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
李师师(北宋生人,生卒年待考),其人在正史中记载极少,事迹多见于《李师师外传》、《水浒传》等小说、笔记、野史之中,多具有传奇色彩。据记载,李师师主要活跃于北宋政和至靖康年间(1111-1127 年)的汴京(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以角妓闻名。李师师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追捧,相传她还与宋徽宗赵佶和大诗人周邦彦有过一段艳史,不过此事具有争议。北宋灭亡之后,李师师下落不明。因其豪爽的性格,被后人称为“飞将军”。
人物生平
正史中,关于李师师的记载不多,仅有《三朝北盟会编》一书记载了她因获罪被充末家财的事迹。其他记载多以传记、笔记、小说为主。其中以宋朝佚名作者的《李师师外传》记载地最为详细,后世的小说多参考此书。
身世
据《李师师外传》记载,师师大约出生在北宋末年,她的父亲是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衣局匠人王寅,其母因难产而亡。因幼时颇有佛缘,故起名“师师”。4岁时,其父因罪入狱致死,师师成为孤儿。后因被倡籍中人李姥收养,故改姓为李。
关于李师师的生年,并没有直接的记载。学界一般通过对照历史上的其他人物来确定她的生年。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主要事迹
约在政和年间(1111-1118 年),李师师渐在京中以小唱闻名一时。李师师才貌双全,与诸多文人墨客都曾有过深入交往。当时的著名诗人晁冲之就用诗句记录了其与李师师的风流往事。
在许多野史笔记中,李师师还与宋徽宗和周邦彦有过一段艳史,不过此事具有争议。靖康年间(1126-1127 年),李师师因获罪被充末家财。此后便下落不明。
结局
李师师被籍没家财之后,正史中便没有了他的记载。根据其他史料记载,主要有两类说法。
野史传闻
“飞将军”李师师与燕青
在张邦基的笔记作品《汴都平康记》中,作者首次描写了李师师的性格,称其慷慨、有大丈夫气,以侠名闻名天下。故称李师师为“飞将军”。后来,李师师的这个称号被《水浒传》所沿用。
《水浒传》对李师师的着墨不多,仅在第 72 回和第81 回中有出场。书中,李师师理解并同情梁山好汉的处境,对他们十分尊敬。同时她也了解当时时政的弊病,对朝中以蔡京为首的奸臣贼子颇有不满。此外,李师师与燕青在书中也有一段轶事。李师师初见燕青便心生爱慕,多次以风尘手段挑逗燕青。但燕青以梁山大业为重,不为美色所动,两人之间最终无疾而终。
作为连接梁山好汉和朝廷的关键性人物,李师师帮助燕青取得了宋徽宗的赦书,使皇帝了解了水泊梁山想要归顺的意愿。
身为风尘中人,李师师能明辨是非,有志于匡扶正义,无愧于“飞将军”的称号。
与周邦彦
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首次记载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爱情故事。起初,周邦彦是李师师的恩客。在相处中,两人成为了知音,互相倾慕。但碍于身份,李师师想委身于周邦彦而不能。相传周邦彦的《洛阳春》就是写给李师师的。在后世的小说中,如《贵耳集》,两人相恋的故事被更加详细地渲染。后来,更是发展成了与周邦彦和宋徽宗三者之间的爱情故事。
此事是否真实存在具有争议。据学者考据,周邦彦要李师师年长的多。在李师师活跃的年代,他已年近六十,很难再有冶游之事。亦有学者认为,用年长作为不能寻花问柳的证据,力度略显薄弱。
与赵佶
李师师与赵佶的故事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大类仅涉及宋徽宗赵佶宠幸李师师的故事,另一大类则为李师师与赵佶和周邦彦之间的三者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第一类故事的原型出自于《李师师外传》。在这类故事中,李师师因名动开封市而吸引了宋徽宗的宠幸。赵佶迷恋于师师的色艺双绝,对其赏赐无数。在某些记载中,宋徽宗还把李师师收入了后宫,号瀛国夫人。
而在另一类故事中,记载了周邦彦因嫉妒宋徽宗与李师师二人关系作词而获罪,又因词美而复官的故事,这就是李师师故事最初的形态。 相传周邦彦的《少年游》描写的就是他撞见赵佶私会李师师的场面。
在这两类故事中,李师师一般都有着类似的结局。由于靖康之变,李师师或流落民间重操旧业,或被金兵所俘,不堪受辱而自尽。
这段故事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据《宋史》记载,宋徽宗在政和年间(1111~1118 年)多次微服出行,故具备巡幸李师师的可能。[见注6]但亦有学者认为,李师师可能比赵佶大20岁,两人年龄差距较大。贵为皇帝的赵佶似乎很难与半老徐娘发生暧昧之事。
人物评价
李师师的记载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因时代不同故而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主要作品
历史作品
宋代
李师师为宋代名妓,故有不少文学作品记录了她的事迹。在这一时期,关于李师师的记载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从仅记载寥寥数语的《东京梦华录》开始,到宋末的《李师师外传》时已发展为中长篇小说不仅有着详细的心理刻画,甚至还多了许多感情故事,如《汴都平康记》。宋代提及李师师的作品辑录如下:
在这些作品中,关于李师师的生平记载虽各有不同,但具有两个共同点:
宋代文人笔下的李师师,逐渐演变成一位色艺俱佳的当红名妓形象,或作为宋徽宗奢侈、荒淫的对象,或作为周邦彦、宋徽宗等三角故事的主角。对于李师师的态度也十分多变,从《汴都平康记》的“慷慨飞扬”,到《贵耳集》中称之“倡优下贱” 再到文人创作的《李师师外传》对李师师的称颂,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元明清
元代关于李师师的作品仅有一部,为《新刊大宋宣和遗事》。明清时代,有许多笔记类作品记录了李师师的故事,但大多数都是对于前人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直到明清小说的兴起,才有与之前不同的作品出现。
此处主要辑录与前代不同的作品:
元代之后,李师师的形象在小说中逐渐固定了下来,李师师是迷惑了宋徽宗的“上厅行首”。同时,李师师被传为了一个绝色佳人。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作者以夸张的语言详细描绘了李师师出众的外貌。在这一时期,李师师的人物形象逐渐摆脱了宋朝时期的刻板印象。在《水浒传》和《水浒后传》中,李师师是侠义心肠的“飞将军”。在《宣和遗事》和《续金瓶梅》中,李师师被描绘为刁蛮、泼辣的市侩形象。
民国
民国时期,受到诸多文化运动的影响时代巨变,这一时期的小说往往采用托古讽今的手法进行创作。因此,他们往往只是借用李师师的故事原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新创作。由于数量众多巨大,此处仅记录以李师师为主要角色的作品。
这一时期对李师师的描写与之前大相径庭,大多塑造了一个沦落风尘,但仍然对宋徽宗忠贞的形象
现代作品
文学作品
近代以来,关于李师师的作品繁多。主要分为三类:1. 塑造李师师忠贞形象的小说。2. 以《水浒传》为底本进行二次创作的小说。3. 以李师师为主角的情感小说。由于数量繁多,故此处仅以出版年份为序,列举书名与作者。
影视作品
近代以来,有许多影视剧借用李师师的形象创作作品,大多都是在历史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作。一般有三类故事类型:
网络游戏
使用李师师作为原型的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