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廉(William N.Brown),男,1956年4月在美国出生,毕业于美国瓦尔登大学 (米尼苏达州)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离开美国,定居厦门市,是福建省第一位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1988年,潘维廉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任教。曾荣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中国政府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荣誉。
2019年2月1日,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寄送给习近平总书记后,收到总书记回信及高度赞赏。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6年4月,潘维廉出生在美国。1980年8月毕业于美国西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就读于美国福东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研究比较文化专业。1988年7月,毕业于美国瓦尔登大学 (米尼苏达州)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的他还在美国第一证券公司担任副总裁。9月,毕业后的他卖掉了公司,举家来到厦门大学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汉语不久后,成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首位专任外籍教师。1992年6月,潘维廉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
工作经历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管理学课程刚刚起步,MBA教育作为舶来品,起步的阶段情况并不理想,缺少教师和教材资源。潘维廉结合国外先进案例与现有教材,加上自己写的课本为学生授课,担任了《比较管理学》、《经营战略》等多门课程的授课老师。
1999年起,先后获得了中国“友谊奖”、 “福建省荣誉市民”、 “厦门市荣誉市民” 、中国十大“功勋外教”等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荣誉公民”证书是2001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颁发给潘维廉的。
2018年,潘维廉担任了厦门大学OneMBA项目学术委员会主任,这个项目是一个在亚洲地区唯一由四大洲五所顶尖商学院联合发起的国际MBA项目。
2019年2月1日,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寄送给习近平总书记后,收到总书记回信。总书记高度赞赏他的“不见外”,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热情地为厦门市、为福建代言”而点赞。
2020年5月17日,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年度人物。
2021年2月28日,潘维廉参加今日头条联合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开年演讲晚会《2021开年演讲》节目,演讲主题为《我在中国32年》。
个人生活
潘维廉年轻时曾服役于美国空军,他的夫人中文名叫李淑琴,是在台湾出生并长大的美国女孩,是潘维廉退役后在台湾认识的。他的大儿子中文名叫做神农,小儿子叫马太,大儿子的妻子也是厦门人。
1993年,潘维廉用尽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带着家人在中国南部开启首次中国之旅,并于1994年又环游了整个中国,两次旅程共行驶6万多公里。2019年,他又沿着1994年同样的路线再次环游中国,亲眼目睹中国“十三五”以来,这些贫困村如何成功脱贫、奔向小康。
1999年,潘维廉患重病入住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家医院,在病痛中煎熬,一度不知自己能否活下来。在他沮丧时,时任福建省代理省长的习近平委托人给潘维廉送去鲜花,当时的厦门市市长洪永世还给他写信慰问、鼓励。
研究成果
书籍作品
论文刊物
参考资料:
教育主张
在上课时潘维廉注重将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弄懂管理与沟通的方法。同时他还注重跨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美国文化都了解的他,将他们融会贯通,使得学生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社会活动
潘维廉长期热心于公益,在中国希望工程推出之后,他多次捐款。直到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中都有一部分用于资助闽西失学儿童。为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奋发上进,他还设立“潘维廉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以资助管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201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评价)
在厦门大学执教的三十年里,潘维廉对学院、学校乃至中国的教育及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厦门大学官网评价)
从邂逅厦门市,到爱上中国,他是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他在一封封家信、一本本著作里敞开心扉、满含真诚的讲述,让世界看到了更真实、更全面、更鲜活的中国,也促进中国与西方世界更多理解,走得更近。(中国网评)
潘维廉与厦门共成长,从留学生成长为教授,从给家人写信到给世人写书,从一头金发到两鬓银丝,“小潘”变成了“老潘”,不变的,是他的中国情怀。(中国中央电视台网评)
人物轶事
“中国”家庭
几十年前,当潘维廉听说全世界的人口四分之一是中国人时很吃惊,他还反驳:“这个不对,这个错了。我家有四个人,没有一个中国人。”他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这么多,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文化,所以就萌生了来大陆学中国话的想法。潘维廉还笑着说道:“现在,我的大儿媳妇是厦门市人,而全球人口五分之一是中国人,我家现有五个人了,有一个是中国人。”
结缘厦大
潘维廉曾评价厦门是给他感觉最浪漫的地方。1988年,潘维廉来到厦门学中文,厦门大学刚刚开办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想聘请他。潘维廉说,当时大陆只有厦门大学承诺外国人可以带家人,也正是这句话让他决定留下来。潘维廉还坦言,厦门大学给他的感觉是非常美的,校外有6公里的木栈道,他和夫人几乎每天早晨都要手牵着手到木栈道走一走。
参考资料
师资队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23-04-26
专访 | “一见钟情”来厦大的他,这样书写中国…….中青在线.2023-04-26
潘维廉简介.新华网.2023-04-04
我不见外.豆瓣阅读.2023-04-04
“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大道之行).人民网.2023-05-08
教授的厦门情结:这里给我家的感觉.东南网.2023-05-08
一位生活在福建的美国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东南网福建频道.2023-04-04
我校美籍教授潘维廉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厦门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台港澳事务办公室.2023-04-04
美籍教授潘维廉的中国情缘.新华网.2024-01-03
师者|潘维廉:漂洋过海来 让世界看见中国.厦门大学新闻网.2023-04-04
厦大MBA|【OneMBA海外站】中秋月圆 OneMBA相聚北美站.MBA中国网.2023-04-04
外眼看中共|潘维廉:实事求是地讲中国故事,就一定是好故事.今日中国.2023-04-26
湖南卫视开年演讲 董明珠、邓亚萍、徐颖同台乘风破浪.湖南卫视官方公众号.2023-04-26
潘维廉:讲好中国故事的背后是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根”.中国网.2025-03-11
对话潘维廉:"不见外"的内心装着中国和世界︱似是故人来.中国网.2025-03-11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豆瓣阅读.2023-04-04
老潘笔下的中国(不见外的魅力老潘怀旧珍藏版 套装共8册)/魅力老潘.豆瓣读书.2024-04-14
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豆瓣读书.2024-04-24
潘维廉.豆瓣读书.2023-05-08
“老内”潘维廉:看过世界 更爱中国.新浪微博.2023-05-06
东南网:"潘维廉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颁发暨"石榴籽"计划在厦大启动.厦门大学新闻网.2024-01-14
潘维廉:我想参与厦门特区的下一个四十年.央视网.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