟,长途奔袭的将士已经筋疲力竭,给养也开始告急。1415年10月25日,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和特拉梅库尔之间布阵。他将骑兵分为三队。各队骑兵的两翼都有弓箭手保护。英军等候法军来犯。两军之间是一片被雨水浸透的耕地,重骑兵要想通过这片耕地实非易事。法军认为英军寡不敌众,击败英军犹如探囊取物。像波伊泽德战役一样,法军派两支骑兵纵队首先冲向英军的两翼,驱散弓箭手,主力则兵分三路从中间徒步杀向敌阵。每一路的兵力都超过了英军的总兵力。冲在前面的法兰西骑兵在泥泞中经过奋力跋涉,刚好进入了英格兰弓箭手的射程。他们还未发起进攻,便被射落马下。骑兵后面大批徒步冲向英军的法兰西骑士深陷过膝的泥泞之中,动弹不得,最后筋疲力竭地暴露在英格兰士兵面前。看到法军已经被困住,亨利五世一声令下,英格兰弓箭手向前几步,选好位置站定,连续放箭。几分钟过后,法兰西骑士大溃,随后被冲杀过来的英格兰士兵打得失去还手之力。

法军士兵无助地在泥泞中挣扎着,有的被杀,有的做了英军的俘虏。事实证明,在这种泥泞的阵地上,弓箭手的战斗力比重骑兵更强。击败法兰西第一路大军后,英军继续杀向法兰西第二路大军。法军将士虽拼力抵抗,但最终难逃被杀的命运。第三路大军还没战斗,大部分士兵就四散逃命而去,只有少数不愿逃跑的指挥官竭力抵抗,最后战死。英军追杀法军时,有警报传来说,他们的营地后方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亨利五世命令将士将俘虏统统杀死,然后尽快撤回营地投入新的战斗。但英军很快发现,在营地后方骚扰的只是一群劫匪而已。他们见英军杀了过来,马上便夺路而逃。因此,没必要再杀法兰西俘虏了。杀俘行为随即停止。英军清理战场时发现,被杀的法军将士中有一名法军统帅、三名公爵(布拉班特公爵安东尼、巴尔公爵爱德华三世和阿朗松公爵约翰一世)、七名伯爵、九十名男爵与五六千重骑兵。人数超过了整支英格兰军队的人数。不过,一千五百名俘虏得以活命,其中包括了年轻的奥尔良公爵查理、文多姆伯爵路易一世、欧伯爵阿托伊斯的查理和里切蒙特伯爵约翰。

虽然英军中约克公爵诺维奇的爱德华和萨福克伯爵迈克尔·德·拉·波尔战死,但整体损失不大,只有十三名重骑兵和一百名弓箭手阵亡。法军士兵厚重的盔甲不仅限制了他们在泥泞中快速行动,而且大大影响了他们有效攻击英军的能力。他们的铠甲很容易就能被箭头穿透,而在短兵相接中,铠甲同样无法保护他们。手握斧头和钉头槌的弓箭手可以轻松地击倒他们。亨利五世自知兵力有限,将士身心俱疲,无法深入法兰西王国腹地。于是,他率军来到加来,然后乘船返回了伦敦。为庆祝亨利五世凯旋,英格兰国内举行了盛大的活动。不过,这次胜利徒有虚名,实际收获并不多,占领阿夫勒尔是唯一实实在在的战果。在阿让库尔之战中,阿马尼亚克派即使失利,也并未被彻底打垮。英格兰人担心,在爱国精神渐渐复苏的过程中勃艮第派会与英格兰反目。整个1416年,阿夫勒尔都处于法兰西人的围攻之中,所幸并未失守。

博热战役

1416年大部分时间,亨利五世都忙着与到访的神圣罗马皇帝卢森堡西吉斯蒙德就结束自1378年以来的“教会大分裂”进行谈判。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想恢复基督教世界的和平,所以提出了许多计划。亨利五世积极参加谈判。最终,在康斯坦茨会议上,各方认可了一套方案。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选举马丁五世为新教皇,从而结束了天主教三位教皇公开分裂的局面。为了回报在教会问题上支持自己的亨利五世,罗马帝国皇帝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试图帮助英格兰与法兰西王国和解。但法兰西的阿马尼亚克派无法接受英格兰提出的过分要求。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盼望对手倒霉,自己坐收渔利。然而,他不敢与英格兰公开结盟,担心会冒犯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感。

