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45千米,赵县城南2.5 千米处的大石桥村,南北飞跨。因赵县古时曾为赵州,所以一般称为赵州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
赵州桥始建于隋朝(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因其建筑结构独特,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桥体雄伟壮观,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桥”。唐朝中书令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1961年赵州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牌树碑作纪念。1996年10月完成了世界遗产的材料申报工作,列入世界遗产后备名录。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7月22日,被中国侨联评为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名称由来
隋开皇十四年,赵州桥筹建过程当中,当地官府称其为赵郡河石桥,此名便是赵州桥的初名。唐中书令张嘉贞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赵州桥以当时其建造的地域和河流命名,初名始见于此。北宋时期赵煦皇帝北巡时赐名“安济”。自建成之初至今,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代,期间曾设置赵州、栾州、殷州、庆源府(军)、沃州、永安州等,但因赵州之名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最久远。故以地名为桥名,俗称赵州桥,或曰赵州石桥。
历史沿革
根据《赵州桥建造年代考》一文说:“一块隋朝碑石上的一些有关赵州桥的刻字,保存在宋代历史文化学者陈思编撰的《宝刻丛编》一书中。文献当中记载的刻字为:‘欒(今栾字)州使君江夏徐公碑郝士威撰侯彦直分书大业二年丙寅七月十五日立在汶州石桥前’。”从此文献记载可以确定,在隋朝大业二年七月十五日(606年8月23日)左右,赵州桥建成。
宋《文苑英华》所载唐朝张《赵郡南石桥铭并序》(《赵郡南石桥铭并序》)一文中,有“穷琛莫等盈纪方就”之句。“琛”,珍宝,这里借指钱财;“算”,同算;“纪”是中国古代纪年的单位,一纪为岁星一周,12年。通过此句文字的描写,赵州桥的建设在当时投入了大量的朝廷经费,历时12年才建成此桥。由此时间计算,赵州桥始建于建成年隋大业二年(606年)前12年的隋开皇十四年(594年)。
综上所述,赵州桥建造时间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大业二年(606年)。由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
唐贞元八年(792年)七月,赵州桥第一次修缮。赵州桥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恢复了原状,并复制栏板望柱,以还原貌,桥工坚固。
宋治平三年(1066年),赵州桥迎来当时宋朝政府的第二次修缮。《宋史》载:赵郡安济桥,因其凿铁腐蚀脱落,被盗使外侧拱出现侧倾现象,于是众工扶正复原。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1562—1563年),赵州桥第三次修缮。此次修因桥面石经车辆长期碾轧,“辙迹”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车。新铺了桥面石,完成此役。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赵州桥第四次修缮。主要修缮了南北码头及栏槛柱脚,并仿照原来栏板、望柱上的龙兽图案雕刻,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展象。同年,赵州桥第五次修缮。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秋,赵州桥第六次修缮。多年车辆滚轧,致使桥面破损,秋天动工,冬天完成。
清道光元年(1821年),赵州桥第七次修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在其书写的《赵州大石桥即安济桥》一文中,详细的描写了对赵州桥的考察和测绘工作。
1952年11月7日至14日,文化部派专家刘致平、罗哲文等11人实地考察、勘测赵州桥等文物,考察结束后集体写出报告,建议国家修缮赵州桥。
1953年冬,罗哲文一行再度勘察赵州桥,先后4次挖掘,自桥的上游至下游15米内,挖掘面积1200平方米,由3米至4米深的淤泥直挖至河床的硬土层。“这次勘察,发现了很珍贵的文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隋朝的栏板同它的望柱,这个栏板是雕龙栏板,有穿龙、有蟠龙,也有对龙,还有龙柱。”
1953年第3期《文物》上,发表了罗哲文等勘察人员撰写的《赵县安济桥勘察记》,在挖掘勘察的基础上,制定了保持隋代原貌的修缮方案。从1955年6月至1958年11月,国家投资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修缮。
建筑特征
选址与地基
赵州桥之所以名传千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李春的合理选址。隋匠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了现今赵县城南河粗砂之地,为赵州桥打下了千年坚实的基础。在河道之上建设桥梁,其地基以粗砂为根基的话,可提高桥梁之上的承载力度,并且得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现代技术勘测和实践也表明,赵州桥在河道之上的桥梁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桥梁桥基被粉土和砂土夹层填充,两侧地基地层分布稳定,是当时乃至现今桥梁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石桥的理想场所。并且根据中国著名实验室化验分析,修建安济桥的基本承载力确定为34吨/平方米,粘土层的压缩性很小,地震时不会由砂土变化为流沙,属于良好的天然造桥地基。其稳定的地基建造基础也是赵州桥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
赵州桥的桥台为短桥台、低拱脚、浅基础,并且是直接建造在天然河床砂石之上,然后在其上再用5层坚实的石条砌成桥台,每一层都修建的比下一层多,从而确保了桥台的坚固稳定。
材料与工艺
赵州桥建造中所用石料全部选用了颜色青灰为主,质地坚硬耐磨的砂石,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圆弧拱形式,使中间的石拱高度降低。中间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两侧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从而全面实现了赵州桥建造的双重目的,即低桥面和大跨度的。
赵州桥施工时采用纵向并列砌置法,此法最早出现在汉代,建造特点就是将整个赵州桥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在一起,每道券独立砌置,可灵活地针对每一道拱券进行施工。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时,只需移动鹰架(施工时用以撑托结构构件的临时支架)再继续砌置另一道相邻拱。如果其中有拱券的石块损坏,无需全部调整,修缮,只需更换其中损坏的石块,提高其日后修缮的时间和成本。
隋匠李春为了更好的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桥梁连接紧密牢固,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28道拱券采用”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建造方法,使28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赵州桥的桥面宽度建造上也采用”少量收分“的方法,并且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的宽度逐渐收缩,加强桥的稳定性。
