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人彘

人彘

人是西汉初期吕雉针对高祖宠姬戚夫人所创的残酷刑罚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逝世,其子刘盈称帝,史称孝惠帝。因孝惠帝性格软弱,身为太后的吕雉掌握了朝中大权。此时她开始对宫廷对手加以打击。高祖在世时独宠戚夫人,几度想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致使吕太后对戚夫人及其子如意怨恨最深。于是她将如意毒杀;将戚夫人囚禁在后宫“监狱”永巷,还将其手脚斩去、双耳熏聋,双目挖掉、嗓子毒哑,并丢在茅厕之中,称为“人彘”。

李治时期(公元649年到683年)武则天也曾对王皇后萧淑妃同样做出“人彘”事件。当时武则天令人杖责二人,并截去二人手足,投于酒瓮中。

事件背景

高祖刘邦成为汉王的时候,在定陶区(今属菏泽市)得到了戚夫人,对其十分宠爱,并与之生下了刘如意。虽已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但高祖认为太子性格懦弱不像自己,打算废掉太子立更像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当时的戚夫人得宠,常跟随高祖去关东(函谷关以东)。她深知母凭子贵的重要性,于是凭借高祖对自己的宠爱,她常在高祖面前哭诉,要求改立如意为太子。

高祖知道,吕后生性乖戾[lì],想要保全戚夫人母子性命,只有立如意为太子这一办法。加上高祖对戚夫人母子的骄宠,以及对太子刘盈的仁弱无能的厌弃,他决定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史记·留侯世家》有记载:“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此事将吕雉激怒,但她沉着应对,选择通过政治手段来保护自己及儿子。并积极联络大臣,商量对策。最后在留侯的指点下,请来了知名的“商山四皓”辅导刘盈。“商山四皓”是四位年过80岁的老人,他们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四人隐居于商山,是著名的野贤遗老。高祖刘邦早知四人大名请其出山未果,但四老却相伴在太子身边,这让高祖震惊不已。吕后此举让高祖不仅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还发出了汉王朝吕后才是真正主人的感慨。《史记·留侯世家》有记载“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难动矣。吕雉真而主矣”。吕后虽然保住了其子的太子之位,但因此事以及戚夫人专宠,对戚夫人的怨恨之心日益明显。

汉十二年四月甲辰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高祖长乐宫去世,太子刘盈继承皇位,吕后为吕太后。此时朝中大权均掌握在吕太后手上,其积累的怨恨也终于爆发。

事件经过

高祖逝世后,吕雉便开始对付戚夫人母子。她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光她的头发,用铁圈着脖子,还让她身穿囚衣,米劳作。永巷在永乐宫的后宫之中,是失宠、失势的妃嫔以及犯了错的宫人所居住的地方。《汉书·外戚传·高祖吕皇后》有记载:“高祖崩,惠帝立,吕雉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钳衣衣,令舂。”

被囚禁的戚夫人悲戚不已,嘴里吟诵着:“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听闻此歌怒气更增。知道戚夫人还在指望儿子,就想将在远在数千里之外封地的赵王如意杀害。她还多次派人去请赵王,但都被赵相建平侯周培公拒绝了。周昌高祖在世时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安排在如意身边的。

吕雉十分生气,她单独将赵相招入长安,又派人去请赵王如意。赵王进宫后,身为帝王的刘盈知道母亲生气,便与其同吃同睡。吕雉一直找不到机会杀赵王。孝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孝惠帝早晨外出射猎,赵王独自在宫中。吕雉趁机派人带上毒酒将赵王鸩杀。

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行动并没有到此就结束。她还将戚夫人的手足砍去、眼睛挖掉、双耳熏聋,嗓子毒哑,并丢在茅厕之中,称为“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有记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xūn]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她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去观赏以示炫耀。孝惠帝知道是戚夫人,大哭不止。

事件结局

人彘事件以赵王如意被鸩杀、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最终毫无尊严地死去为结局。孝惠帝也因为见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场面,一病不起。当时他派人跟太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帝从此开始不理朝政,日日饮酒作乐,终日郁郁,并于七年后去逝。

原因探析

吕雉制造人彘惨祸,与其早年的经历导致人格转变、在后宫中与嫔妃们争宠及其子的太子位几度被废的政治斗争均有关系。

人格变化

在对付戚夫人时所采用的手段,显示出吕雉是一个残暴的人。但其早期的性格也有善良的一面。在田间耕作时,她会给路过的老人倒水喝。《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妇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有一老夫过,请饮,吕后因餔[bū]之。”此时的吕后,还是一个善良的妇人形象。

而后吕雉跟在高祖身边,辅佐高祖定天下。高祖的好友卢绾[lú wǎn]曾说:“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雉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臣。”刘邦将梁王处死后,吕后其剁成肉酱分赐给其他诸侯王,这样不但免除了高祖的后顾之忧,也成功地震慑了其他诸侯王,巩固了汉王朝的权势。吕雉还用计谋诳杀韩信。可以看出,吕雉为了巩固汉朝及自己的权势,已经是一位十分具有政治思维的女性。

吕雉帮助高祖诛杀功臣背负骂名,希望能以此维护自己及其子的利益。然而戚夫人母子却几乎把吕雉母子的地位所取代。所以在高祖死后,她伺机除去对刘盈地位有威胁戚夫人母子,以帮助刘盈稳固政权。吕雉性格的转变,除了本性使然,与她成长经历及所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高祖去世后,吕雉独掌大权,她的心性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后宫争宠