1417年8月,亨利五世组建了一支规模与1415年相当的中国远征军,再次渡过海峡,登陆诺曼底。这次,英军放弃了突袭掠夺的作战方式,采取了蚕食战术,先后攻占了卡昂、利雪、巴约、阿朗松、莫田,为下一步军事行动建起了牢固的大本营。而法兰西的阿马尼亚克派和勃艮第派正在巴黎周边打得不可开交,无暇关注英军的动向。1418年,英军稳步向东西扩大势力范围,攻占了西部的圣洛、库唐斯和瑟堡,接着转向东边,开始围攻鲁昂。亨利五世治军严明,有效地统治着被征服地区,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无政府状态。与此同时,法兰西两大派系在巴黎的斗争以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的胜利而告终:民众奋起反抗阿马尼亚克派,杀死了阿马尼亚克派统帅及主要领袖,赶走了阿马尼亚克派的其他追随者。获胜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被委以领导法兰西人抵抗英格兰入侵的重任。在英军围攻鲁昂的整整六个月中,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一直按兵不动,受到所有法兰西王国爱国人士的谴责。

1419年1月,诺曼底登陆闹起了饥荒,英军趁机攻破了城门。最后,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终于决定解决问题了。不过,他不是调集法兰西所有武装抵抗英军,而是开出优厚的条件同英格兰议和,比当时阿马尼亚克派开出的条件更慷慨。1419年5月,双方在默朗和谈。亨利五世所提的条件一如既往地过分,要求获得的地区不仅有《布列塔尼和约》划给爱德华三世的土地与整个诺曼底公国,还有法兰西自1360年就一直拖欠未付的约翰二世的赎金。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对亨利五世蛮横无理的要求忍无可忍,于是决定与阿马尼亚克派言归于好,共同尽力将侵略者赶出法兰西王国。当时领导阿马尼亚克派的是患病法王查理六世的小儿子查理王子。查理王子公开表示愿意同勃艮第派和解。1419年9月10日,当两位领导人在蒙特罗大桥会面时,查理王子的随从却背信弃义,将正向查理王子行礼的勃艮第公爵大胆无畏的约翰砍倒在地。

以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的儿子好人腓力为首的勃艮第派马上与英格兰人站到了一起,发誓绝不让查理王子登上法兰西王位。勃艮第派非但不承认查理王子王位继承人的身份,反倒拥护亨利五世的主张,并将亨利五世视为法兰西王国的统治者。因此,勃艮第派控制的法兰西北方所有城市都与英格兰人成了朋友,并向英格兰入侵者敞开了大门。1420年5月20日,在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的陪伴下,亨利五世进入了特鲁瓦,会见了法兰西王后伊莎贝拉、患病的查理六世和他们的女儿——早在1414年就答应嫁给亨利五世的瓦卢瓦的凯瑟琳查理六世被迫签署了一项和约,同意亨利五世为法兰西的摄政王,取消查理王子的法兰西王位继承权,同意亨利五世在查理六世驾崩后继承法兰西王位。1420年6月2日,亨利五世娶了凯瑟琳公主,为自己夺取法兰西王国王位增添了新的筹码。

1421年早春,亨利五世带着王后凯瑟琳返回了英格兰,并在国内巡视了一圈,接受各地臣民的祝福。英格兰议会欣然接受了《特鲁瓦和约》中的所有条款,但显然没有看到随之而来的危险,英格兰不久便可能沦为法兰西的一个地区。1421年4月,从卢瓦尔河畔传来了坏消息。亨利五世曾派人将安茹和曼恩等与查理王子关系亲近的人全部驱逐,但这些人在得到苏格兰布坎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的支持后,实力大增,自阿让库尔之战后,首次向英格兰人公开宣战。1421年3月21日,在一次追击敌人的行动中,克拉伦斯公爵兰开斯特的托马斯一马当先,结果,他在博热中了法军的埋伏,惨遭杀害,同行的萨默塞特伯爵约翰·博福特和亨廷顿伯爵约翰·霍兰德被敌人生擒。

因病逝世

1422年春,莫城投降后,亨利五世表现得异常残酷,下令将守将及四名副将全部吊死在城墙上。之后,亨利五世回到巴黎。不久,王后凯瑟琳·德·梅第奇带着刚出生不久的王子来到了他的身边。但亨利五世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健康了。因为整个冬季都待在寒冷的军营里,他元气大损,很难再恢复过来。整个夏天,他都躺在巴黎附近文森纳城堡的病榻上,非常虚弱。1422年8月31日,亨利五世病死,将国家留给了不满周岁的儿子。