在28道拱的主券上,沿桥宽方向等分的位置设置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铁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28道拱劵中的4个小拱上也建造了1个铁拉杆,使其横向联系更加紧密,赵州桥更加稳固。
在28道拱劵靠外侧的两端小拱上各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两端小拱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又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为使赵州桥28道拱劵能够紧密贴合,隋匠李春采用了在主孔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架设“铁腰”,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设有“腰铁”,把28道拱劵连接起来;每块拱石的侧面分别被石匠凿有细密斜纹,从而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建筑结构
赵州桥桥身两端宽中间窄,并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其桥型为敞肩圆弧拱式桥型,其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减轻了桥身自重,分散了桥身对桥台地基的垂直压力,消除了拱轴线截面上的拉应力,使赵州桥更加稳固耐用。并且其使拱券各个横载面上能均衡受压,通俗讲就是运用材料力学的弹性拱原理造桥,可以将受力点的力分散到桥的每一个横截面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赵州桥跨度大, 弧形平,采取单孔,河心不立桥墩的长跨形式;圆弧,石拱高度降低的圆拱形式,此造桥形式利于泄洪。
相关文化
建造工匠
李春,是隋朝造桥匠师。现今邢台市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奉命建造赵州桥。李春率领工匠在河两岸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认真总结前人的建桥经验,反复推敲、修改施工方案,历经十年的风吹日晒、精雕细刻,于公元605年建成了赵州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民间传说
赵州桥与“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合称华北四宝。在中国古代,赵州桥在连通两岸交通、实现通济利涉的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古代文化知识传播的闭塞,民间传说赵州桥是由鲁班亲手建造,而实际建造者隋匠李春却淡化出了传说之外。日本著名的中国古文化研究学教授柳田国男经过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记载的赵州桥及其周边的风物古迹为核心而产生的系列传说故事,都真实的反应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
元代《夷坚新闻续志》载:赵州城南有石桥一座,乃鲁班所造,极其坚固,意谓古今无第二手矣。忽其州有神姓张骑驴而过桥,张神笑曰:“此桥石坚而柱壮,如我过能无震动乎?”于是登桥而桥撰动若倾状。 鲁班在下以两手托定而坚状如故。至今在赵州桥的桥面之上,还有张姓神明骑驴所留下的驴头尾及四足的痕迹,桥下则留有两只手痕。此古老传说他文未载,所以人民大多不知。此元代撰记首次记录了世俗所传的鲁班修桥、张姓神明试桥留痕的完整记载,后来的柴王爷推车试桥,赵匡胤拉车过桥,三兄妹赛桥游湖的故事构成了民间早期对赵州桥的基础情节描述。民众借助传说当中的故事,抒发自我情感价值,表现自我文化理念,增强民族传统记忆,丰富了赵州桥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2013年,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赵州桥传说”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州桥传说叙事遵循三段式的创作手法,运用虚构、夸张、想象等传奇化的创作方法,在传承变异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荣誉与交流
1961年3月4日,赵州桥经由河北省推荐,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9月4日,成立于1852年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上,中国的赵州桥被评选为世界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之一,由该协会赠送铜牌于桥头树碑纪念,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处获此殊荣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0月赵州桥完成了世界遗产的材料申报工作,列入世界遗产后备名录。
2005年,为期9天的中国赵州桥建成1400周年纪念活动正在河北省赵县举行。活动期间除举办纪念大会、纪念碑揭幕仪式外,还举行了赵州桥景区新建赵州民俗博物馆开馆和赵州民俗购物一条街开幕、赵县历史文化展览、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
2010年,赵州桥景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划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在赵县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赵县政府与美国麦迪逊郡签署合作协议,中国赵州桥与美国罗斯曼廊桥缔结为姊妹桥。
2017年,大型景观雕塑作品《丝路金桥》荣获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金奖,而该作品的原型正是石家庄市的赵州桥。如今,赵州桥已经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文化符号。
2023年1月7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彩色周末”活动在赵州桥景区百戏楼举行。
2023年7月22日,赵州桥被中国侨联评为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旅游信息
门票
赵州桥景区自2023年11月1日起停止售票,免费向公众开放。
参考资料
赵州桥.赵县人民政府.2022-11-21
“石家庄市十大旅游景区(景点)”评选结果公布.今日头条.2023-07-28
赵州桥.赵县人民政府.2023-07-27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赵县人民政府.2023-07-27
沿着高速看中国——赵州桥长通古今.中国政府网.2023-07-28
喜讯 ! 赵州桥被中国侨联评为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澎湃新闻网.2023-07-28
1400多岁的赵州桥上了热搜!原因竟在60多年前.今日头条.2023-09-22
地震科普 | 千年古桥的抗震秘籍.宜宾市地震监测中心.2023-07-29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州桥传说.赵县人民政府.2023-07-30
《天下赵州(精编版)》.央视网.2023-09-22
赵州桥传奇 (1986).豆瓣电影.2023-09-22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7-28
赵州桥建成140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光明新闻网.2023-07-30
“赵州桥”亮相米兰世博会 架起世界文化交流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8-14
赵州桥景观雕塑《丝路金桥》获2017世博会金奖_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石家庄频道.2023-07-30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赵州桥景区 .赵县人民政府.2023-07-30
关于赵州桥景区免门票费的公告.河北新闻网-今日头条.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