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酸蜂

酸蜂

酸蜂,即无刺蜂属(食虫类:Trigona),是热带地区重要的授粉昆虫,因所产蜂蜜甜中带酸而得名,亦称粘蜂、蚁蜂、无刺蜂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社会性昆虫。酸蜂在许多国家作为重要传粉昆虫、宠物观赏昆虫和药用昆虫来应用。

酸蜂体型小。黑色,偶有琥珀色,体毛少,体表光滑,头大,口器发达,中唇舌长,触角短。腹部宽短,背板光滑,腹部端部无刺。社会性生活似蜜蜂属,巢内有不同的分工,雌蜂产卵,个体较大,雄峰个体小,交配后不久死亡,工蜂数量多,专司采集花粉、花蜜和哺育后代。无刺蜂属有7种,分别是虹无刺蜂光足无刺蜂蜜色无刺蜂黑胸无刺蜂顶无刺蜂黄纹无刺蜂、暗翅无刺蜂。

酸蜂是热带亚热带的一种自然昆虫,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等地区。由于体型微小,非常适用于为深管花的植物进行授粉,可为油料作物、果树、砂仁等授粉。

命名与起源

物种命名

酸蜂是热带地区重要的授粉昆虫,因所产蜂蜜甜中带酸而得名,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社会性昆虫。无刺蜂属有7种,分别是虹无刺蜂光足无刺蜂蜜色无刺蜂黑胸无刺蜂顶无刺蜂黄纹无刺蜂、暗翅无刺蜂。

物种起源

波罗的海始新世后期(约5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类似于现在的无刺蜂和蜜蜂属的原始蜂类的化石;在墨西哥、波罗的海的渐新世(3000万~4000万年前)前期的地层中,发现了表面上像无刺蜂的工蜂和地蜂科、切叶蜂科和蜜蜂科的化石。

形态特征

酸蜂工蜂体长约5毫米,少数可达10毫米。头、胸呈褐色,头宽于胸,腹部第1节背板黄纹,第2~5节为黑色,第6节为浅琥珀色。腹部扁圆形,光滑,呈灰色。头部缘面及下表面被细而密的灰白色短毛,两侧缘覆盖琥珀色长毛。腹部被琥珀色短毛。口器发达,中唇舌长,触角短。

酸蜂复眼内缘稍晚弯曲,唇基宽大于长。中胸小盾片侧面观凸出,遮于后胸上。翅长明显大于体长,翅痣小,翅脉退化,无亚缘室。工蜂的后足胫节宽,外缘具长毛,形成花粉筐,后足花粉篮内有灰白色的突起,第一跗节呈三角形。基跗节宽扁,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适于对花粉的采集。腹部末端无针。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等地。

中国分布

在中国,云南省南部、海南省以及台湾已有明确的酸蜂分布的报道,云南南部可能是无刺蜂印-澳热带亚热带分布区域的最北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其他所涉区域仍有待进一步调研。《中国动物志》记载的七种无刺蜂在云南南部均有分布。2017年在泰国仍有无刺蜂新种被发现。2019年,我们还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现一个新记录种——戈式无刺蜂。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酸蜂蜂种。

生活习性

群居性

酸蜂是群居昆虫,蜂群由蜂王雄蜂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专职产卵,雄蜂负责与蜂王交尾,而工蜂专司采集花粉、花蜜和哺育后代,另外酸蜂的雄蜂也能采集花蜜、花粉。

营巢性

酸蜂是营巢昆虫,筑巢材料主要是没药树,蜂巢多筑于树洞、墙缝、岩隙等处,巢门口有一个喇叭管,内部由产卵区、贮粉区、贮蜜区三个部分组成,用于育虫的巢房比较小。

储食性

酸蜂是储食昆虫,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蜂群会采集大量的花粉和花蜜储备在蜂巢中,遇到蜜源匮乏或不宜采集时蜂群就以储备的食物为生,和其他蜜蜂属一样酸蜂也能酿制蜂蜜。

蜂群结构

蜂王

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一般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包括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繁殖新蜂,并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蜂群秩序。

工蜂

工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一般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千只工蜂,主要作用是负责蜂群内外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修筑蜂巢、哺育美国白灯蛾、抵御敌害等。

雄蜂

雄蜂是卵细胞发育成的雄性蜜蜂,一般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百只雄蜂,主要作用是与新蜂王交尾,否则新蜂王无法正常产卵,交尾后很快就会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

养殖条件

气候

酸蜂是热带昆虫,最适宜温度25~28℃,温度低于13℃呈冻僵状态,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从海南省引进酸蜂在广州市饲养,第二年产生分蜂说明酸蜂也可适应亚热带气候。

蜜源

酸蜂的体型只有普通蜜蜂属的1/10,可深入到植物的花管中采集花蜜并为农作物、果树、中药材等授粉,主要采访的蜜源植物有油菜、女贞、玉米、砂仁、瓜果类植物等。

树脂

酸蜂营巢群居,巢多筑于树洞、墙缝、岩隙等处,筑巢材料主要是树脂,这一点和其他蜜蜂大不相同,例如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等普通蜜蜂都是用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蜂蜡筑巢。

水源

酸蜂的飞行距离比较短,人工饲养时养蜂场附近必须要有清洁的水源,尤其是气温偏高的夏季酸蜂需要大量采水,若没有天然水源则要人工为蜂群创造一个干净的水源。

主要品种

黄纹无刺蜂

黄纹无刺蜂,学名Trigona(Melipona)ventralisSmith,主要栖息在云南省南部。黄纹无刺蜂的工蜂体长4~5毫米,分布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州棕足无刺蜂工蜂体长3~4毫米,仅分布在勐腊县内;黄跗无刺蜂工蜂体长3~4毫米,分布于思茅、西双版纳和怒江等地(州)

