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辽宁复县人(今瓦房店市),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孙家栋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副博士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67年开始,曾任院总体设计部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等。1988年,孙家栋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孙家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孙家栋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孙家栋一直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卫星总体设计,领导了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和定点技术作出重大贡献,此外,还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提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及工程研制指导思想,主持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原地区突破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和首次月球探测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1942年,13岁的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市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愿望将来成为工程师,为国修大桥,但中途却战争迫不得已“失学”,几年后,考入国民政府的锦州大学,由于时局动荡,得跟随中国国民党撤向天津以及北平(北京),但孙家栋却选择转道回到沈阳,回到家乡的孙家栋在家人指点下,来到哈尔滨,考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后转入汽车系。
1951年,孙家栋被中央军委选中,到苏联的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6年8月,孙家栋在留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当时孙家栋在现场聆听了讲话。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大学飞机设计专业,获副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58年,学成回国的孙家栋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和关键技术资料,孙家栋和同事历时17天,为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两个月后,又成功发射了“东风-1弹道导弹”。1966年10月27日,孙家栋及其同事一起研究的“东风-2弹道导弹”导弹携带原子弹成功发射,至此中国成为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随后孙家栋又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并升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家栋被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孙家栋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担起重组卫星研究队伍的任务,挑选了18名技术人员,开始着手卫星研制。1978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五院副院长、院长。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1976年11月26日,孙家栋领导设计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76年12月,孙家栋随团赴欧洲国家的航天部门考察访问,了解欧洲空间技术的发展水平。
1978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五院副院长、院长。1984年4月8日,孙家栋亲自指挥“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的调姿,5月,卫星开始使用,信号覆盖中国全境。1985年,中国政府打开了运载火箭的国际市场,对外承揽了火箭发射业务,孙家栋升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客串起“生意人”的角色。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争取许可证的任务落到了孙家栋肩上,11月,为中国争取了到了美国政府发放的“亚洲一号”卫星许可证,同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0年4月7日,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运载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1992年,凭借在火箭和人造卫星研制方面的成果,孙家栋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75岁的孙家栋任中国探月工程(一期)总设计师,历时四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深空探测的新里程由此开启。2009年2月,孙家栋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名誉校长。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成功发射,截止到这一天,中国共自主研制发射了100个航天飞行器,而孙家栋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就有34颗。2009年10月,孙家栋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代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庆典。2011年,孙家栋被聘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名誉校长。
2016年,孙家栋在火箭和人造卫星方面的事迹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8年10月,受聘担任辟缔思(PDC)未来学校学校名誉校长。2019年9月29日,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孙家栋继续担任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科学委员会高级顾问。同年7月31日,孙家栋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2021年12月26日,孙家栋入选《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导弹:1960年,面对苏联专家撤走,孙家栋和所有同事仅仅历时17天,中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此后,孙家栋又领导设计了“东风二号”,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等,从此中国成为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人造卫星:从1967年开始,孙家栋开始进行卫星方面研究,领导设计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而且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上,取得圆满成功。
孙家栋担任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一、二期),作出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2000年,建成了北斗导航第一代系统,实现组网应用,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7年,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卫星顺利升空,至此中国北斗在最后时刻终于拿到了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
探月工程:孙家栋是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中国月球探测分三步走方案,明确了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路线图”,并且任中国探月工程(一期)总设计师,主持攻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顺利抵达月球并实现绕月,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截止2022年,孙家栋领导设计的卫星达45颗,被誉为中国航天“大总师”。
书籍作品
社会职务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科技奖励
参考来源:
影响
2017年,孙家栋入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予了高度评价,2012年6月4日,小行星第148081号被命名为孙家栋星,以纪念他在中国航天事业上的突出贡献。2019年9月2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播出了关于《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报道孙家栋在火箭和人造卫星研制方面的成就。2021年,其事迹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组织推进,以“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功勋》之《功勋之孙家栋的天路》单元,在浙江卫视播出。
评价
“在中国的航天领域,孙家栋是很有权威性的,孙家栋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人民网、欧阳自远评)
“不忘航天报国初心,勇担航天强国使命。”(人民日报评)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新华社评)
“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钱学森评)
参考资料
孙家栋院士简介.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22-12-26
“嫦娥”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央广网.2022-12-26
|孙家栋:未来两三年北斗的应用会达到一个高潮!.浙大正呈官方网站.2022-12-26
孙家栋.院士馆.2022-12-26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2-12-26
欧阳自远眼中的孙家栋:他是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中国科学院.2024-03-25
孙家栋:造一辈子“中国星”.中国科学院.2024-03-25
孙家栋: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半月谈.2023-12-23
人物故事:孙家栋.国史网.2022-12-26
孙家栋.共产党员网.2022-12-26
75岁高龄再挑探月工程重担 .科学网.2022-12-31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我国自己选拨培养的火箭专家.科技工作者之家.2022-12-31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中工网.2023-01-11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国家要你干什么,就去干”.百家号.2024-04-03
孙家栋:航天是我的兴趣,一辈子也不会累.中国科学院.2023-01-08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90岁老院士.今日头条.2023-01-08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哈工大.光明网.2022-12-31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中国法院网.2023-01-08
孙家栋 问苍穹 探月宫 家国栋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1-0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孙家栋荣获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图).中国教育在线.2023-12-23
【人物故事】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不忘初心 航天报国.国务院国资委.2023-01-08
航天科技孙家栋:这是祖国给所有航天人的荣誉.中国科学院.2024-04-03
孙家栋院士获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3-01-08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学院.2023-01-10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中国原始科技创新资讯平台.2023-01-11
孙家栋院士坐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中国新闻网.2024-04-03
《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公布(附名单).zt.brandcn.com.2024-04-03
最美奋斗者.中共中央宣传部.2023-01-11
“北斗”璀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故事.七一网.2023-01-10
伟大时代的精神坐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人民政府.2023-01-10
北斗之父孙家栋担任辟缔思(PDC)未来学校名誉校长 .人民网.2024-03-25
全球首个元宇宙邮局明天亮相 .北京日报.2024-03-25
我校名誉校长孙家栋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5
孙家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2023-01-10
我校成立空天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03-25
孙家栋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5
我国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热点解码.中工网.2023-01-29
孙家栋获小行星命名.国家航天局.2023-01-10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共产党员网.2023-01-29
“两弹一星”群体:精神历久弥新.千龙网.2023-01-29
孙家栋: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电子科技博物馆.2023-01-12
以炽热之情向功勋人物致敬!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9月26日浙江卫视播出.浙江卫视.2023-01-12
共和国不会忘记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报国就是我的初心.央广网新闻.2023-01-12
不忘航天报国初心;勇担航天强国使命.人民网.2023-01-08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新华网.2023-01-08
欧阳自远眼中的孙家栋:“他是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中国科学院.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