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英文:INSTITUTE OF 心理学, CAS,以下简称: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学位授予单位。地址为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现任主持工作的副所长为蒋毅。

心理所的前身是1929年在北平市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33年,心理所南迁上海市。1934年,心理所又迁至南京。1946年9月,心理所迁回上海(岳阳路320号)。1949年上海战役,心理所停办。1950年,在郭沫若院长和丁瓒先生的支持下筹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研究所筹备处。1951年3月2日,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同年12月7日,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1963年,心理研究所进行“三定”(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增加心理过程记忆、思维方面的研究。1970年,心理研究所被撤销。1977年6月,国务院做出“恢复心理研究所是很必要”的批示。从此,心理研究所正式恢复。2002年,心理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4年,心理所购买3T磁共振成像仪,搭建“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2017年,中科院心理所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2019年,心理所举办纪念建所90周年专题报告会暨青年学术论坛。同年,心理所发布中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拥有职工206人,旗下有公共技术中心、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心理科学信息中心、动物实验中心等实验平台。心理所连续多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嘉年华”等公益科学传播活动,曾获得“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

历史沿革

心理所前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由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唐钺(1891-1987)先生负责筹备,1929年在北平市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唐钺为首任所长,所址先在东城新开路35号,后迁东诚芳嘉园1号。建所初期,主要研究动物学习和神经解剖。1933年心理研究所南迁上海市,由汪敬熙(1893-1968)先生任所长。1934年又迁至南京。1935年心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心理系合作,增设了工业心理学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心理研究所一直在迁徙途中,先经湖南省南岳至广西阳朔、桂林市,再到贵州贵阳,1940年至桂林南雁山村才稍为安定,并恢复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胚胎行为发展问题。1944年再迁至北碚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次年9月迁回上海(岳阳路320号)。1948年后,继续抗战期间所作的胚胎行为发展和两栖动物蝌蚪脊髓机制的研究,并恢复战前所做的哺乳类动物行为与神经系统的研究。1949年上海战役,心理所停办,研究所人员并入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岳阳路320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1950年,在郭沫若院长和丁瓒先生的支持下筹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研究所筹备处。筹备处主任:陆志韦;副主任:丁瓒、曹日昌、陈立;委员:潘菽唐钺、孙国华、周先庚臧玉洤卢于道、沈乃璋、林传鼎。8月,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筹备委员会,挂靠在心理所筹备处。

心理所成立

1951年3月2日,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命曹日昌为所长,12月7日,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设在北京西城东观音寺10号。建所前后,开展了中小学奖励与惩罚的研究,搜集了国内儿童身心发展的常模资料,进行了托儿所调查、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名词编译工作等。1953年心理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曹日昌为室主任、丁瓒为副主任。1955年心理所设动物、感知、思维、个性四个研究组,进行知觉心理研究;根据巴甫洛夫学说进行动物行为(条件反射)研究,两种信号系统和神经类型研究。1956年中科院心理研究室扩大,将南京大学心理系并入心理研究室,恢复所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任所长,曹日昌、丁瓒任副所长,同时成立了所学术委员会。所址迁至西城端王府夹道7号。1957年心理所开展劳动心理学研究。同年,潘菽所长率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柏林洪堡大学心理研究所,并顺访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58年心理研究所调整了研究方向,将原有的四个研究组改成联系教育、劳动和医疗实际的三个研究组,进行教育心理、劳动心理、航空心理、医学心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开展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动物心理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1961年心理研究所将原有的三个研究组扩大成四个研究室:教育心理研究室、劳动心理和航空心理研究室、医学心理研究室、脑电和脑模拟研究室。1963年心理研究所进行“三定”(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增加心理过程记忆、思维方面的研究。

心理所被撤销

1970年,心理研究所被撤销。直到1972年,心理所科研人员从干校回京,西城端王府夹道所址已被其它单位占用,在临时实验室条件下逐步开展了儿童心理发展、视觉、听觉、记忆、人工智能、航空工程心理、病理心理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还增加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1977年6月,国务院做出“恢复心理研究所是很必要”的批示。从此,心理研究所正式恢复,潘菽任所长、徐联仓任副所长,科研工作回到正轨。这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心理学研究机构,起着团结全国心理学界的作用,它担负恢复组建中国心理学会的工作。1976年8月由心理所主持,在北京平谷召开了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在会上拟定了规划草案。《规划》草案除前言外,共分四部分:1.外国心理学概况;2.奋斗目标;3.研究项目;4.实现规划的措施。在研究项目中又分为心理学基本理论、感觉与知觉、思维与记忆、心理发展、生理心理、教育心理、工程心理、医学心理研究等八个方面。在每个方面均按中国国内及国外概况、三年计划、八年规划和23年设想安排。