吕雉在刘邦创业时一直跟在身边吃苦受难,待局势稳定后却因年老色衰日渐被疏远。而受尽高祖宠爱的戚夫人,跟在高祖身边,剥夺了吕后享受刘邦宠爱的机会,早就让吕后心生怨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记载“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

高祖去世后,不仅戚夫人遭受到“人彘”惨祸,其余受宠的妃嫔也都被幽禁宫中。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及高祖崩。吕雉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只有那些并不受恩宠的姬妾才得以保全。

政治斗争

吕后诛杀戚夫人及赵王刘如意之事,不仅是一场争宠的后宫斗争,更涉及复杂的政治利益。

项羽营中做了两年多人质的吕后再次回到高祖身边时,看到身边有新欢戚夫人,却并没有什么行动。因为彼时的戚夫人,虽然得宠,但尚未威胁到她的皇后地位和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

之后的戚夫人,恃宠而骄,骄后而欲。日夜在高祖面前啼哭要求立如意为太子。高祖因深爱戚夫人,对如意也十分宠爱,便动了要废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在太子少傅张良、太子太傅叔孙通以立嫡长子的宗法制度劝阻下,高祖的想法未能得以实现。却将政治势力逐渐强大的吕雉激怒。

后宫争宠变成储君之争,还导致了“人彘之祸”,这些都与吕后杰政治思维密不可分。西汉以孝治天下、对母亲更尊重,使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也是吕后能参与政治的前提。《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在刘邦争夺天下与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戚夫人虽则年轻貌美、能歌善舞,但其政治才能与吕后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高祖也清楚,戚夫人的悲剧在“废太子”事件的失败就注定了,所以对戚夫人发出了“吕雉真而主矣”的感慨。在高祖去世后,失去了唯一靠山的戚夫人面对吕后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影响

短期影响

吕雉除去戚夫人母子后,独掌朝堂大权。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她不仅将吕氏的人都分封为王:父吕公被封为临泗侯,其兄吕泽为周吕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子侄辈中封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其妹吕嬃[lǚ xū]封为临光侯。还把吕氏的女儿们许配给刘氏的儿子们。这些联姻并没有达到加强刘吕关系的效果,反而使刘氏宗室心生不满,引发整个朝野刘、吕势力的倾轧,导致了诸多政治灾难。在吕雉去世后,吕氏家族依然未能逃脱被灭绝的命运。

但是吕雉在从政这十五年间,在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施行上都显示了其杰出的政治才能。

在内政上,吕雉遵守刘邦临终之前所做的人事安排,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还施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方针政策,包括百姓管理上的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赋税、工商业实行自由政策等,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恢复与发展。《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记载:“孝惠黄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群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刘盈垂拱,高后女主临朝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宴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在外交上,吕雉审时度势,从国情出发,积极维护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为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安稳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吕雉执政时期,对西汉统一局面的巩固、历史进程的推进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影响

通过创设“人彘”这一酷刑,吕雉彻底巩固了自己与太子的政治地位,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在中国皇权继承的问题上首创太后临朝称制,即“垂帘制”,开启后代母后独掌皇权的先例。因为刘盈的早逝,吕雉便立孝惠帝与宫女生的儿子为“少帝”,然而少帝只有三岁,朝堂大权实际任由吕雉掌握。吕后为此开创了一个重大先例:“太后称制”。“制”即皇帝的命令,“称制”即代行皇帝职权。《吕太后本纪》记载:“太子即位为帝,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太后称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影响极远的临朝称制。

西汉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刚刚建立之时,彼时的社会依然是男人当政,绝不允许女性过问政治。而以吕后为代表的西汉后妃对于孔孟之论并不放在眼里,她们大胆向封建制度挑战。吕雉带头打破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突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束缚。作为拥有实权的“女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评价

对于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一事,以及其施行残酷刑罚的行为,不管是史籍还是今人著作对其评价都基本一致。东汉班固在《惠帝纪》中评价吕后“亏损至德”。清时首任外交官郭嵩焘[guō sōng tāo]认为“吕后忌私”。《史记》与传记文学研究专家韩兆琦认为“吕后残暴忌妒、偏私专横”、“吕后权势熏心、凶残忌刻、结党营私。”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评价“吕雉个性残刻”。

然而秦汉史学者邓经元等也在论著中提出,在评价吕后时亦需关注其在刘邦完成统一事业及其制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其人的评价也应根据吕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具体条件全面分析。

其他人彘事件

唐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将在感业寺出家武则天接入宫中,次年将其封为二品昭仪王皇后萧淑妃常与其争宠,经常向高宗进谗言诋毁武则天,但高宗并未听信。后因武则天幼女安定公主之死,高宗有了废后之意。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由宸妃被立为皇后。彼时王皇后和萧淑妃虽已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别院,但高宗依然时常去看望并承诺要将二人放出来。身为皇后的武则天听说后十分生气,下令“令二妪骨醉”。命人将二人手足砍去并扔到酒坛里。萧淑妃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后武则天下令宫中禁止养猫。

相关作品

上信息参考来源为

参考资料

汉王刘邦 (1993).豆瓣电影.2023-02-22

吕后传奇 (1998).豆瓣电影.2023-02-22

汉刘邦 (1998).豆瓣电影.2023-02-22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央视网.2023-02-22

后宫甄嬛传第35集.优酷.2023-03-23

垂帘听政.西瓜视频.2023-03-23

武则天秘史第16集.优酷.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