黑腹无刺蜂

黑腹无刺蜂黑枕黄鹂普通亚种Trigona pagdeni Schwarz,头宽于胸,腹部宽短,栗色;足黑色,被黑毛;后足胫节花粉篮外侧被深褐色毛。社会性;访花酿蜜;在树洞、石缝等场所筑巢,巢口用口器腺体分泌物造成喇叭口状。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等地。

褐翅无刺蜂

褐翅无刺蜂,学名Trigona(Melipona) vidus lepeletiea,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工蜂体长3~4mm,头大宽于胸,口器发达,中唇舌长,触角短,前翅长,翅长明显超过体长。

虹无刺蜂

虹无刺蜂,学名Heterotrigona iridipennis   Smith,工蜂体长3-4mm;体光滑闪光,翅闪虹彩。颊及颅顶刻点细密;胸部刻点小;中胸背板中、侧盾沟可见;腹部细长。胸部黑色;各足红褐色,体毛少而短;头部被白色短毛;中胸背板侧缘被暗褐色绒毛;小盾片被黑褐色毛;足被褐色毛;后足胫节外缘端部被羽状毛,内表面纵向细毛带与外侧光滑带间陡。

光足无刺蜂

光足无刺蜂,学名Trigona laeviceps。工蜂体长3—4mm。体褐色至黑色,颅顶及额光滑强闪光。头宽扁光滑,显著宽于胸部;颅顶后缘稍圆;颊与复眼等宽;唇基前缘具一黄褐色纹,触角杏黄色,鞭节色较深。体光滑,毛少;上颚、中胸背板、胸侧、并胸腹节两侧及小盾片均被浅黄色短毛;腹部长卵圆形,光滑;足被褐色毛;后足胫节外侧边缘毛简单,端部有少量羽状毛;内表面纵向细毛带与外侧光滑带之间陡。

顶无刺蜂

顶无刺蜂,食虫类Trigona terminata   Smith。极近似黄纹无刺蜂 Trigona (Lepidotrigona) ventralis,主要区别为:唇基前缘(或前半部)浅黄色,非黑色;前足基节及转节基半部黄至黄褐色;后单眼至颅顶的距离为后单眼至中单眼距离的2倍;腹板均黄色,生殖基节长,生殖刺突短,阳茎基腹短;体长4—4.5mm。

蜜色无刺蜂

蜜色无刺蜂,学名Heterotrigona lutea Bingham。工蜂体长8-l0mm。头、胸、腹部及足暗蜜黄色;体闪光。头宽于胸;后单眼与颅顶后缘间距几等于后单眼与中单眼间距;腹部宽扁,与胸等宽。上颚、唇基、额唇基、触角、前足均蜜黄色;腹部腹面色较浅;翅浅黄色透明,翅脉黄色;足毛长,后足胫节外缘被整齐的羽状浅色长毛,内侧为整齐而稀的深色硬毛;翅基半部蜜黄色,端半部色浅透明。

主要价值

黄纹无刺蜂体小、灵活,可以深人花管采蜜,充分为农作物、果树和中药材授粉。利用无刺蜂砂仁授粉,增产效果显著。无刺蜂在许多国家作为重要传粉昆虫、宠物观赏昆虫和药用昆虫来应用。由于无刺蜂体型微小,非常适用于为深管花的植物进行授粉,可为油料作物、果树、砂仁等授粉,更可以利用它们为大棚授粉,并且能大幅度提高产量。马来西亚日本和巴西等国利用无刺蜂为多种农作物授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巴西和日本对无刺蜂的繁育已进入商品化阶段;由于无刺蜂不蜇人,经人工紧殖后,可向城市中的社区家庭推广,为社区植物授粉,收获蜂蜜,也可作为观赏昆虫。同时,无刺蜂蜂蜜的药用价值,已经在危地马拉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在中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海南省万宁市、陵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县,已有少数群众人工饲养无刺蜂,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无刺蜂饲养管理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为野生无刺蜂,今后可以养作为专业授粉蜂种,用于农作物授粉。其蜂胶的产量较高,也可开发利用。

酸蜂的蜂蜜产量上远低于传统蜂蜜,但因其醇厚的口味被美食家视为珍馐,市场价格非常昂贵。与传统蜂蜜的糖成分以果糖和葡萄糖等单糖为主不同,无刺蜂蜜主要含一种二糖——海藻酮糖(trehalulose)。海藻糖是一种能够替代蔗糖的高价值天然甜味剂,有较低致龋病率、较高的抗氧化作用、其小肠水解吸收率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因此有较低血糖指数,可以说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天然海藻酮糖除了存在于无刺蜂蜜中,自然界的其他来源还非常罕见。

参考资料

酸蜂.itis.2024-10-03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4-04-28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03

不蜇人的蜜蜂就可以随便欺负啦?咬得你头秃.澎湃新闻.2024-04-28

西藏首次发现无刺蜂蜂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4-28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http://www.zoology.csdb.cn.2024-05-08

光足无刺蜂.http://www.zoology.csdb.cn.2024-05-08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http://www.zoology.csdb.cn.2024-05-08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http://www.zoology.csdb.cn.2024-05-08

不蜇人蜜蜂的“绝世好蜜”,化学家帮忙打假.新浪财经.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