恢复活动

中国心理学会经国务院批准于1979年7月申请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980年5月心理所组团去德国参加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纪念威廉·冯特创建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00周年大会)。大会期间,陈立和荆其诚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出席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代表大会,会上一致通过接纳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44个国家会员。这标志着中国心理学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1980年7月,心理研究所由文革前的四个研究室扩建为六个研究室,包括发展心理研究室、感知觉研究室、生理心理和病理心理研究室、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室、工程心理研究室、情报研究室。1983年心理所领导班子换届,徐联仓任所长、荆其诚任副所长。潘菽为名誉所长。1986年研究所确定了六个研究室和十四个研究方向。1987年心理所领导班子换届,匡培梓任所长、刘善循任副所长。同年,心理所在朝阳区北沙滩的新建大楼竣工,建筑面积733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研究生楼。1988年心理所正式迁往新所址。1992年匡培梓任所长,凌文辁任副所长,1993年张侃任副所长。1995年张侃任所长;1997年杨玉芳任所长,隋南、赵国胜任副所长。

2002年心理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在二、三期创新工程中,研究所不断调整自身的科技布局,凝练学科目标,明确主攻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2004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受国际心联的委托在北京主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这是100余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先生任大会主席,张侃任大会秘书长。心理所的众多人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及会务工作。2010年心理所领导换届,傅小兰任所长,李安林、张建新孙向红任副所长 。心理研究所现设有心理健康院重点研究室暨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心理研究所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主持学会的日常事务,并与学会合办《心理学报》,主办《心理科学进展》,发行至中国国内及国外。

2011年,心理援助工作获得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政府最高规格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2014年,心理所购买3T磁共振成像仪,搭建“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建成中国心理学科研机构中体量最大、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技术支撑能力最强的实验平台,设备总值近亿元。2015年,心理所领导换届,傅小兰任所长,孙向红刘勋陈雪峰任副所长。2016年3月,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同年,心理所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四类机构分类改革的特色研究所系列,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特色研究所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心理学系由中科院心理所主办,生物物理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共建,傅小兰任主任,刘勋、蒋毅、王力任副主任。

2019年,心理所举办心理所纪念建所90周年专题报告会暨青年学术论坛,开展《有记忆、正青春》建所90周年所史资料照片及档案展示活动。同年,心理所发布中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旗下《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入选“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WAJCI)Q2期刊,成为中国大陆心理学类期刊中仅有的两本进入WAJCI-Q1/Q2列表的学术期刊。

 2023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心理咨询/会话系统及其方法”专利获授权。

机构治理

组织架构

管理层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12月,心理所有职工206人,其中研究人员148人(研究员41人、副研68人、助研39人),管理和支撑人员58人,外籍专家2人,中共“十八大”代表1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7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2人。

科研部门

公共技术中心

公共技术中心(Core Facilities of Institute of 心理学)是中国科学院择优支持的技术支撑部门(所级中心),其核心任务为:负责研究所实验平台的统筹规划与建设;负责改善科研条件专项的规划制定、项目申报和仪器购置;组织科学仪器研发和新功能新方法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提供样本制备、技术咨询、实验设计、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服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等。

实验室

参考资料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

中科院心理所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Magnetic 共振 Imaging Research Center, IPCAS)依托认知神经影像平台和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利用磁共振成像以及相关配套技术,为心理所和中科院区域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供基础与应用研究支撑服务。自2014年11月运行以来,中科院心理所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已建成为一个以大型科研设备GE Discovery MR750 3T研究型磁共振成像仪为核心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平台。 

心理科学信息中心

中国心理科学信息中心是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馆为主体,专业提供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学术信息的技术支撑单元。截至2025年3月24日,心理所图书馆现有馆藏中西文图书各2万余册,收藏有心理学创始人Wundt、西格蒙德·弗洛伊德、Titchener、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Piaget等著名心理学家的经典著作,以及珍贵的中国早期心理学中文著作。图书馆还收藏有中文期刊900余种,4万多册,其中,包括有中国早期心理学期刊,如《心理》(1922),《心理学半年刊》(1934 - 1936)等。西文期刊500余种,其中英文刊400余种、日俄文刊近150种,共45,000余册。有数种心理学经典英文期刊馆藏始于19世纪的创刊号,如AMERICAN JOURNAL OF 心理学、PSYCHOLOGICAL REVIEW和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研究所的动物实验中心

心理研究所的动物实验中心,是一个面向全所开放共享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屏障系统于2003年度建成并向全所开放。心理所实验动物中心取得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所颁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编号为SYXK(京)2021-0018。 

动物实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其中有屏障环境930平方米,用于饲养和开展大小鼠实验;普通环境160平方米,用于饲养和开展树鼩目猕猴属实验;实验中心共有大小鼠笼位2000多个、弥猴笼位28个,树鼩笼位60个。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六届中国视觉科学会议(CVSC 2024)在广州市顺利举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毅研究员和黄昌兵研究员担任大会的共同主席,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临床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2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2024年度学术年会在和谐楼九层报告厅召开。会议由研究室副主任杜峰研究员和副主任栾胜华研究员主持,心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蒋毅研究员出席会议,所内科研人员、研究生及管理与支撑部门部分老师共计110人参会。

2025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2024年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研究室主任杜忆研究员和副主任丁金丰副研究员主持,心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蒋毅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研究室科研人员共计40人参会。

