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昌

周昌

周昌(?-公元前192年)是西汉初期沛郡人。他在秦时为泗水卒史,随刘邦入关破秦后,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性格耿直,敢于直言,曾经谏止刘邦废太子。后来,周昌被任命为赵王刘如意丞相,但如意被吕雉所杀,周昌因此自觉辜负刘邦,郁闷不乐。公元前192年,周昌去世,被追谥为“悼”。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周昌是沛郡(今江苏沛县)人,是刘邦同乡,在秦朝时期,周昌与其堂兄周苛共同担任泗水卒史,负责地方行政事务。随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周昌和周苛以卒史的资历追随刘邦,成为其麾下的重要辅佐。在刘邦的领导下,周昌积极参与了反秦起义,为推翻秦朝的统治做出了贡献。在楚汉战争中,周昌担任中尉之职,跟随刘邦与项羽作战,多次击败项羽军,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追随刘邦

西汉建立后,刘邦赏识周昌的忠诚和才能,汉王四年(前203)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西汉时期的重要官职,负责监察百官、纠弹不避权贵。周昌在担任御史大夫期间,以其直言敢谏的性格赢得了刘邦的信任和尊重。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和萧何曹参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

保护太子

刘邦晚年曾欲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一决定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但周昌的反对最为坚决。他在朝廷中据理力争,直言不讳地指出废立太子的弊端,最终使刘邦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担任赵相

之后,刘如意被刘邦立为赵王,年纪十岁,刘邦担心如果自己死后,刘如意会被人杀掉。为了更好地保护刘如意,刘邦决定派周昌去赵国担任相国。周昌在赵国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如意,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吕雉对刘如意的谋害。

抑郁而终

刘邦驾崩之后,吕后派使臣召刘如意入朝,周昌让刘如意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三次拒绝之后吕后召周昌进京。接着吕后又派使者召刘如意。不久,刘如意被迫喝下毒药死去。周昌因此也就称病引退。三年之后,他抑郁而终。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来源

轶事典故

说话口吃

周昌说话口吃,曾说“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诏....”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邓艾也是口吃,如曾言“艾、艾……”,因此周昌与邓艾的事迹就简化成一句成语“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的样子。

史籍记载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班固《汉书·卷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人物评价

古人评价

赵尧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雉、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班固:周昌,木强人也。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赵距吕,志安君身。徵诣行所,如意不全。天秩邑土,勋乃永存。

薛稷:书诫面从,诗咏司直,犯颜无隐,求福不回。周昌之比汉高,同乎桀、纣;刘毅之方晋武,类彼桓、灵。

徐钧:廷争废嫡见操持,故仗刚强托爱儿。三召归来竟无语,此时何不更期期。

蔡东藩:周昌固争废立,力持正道,不可谓非汉之良臣。

侯国谱系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国学网.2014-09-04

班固汉书.国学网.2024-08-01

侯国谱系.侯国谱系.2024-07-30

周昌.中国知网.2024-07-30

周昌.中华网.2024-07-30

第三十七回议废立周昌争储讨乱贼陈豨败走.前汉演义.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