主要成就

终结格林德起义

格林德起义,通常被称为欧文·格林德起义或最后一次独立战争,也是爱德华七世亨利(即后来的亨利五世)亲自率军挺进威尔士的历史时刻。这场起义从1400年绵延至1415年,成为威尔士对抗英格兰、寻求独立的最后一次尝试。起义的根源可追溯到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的被废黜,他在威尔士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理查二世的倒台激起了威尔士多位显赫人物的愤怒,欧文·格林德便是其中之一。众多威尔士贵族因此纷纷举兵反抗英格兰,但最终,这股反抗浪潮被亨利五世及时且有力地镇压下去。

与亨利·热刺·珀西交战

在1403年的什鲁斯伯里战役中,亨利五世与他的父亲亨利四世共同迎战诺森伯兰的叛军领袖亨利·热刺·珀西。他们率领一万四千人对抗热刺珀西的手下。珀西家族因亨利四世未能遵守协议而愤怒,该协议原本承诺给予他们土地和头衔以换取支持。珀西家族由首任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和首任伍斯特伯爵托马斯·珀西领导。

两军交战许久后,亨利五世的脸部不幸被箭击中。幸亏皇家医生及时且明智地进行了救治,否则亨利五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这一箭伤确实给他留下了永久的疤痕。而亨利·热刺·珀西则在战斗中阵亡,后被安葬在什罗普郡的惠特彻奇。至于其他珀西家族成员,亨利四世国王下令将他们公开绞死,之后还将尸体拖出分尸。

推动英格兰统一

1413年3月20日,亨利四世逝世后,年仅26岁的亨利五世继承王位。这位年轻的国王在加冕后,着手通过和解交战势力来推动英国的统一。他不仅宽恕了包括莫蒂默在内的部分敌人,还恢复了在亨利四世统治期间失去头衔和土地的领主与男爵的权益。最终,他更是允许曾被其父亨利四世废黜的理查德二世的遗体得以重新安葬。

推动使用英语

亨利五世成为了自大约350年前诺曼入侵以来,首位积极推动英语使用的英国君主。在他的统治时期,衡平法院采用了标准英语,而在众多政府机构中,英语也被确立为官方语言。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亨利五世还是首位在书写私人信件时选用英语的英国君主,在此之前,英国国王普遍使用法语或拉丁语进行书写。亨利五世的这一创举,连同他的其他诸多作为,共同促进了英国的统一,并塑造了强大的民族认同感。

果断处理约翰·奥德卡斯尔叛乱

1414年1月,面对罗拉德派的不满情绪,他处决了国内一些高级官员。1417年,他甚至下令烧死了自己的老朋友约翰·奥德卡斯尔爵士。这些严厉措施旨在巩固他作为英国国王的绝对权威。

得益于这些果断举措,英国在亨利五世统治期间并未经历太多内部骚乱,除了南安普敦市阴谋这一事件。在该阴谋中,一些极具影响力的领主和阴谋者试图拥立理查二世的继承人埃德蒙·莫蒂默为英国合法国王。对此,亨利五世毫不手软,判处了这些阴谋者死刑。斯克罗普勋爵和剑桥伯爵理查德(后来成为爱德华四世国王的祖父)便是其中的牺牲品。

征服法兰西

1415年8月,亨利五世率领2000名重甲骑兵和6000名弓箭手,从南安普敦出发。战事初期,英军处处被动挨打受围困。在法军的攻击下,英军在退至加来港时只剩下900名重甲骑兵和5000名弓箭手。10月,5倍于英军的法国军队袭来,亨利五世被迫应战。他重整部队,下令所有骑兵轻装徒步出征,与重型武装的法军在阿让库尔(Agincourt)森林展开了殊死拼杀。最终,在狭窄又泥泞的战场上,英军大获全胜。5000多名法军丧命,包括奥尔良公爵在内的诸多法国公爵、伯爵和男爵被俘。随后,亨利五世将诺曼底作为占领行省,建立大本营,并与勃艮第公爵结成同盟,一鼓作气占领了法国巴黎,夺得卢瓦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1420年5月,亨利迫使法国签订了《特鲁瓦条约》。亨利五世终于被尊为法国统治者,实现了亨利二世爱德华三世的愿望。

阿让库尔战役

亨利五世率领着大约六七千人的军队向加莱进发,尽管他的私人委员会对此持有强烈反对意见。亨利五世的这一果断且大胆的军事行动,后来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胜利之一。面对议员们的劝阻,亨利五世国王毅然决然地集结军队,准备迎战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法军,后者人数高达约三万。这场战役,即著名的阿金库尔战役,于1415年10月25日在阿金库尔村附近爆发。亨利巧妙地利用了战场环境。由于前一晚的倾盆大雨,地面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法军士兵的行动效率。同时,战场上数十具尸体的存在更是进一步阻碍了法军的推进。相比之下,亨利一行人特意选择了轻型装甲,这使得他们在泥泞的战场上比装备沉重的法军拥有更强的机动性。

