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别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简称:火箭院,英文名: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研制生产各型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注册资本是40000万元,该院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院长是沈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的国防部五院一分院,1964年11月,更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经中央决定,七机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8年7月,航天工业部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93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00年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CTS等运载火箭多次成功发射。2020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李晓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4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
截至2023年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辖中央在编事业单位11家,预算内企业3家,院级全资公司5家,院级控股公司9家(包括2家上市公司),从业人员约3.1万人,资产总额约1473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3万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拥有13位院士、30余位国家级专家以及3位“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3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60余位全国技术能手。此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并形成了有航天特色的多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历史沿革
1956年10月,相关部门成立国防部五院,院长为钱学森,谷景生担任政委,下设十个研究室。1957年11月16日,成立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同日,国务院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兼一分院院长;谷景生为国防部五院副政治委员兼一分院政治委员。1964年11月,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4月,中央决定国家机关实行体制改革,七机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
1988年7月,航天工业部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9年2月,航空航天部批复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同意该院的第二名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993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改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分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后改为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2004年4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长征二号丙/CTS运载火箭搭载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于西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2008年6月,该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基地发射成功。2012年10月,该院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发射成功。2018年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基地成功发射。
2020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史海军技能大师工作室、李晓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2年,长治市政府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2022年8月2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重复使用飞行器”试验成功。2023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在湖南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举行了揭牌仪式。2024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2025年2月11日17时30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新构型的首飞。该火箭创新地将卫星支架、转接框、仪器舱的功能整合到一个多功能舱内,成功减重200公斤,提高了火箭运载效率;其也是首次使用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搭配5.2米直径整流罩构型的火箭。
机构治理
组织架构
截至2023年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辖中央在编事业单位11家,预算内企业3家,院级全资公司5家,院级控股公司9家(包括2家上市公司),从业人员约3.1万人,资产总额约1473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3万亩。
现任领导
下属机构
工作室
院士
机构业务
业务范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业务是研制生产各型导弹武器、各型运载火箭,以及航天+信息化+、节能环保、特种车辆、智能装备和航天服务业。此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并涉足民用产业,包括煤气化、特种车辆、新能源、新材料及应用、航天特种装备、新经济平台、信息技术、工业服务平台等领域。
机构产品
运载火箭
节能环保
智能装备
特种车辆
航天服务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培养了6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8位院士。火箭院现拥有13位院士、30余位国家级专家以及3位“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3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60余位全国技术能手。
科研项目
2023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参与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模块化分布式电驱动重载车辆设计理论与系统控制技术”通过基金委学部组织的立项评审,项目申报成功。
2020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14个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主要是深空探测技术、新型智能航天器技术、火箭发动机技术、极端环境下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及共性问题。
教育
1981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已形成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多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2000多名毕业生中,已有6人当选院士、近50人担任过型号总设计师或总指挥、50余人取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专家称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500余名研究生导师均遴选自型号专家,包括10位院士、20余位国家级专家。还拥有十几个专业研究所、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外联合实验室以及企业创新中心。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科研活动直接参与型号研制项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航天创新院以及部分航天六、九院单位)。
期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
专利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专利数量达到5877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断完善《一院专利管理办法》《一院核心技术专利布局保护要求》《一院专利预警管理要求》等十多项相关专利制度,形成了较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合作交流
地方合作
2024年,火箭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与经开区管委会签署“经济合作协议”。2022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长治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华航天博物馆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关于“建设中国航天博物馆海南馆”的框架合作协议。
2016年1月13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江苏省沛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煤气化、特种车辆、特种装备、技术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8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泰安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9月10日,北京航天万源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永平县人民政府,就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签订《永平县光伏扶贫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2015年9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与“凌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凌源凌河整车生产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10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属航天长征化学工程Inc.与泰安市东平县政府和瑞星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2011年11月1日,山东省庆云县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签署了航天新材料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
高校合作
2022年8月,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联合共建的“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2022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瑞莱中标海军工程大学项目。2023年,火箭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电弧增材制造设备交付南昌航空大学,并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2023年,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数字孪生联合研发中心"。2023年6月,大连海事大学与火箭院遨海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签约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2024年,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举办未来航天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大赛。