院地合作

2024年10月28日,由马来西亚赫瑞瓦特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奥卢大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的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和CSIG情感计算与理解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微表情挑战赛(Facial Micro-expression Grand Challenge 2024,MEGC2024)在第32届 ACM 国际多媒体会议(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2024,ACM MM24)线上线下平台成功同步举办。

设施资源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研研究平台,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将100余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1年起,心理所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呈现稳步增长,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2011年至今,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其中PNA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eLife、Schizophrenia Bulletin、Psychological Science、Current Biology等高水平期刊发文量持续增长,2012-2017年人均收录SCI/SSCI/CPCI/EI论文量在中科院生物类研究所中排名第1。主持起草制定《中国传统色色名及色度特征》、《中国常见色色名和色度特征》等国家标准。

在基础研究方面,创制了适合于脑功能成像技术要求的谜题-催化顿悟研究范式,较大地填补和改观了科学界对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创造性顿悟的脑认知机制的认识;研究病理性成瘾记忆的行为特征,探索成瘾记忆长期性的神经环路调控及分子机制,为药物成瘾的诊断和消除提供了新的干预策略;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并开展系列研究,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人脑皮层高精度功能连接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引领了国际人脑功能连接组计算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模式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应用,总结和提出了中国灾后心理救援的模式,推动了灾后心理援助逐步纳入国家的灾后救援体系,引领和示范着中国灾后心理家园的重建。上述成果获多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科技奖励

参考资料

论文发表

参考资料

专著

参考资料仅为部分

专利

参考资料

软件著作权

参考资料仅为部分

作品著作权

参考资料

学术期刊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中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现任主编为傅小兰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陈永明杨玉芳林文娟张侃李纾曾任该刊主编。作为反映中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 《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在国际上, 《心理学报》是SCOPUS (Elsevier), ESCI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 Web of Science), PsycINFO/Psychological Abstracts (APA)等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收录)期刊。 在国内,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ACD)”权威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月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刊登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文献综述和评论。

《心理科学进展》1983年创刊,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2002年之前,多为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10年改为月刊。现任主编是蒋毅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杨玉芳、隋南曾任该刊主编。

心理科学进展》是国内所有各大数据库的核心或来源期刊,如: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ACD)”核心期刊。

《PsyCh Journal》

《PsyCh Journal》是中国第一本心理学英文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公司威立出版社出版,将在世界范围内发行。现阶段期刊每年将出版6期,创刊号将于2012年第一季度出版。

作为一本综合性的心理学专业期刊,《PsyCh Journal》将以认识人类心智和行为奥秘、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为己任,发表心理学各种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原创和综述文章。该期刊由德国慕尼黑大学Ernst Pöppel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楚侨研究员担任联合主编。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作为中国心理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心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5个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2月,以心理所为主承建单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2021年本学科点开始招收和培养第一批本科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3月24日,心理所有博士点5个,硕士点6个,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64人。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经培养研究生114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10名,硕士研究生539名。目前在学研究生379人,国内博士生163人,硕士生204人,留学生(博士)12人。

机构文化

所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徽图形是国际心理学符号的变形,体现心理学研究的专业特点;又是汉字“中”的变形,在国际应用时体现中国特色。图形似一尊奖杯,寓意心理研究所的成果处于领先地位,引领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又似展翅飞翔的天使,寓意心理所的奋进腾飞和心理学研究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高人的心理健康素质;“1929”体现心理所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色彩单纯,稳重,给人以舒适感。

核心价值体系

理念

铭责、进取、开放、和谐

铭责:铭记科技国家队的崇高职责和使命,践行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

进取:与时俱进、开阔创新、竞争拼搏、追求卓越;

开放: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所;

和谐: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互利共赢。

办所方针

政通人和,团结奋进,创新发展,共享辉煌。

行为准则

爱国爱所、献身科学、务实高效、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使命定位

面向心理学国际前沿,瞄准“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国家重大需求,发挥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和建制化优势,开展前瞻性基础及应用服务研究,打造国内顶尖科技支撑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队伍,形成现代化研究所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创新文化体系,成为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学科技智库。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抑郁检出率为28.5%,过度焦虑检出率为27.7%,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这份报告调查的对象涵盖安徽、甘肃省广东省黑龙江省、湖北、湖南、四川省7个省的16所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收集到有效问卷2498份。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和乡村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逐渐拉大,乡村儿童的成长相比城市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资料

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现任领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研招网.2025-03-24

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院所特辑 | No.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2025-03-24

其他专业(特色)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腾讯与中科院申请的AI心理咨询专利获授权.界面新闻.2023-06-06

组织结构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用实验室.2025-03-24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心理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动物实验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用实验室.2025-03-24

第六届中国视觉科学会议在广州顺利举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召开2024年度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召开2024年度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心理所联合主办第七届国际微表情挑战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获奖概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科技奖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科研论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专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专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软件著作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作品著作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心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PsyCh Journal.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概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形象标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5-03-24

#缺少托举的县乡中小....新浪微博.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