尽管亨利五世的军队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且经过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但他们最终仍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法军损失惨重,约有七千名士兵阵亡,而亨利的军队则仅有几百人牺牲。阿金库尔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亨利五世也因此在国内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签订《特鲁瓦条约》

1420年5月,亨利五世迫使法国签订了《特鲁瓦条约》。亨利五世终于被尊为法国统治者,实现了亨利二世爱德华三世的愿望。依据条约,亨利五世将迎娶法国国王的女儿,并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法国沦为英法英国的一部分。6月,亨利五世与凯瑟琳公主完成联姻。但是,由于条约剥夺了法国王子查理(Charles)的继承权,迫使亨利五世继续在法国征战,以蚕食那些忠于王子查理的势力。

性格能力

亨利的个人品质并非无可挑剔。他以坚定和专制著称,不接纳异议,并且在实施政策时可能显得无情和残忍。他缺少骑士精神,这使他难以被看作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英雄形象。尽管如此,他同时代的人普遍认可他对正义的追求,甚至法国的作家也赞赏他的勇气、忠诚和正直,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战士和指挥官,几乎没有小人之心。尽管他个人可能显得冷漠,但他能够激发他人的忠诚,并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他对宗教的信仰是真挚的,临终时表达了希望参与新的十字军东征,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愿望。

在能力上,他无疑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的成就非凡,人们注意到,他接手时国家弱小且不稳定,九年后却使国家在欧洲占据了领导地位。然而,他统治时期的悲剧在于,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天赋在国内进行积极的改革,而是将国家卷入了一场有争议的对外战争。他的早逝减少了他在国际上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并导致了英格兰在他继任者统治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少数派统治时期。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人和优秀的外交家,能够组织和巩固自己手下的全部军队;他重建了英国皇家海军,为我们创立了军事法、国际法海洋法。他是一位真正的英国人,具有他的金雀儿王族祖先的一切伟大特点,而没有他们那些突出的弱点。(英国历史学家斯塔布斯评)

亨利五世在欧洲大陆的活动是大不列颠岛从未作过的大胆尝试。他决不是抱着某个阶级的利益越过社会和领土界线的老式封建君主,而是完全从全民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他是在前线用英语给国内写信的第一位英国国王,他的胜利是靠英格兰民族的军队取得的,他的政策得到了代表英格兰人民的斯里兰卡议会的支持。亨利五世和他的国家一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他本人受到了人类所能享受的最高荣誉。(《英语国家史略》评)

文学影视形象

莎士比亚《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基于英格兰亨利五世国王生平,于1599年基于霍林希德的《编年史》和旧剧《亨利五世的伟大胜利》创作了著名历史剧,着重描写百年战争期间的阿金库尔战役

劳伦斯·奥利弗《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曾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1944年,由劳伦斯·奥利弗自拍自演的《亨利五世》诞生。

肯尼思·布拉纳《亨利五世》

1989年,由肯尼思·布拉纳将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再次搬上大银幕。肯尼思·布拉纳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勇夺全美影评人协会及英国影艺学院之最佳导演奖,从而成为欧美电影界的闪亮明星。影片中,他与当时的妻子艾玛·汤普森合演,全片具有浓厚的古典戏剧味道,但美术与摄影均打破舞台局限,尤其把英法战役拍出两军肉搏的气势。

汤姆·希德勒斯顿《亨利五世》

2012年,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电影《亨利五世》,作为伦敦文化奥运会的重点推荐剧目推荐给全世界。这一版本的亨利五世是一个内心挣扎的年轻国王,他纠结于父亲的罪过和战争带来的无情伤亡,导演省略了亨利五世面对众人的演讲。

相关轶事

亨利五世发动对法国战争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法国王太子对亨利的侮辱。亨利提出了对法国的一些公国的领土要求,法国王太子则送他一些网球作为答复,意思是以浪荡出名的他还是打打网球算了,就不要去梦想夺取法国的领地了。受此刺激,亨利决意发动对法的战争。

参考资料

Henry V.Britannica.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3

Henry V of England: 10 Notable Achievements of England’s Warrior King.Worldhistoryedu.2024-12-13

亨利五世加冕日,谁最像莎翁笔下的亨利五世?丨日签.百家号.2024-12-12

《亨利五世》的两面性.千龙网.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