海外合作
2021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为“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成员单位。2012年8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组建了中英航天机电系统技术联合实验室。2013年9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属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组建了人工辅助心脏海外研发机构。2016年3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建了中英先进结构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同3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与曼彻斯特大学组建了中英先进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
机构文化
文化体系
标识
以直线、圆、字母设计该标志,“态射”为主题。箭头代表航天产品冲天而起,箭头又像一个“人”字,寓意集团公司以人为本等理念;三个同心圆代表三个宇宙速度,同时三个圆由内而外线条逐渐变粗,表现集团公司不断开拓、发展等势头。该标志是航天蓝和成功红为主色调,体现星际思维和探索精神等。公司的中文简称(“中国航天”)和英文简称(“CASC”)的字体为集团公司的专用字体。中英文简称和标志组合使用,达到整体协调的感觉。
标志体现了多个寓意,“60”表示火箭院已经走过60年。“6”字起笔部分代表航天三大精神,即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6”字落笔处留开口,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创新思维、奉献精神等。“0”字中间的星球表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探索浩瀚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追求。
“CALT”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首字母缩写。字母“A”用红色突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的第一院名相对应,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负国家重托,“1957”代表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57年创建。
相关荣誉
发射记录
国内记录
参考资料
其他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calt.2024-11-2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介.calt.2024-11-21
领导班子.calt.2024-11-2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爱企查.2024-11-21
发射记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11-21
火箭院新增两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spacechina.2024-11-21
长十火箭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百家号.2024-11-2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calt.2024-11-21
长治市政府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今日头条-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2-02-18
中国太空技术开发利用走到世界前列.今日头条-华舆.2022-09-02
火箭院湖南分院正式揭牌!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加速推进航天强国建设!.spacechina.2024-11-21
实现多个首次,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新京报-今日头条.2025-02-12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介.calt.2024-11-21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alt.2024-11-21
公司介绍.calt.2024-11-21
火箭院5家单位通过北京市健康企业现场评审认证.火箭院5家单位通过北京市健康企业现场评审认证.2024-11-21
技能大师工作室.spacechina.2024-11-21
现在一院工作的院士.spacechina.2024-11-21
曾在一院工作的院士.calt.2024-11-21
民用产业概况.calt.2024-11-21
长征一号.calt.2024-11-21
长征二号.calt.2024-11-21
长征二号E(长二捆).长征二号E(长二捆).2024-11-21
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2024-11-21
长征二号F.calt.2024-11-21
长征三号.calt.2024-11-21
长征三号甲.calt.2024-11-21
长征三号乙.calt.2024-11-21
长征三号丙.长征三号丙.2024-11-21
长征五号.长征五号.2024-11-21
长征五号B.calt.2024-11-21
长征七号.长征七号.2024-11-21
长征七号A.calt.2024-11-21
长征八号.长征八号.2024-11-21
长征十一号.长征十一号.2024-11-21
捷龙一号.calt.2024-11-21
捷龙三号.calt.2024-11-21
航天炉.calt.2024-11-21
航征特种阀门.calt.2024-11-21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calt.2024-11-21
垂直钻井系统.calt.2024-11-21
辉昇-I型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辉昇-I型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2024-11-21
航天智港智能自助系统.航天智港智能自助系统.2024-11-21
自适应反无人机有源电子干扰系统.自适应反无人机有源电子干扰系统.2024-11-2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2024-11-21
纯电动牵引车.纯电动牵引车.2024-11-21
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环卫车.2024-11-21
随车起重运输车.随车起重运输车.2024-11-21
机场主力消防车.机场主力消防车.2024-11-21
航天服务.spacechina.2024-11-21
本院概况.spacechina.2024-11-21
火箭院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成功.火箭院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申报成功.2024-11-22
火箭院14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火箭院14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2024-11-22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spacechina.2024-11-21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灯塔 党建在线.2024-11-21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火箭院:创新是火箭的“助燃剂”.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2
中国火箭公司与经开区管委会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中国火箭公司与经开区管委会签署“经济合作协议”.2024-11-21
火箭院与长治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火箭院与长治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11-21
中国航天博物馆将在文昌设立海南馆.calt.2024-11-21
万源科技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成立 打造网络安全技术孵化平台.万源科技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成立 打造网络安全技术孵化平台.2024-11-22
火箭院航天瑞莱成功中标海军工程大学项目.火箭院航天瑞莱成功中标海军工程大学项目.2024-11-21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首套自主研发的电弧增材制造设备完成交付.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首套自主研发的电弧增材制造设备完成交付.2024-11-21
万源科技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数字孪生联合研发中心.万源科技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数字孪生联合研发中心.2024-11-22
大连海事大学与遨海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签约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calt.2024-11-21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举办未来航天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大赛.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举办未来航天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大赛.2024-11-22
火箭院成为“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火箭院成为“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成员单位.2024-11-21
海外合作.calt.2024-11-21
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2024-11-21
集团标识.spacechina.2024-11-21
航天一院.航天一院.2024-11-21
【记者调查】看看,有多少人知道建院60周年LOGO 院媒体联合随机采访 结果让你意想不到.weixin.2024-11-21
致敬榜样!火箭院1集体、2名个人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致敬榜样!火箭院1集体、2名个人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2024-11-21
火箭院航天公寓荣获“天津市人才公寓”称号.火箭院航天公寓荣获“天津市人才公寓”称号.2024-11-21
火箭院“基于5G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智能总装车间”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火箭院“基于5G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智能总装车间”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2024-11-21
火箭院选手在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火箭院选手在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多个奖项!.2024-11-21
火箭院一员工家庭成为2024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火箭院一员工家庭成为2024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2024-11-21
长二丙,成功发射.今日头条-文汇网.2022-10-13
16天内第二发!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9B卫星.今日头条-中国日报网.2021-09-09
发射记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9-12-23
目前火箭院已为多少个国家发射过卫星?.calt.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