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是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含明清两代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分内城、外城两部份,共有16个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内城始建于1632年,具有明代的建筑风格,包含八座大型院落。外城则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完工,包含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建筑。此外,该建筑群内保留的康熙御碑数量之多、御书之丰富以及保存之完整,均为国内罕见。
皇城村于1998年开始,对皇城相府进行修复修缮,建成了一个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02年一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晋升为山西省第三个、上党郡地区的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皇城相府于2015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荣誉称号。2023年3月,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入选“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2000年以来,先后有《康熙王朝》《我认识的鬼子兵》《契丹英后》《关中情仇》等电视剧在皇城相府拍摄。
名称由来
康熙,陈廷敬历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陈廷敬的府邸于是被称为相府。由于古代宰相的府署厅门涂黄色,历来称为黄阁,久而久之,这座城堡的名字就演变为“黄城”。又因为中道庄门前建有御书楼,用黄色琉璃瓦覆顶,以放置康熙帝赐陈廷敬的御书“午亭山村”匾和“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联,所以民间俗称为皇楼,久而久之就演变为“皇城”。“黄城”和“皇城”音同而字异,于是便有了“黄城”和“皇城”两种写法,一直沿用至今。因陈廷敬晚号陈廷敬,故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庄。
历史沿革
皇城前身
皇城相府的前身是中道庄,明朝宣德四年陈廷敬所在的陈氏家族迁居至此。经过四代的发展,到陈廷敬祖父时已然富甲一方。明朝末年,豫陕流寇横行,王嘉胤、王自用部20万人马,几乎席卷山西省全境,明崇祯五年(1632年)为抵御流寇,在乱世中自保,陈氏家族在樊山脚下修建了高达7层的防御性建筑河山楼,取自“河山为“之意,河山楼峻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修建了“斗筑居”城墙,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用了7个月的时间全部完工
鼎盛到衰落
康熙时期,陈氏家族的居官者达16人,陈廷敬作为康熙帝的讲经老师,官职高居相位。康熙帝更是亲自御驾驻该村,题写匾额,赐赠陈家,因而皇城相府名满三晋,朝野共知。至清代乾隆(1760年)时期,陈氏家族在250年间共走出了41位贡生,19为举人,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然而随着岁月更迭、王朝覆灭,皇城相府也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阶级斗争衡量美丑、是非,皇城相府也不再张扬。
修缮保护
皇城相府所在的皇城村煤炭资源较为丰富,20世纪末的皇城村民们靠着挖煤冶铁,一度成为全县有名的小康村。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资源总量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皇城村领导张家胜在带领村民尝试像蔬菜大棚、种植果园等致富方法无果后,便将目光放在了皇城相府身上。张家胜在北京向戴逸、罗哲文等知名历史、文博专家确认了皇城相府的价值后,便筹划皇城相府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在政府领导的帮助下,1998年,皇城村拿出两亿元用于皇城相府的修复和保护,并实现了举村搬迁的壮举。同年集资启动三门七楼十处景点的修复建设。
1999年,二期工程又斥资3000余万元,耗时两年基本还原了当年的“皇城”风貌。同年12月又投资50万元成立了山西皇城相府有限公司,开始接纳海内外游客。2002年皇城相府一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成功身5A级旅游景区行列。
建筑特征
整体特征
皇城相府是明清两个时期的建筑,具有独特的特色。它将官宦邸宅、纪念性建筑、庙院宗祠、集古代民居、书院学堂、防御工事等相融合,形成了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皇城相府的外城构造是根据北京城的样式而建造的,包括屋顶、开间、彩绘等都仿照了民间建筑的风格。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建筑布局
皇城相府共分内外两城,内城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主要建筑及各种院落均坐东朝西。中部为陈氏宗祠,是一组祠庙建筑。其北部建筑群以巍峨峭拔七层百尺的河山楼为中心,东侧是官宦宅邸容山公府和民居建筑麒麟院,西侧是民居建筑树德院。陈氏宗祠之南部建筑为官宦宅邸御史府,再南有民居建筑世德院。陈氏宗祠之东的建筑是建于高台之上的回廊,以及层层叠起南北横列的藏兵洞。
外城紧依内城西城墙而建,平面近方形,辟城门四座,平常仅西城墙南端的正门开启,其余各门均予关闭。正门外有御书楼,门内东西向纵轴线上一前一后布列一大一小两座石牌坊。石牌坊南侧紧靠外城南城墙,建筑群全部集中在石牌坊的北侧,主要建筑及各种院落均坐北朝南。外城建筑群以家宰第为中心,其西侧自南而北依次布列管家院、西花园、小姐院,东侧则有东书院、内宅院、餐饮院等。
建筑风格
从河山楼俯瞰皇城相府,整体建筑风格规整封闭,以朴实无华、整齐严谨为主。官宅建筑与传统窑洞相结合,独具北方建筑的豪放大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城相府的园林。皇城相府内有一个止园,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园内充分借鉴了南方园林的建筑风格,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树木繁盛,建筑色彩明快淡雅,造型轻快活泼,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江南园林,无处不体现着南方建筑的温婉细致。
主要景点
斗筑居
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当时,朝廷腐败,战事频繁,作为晋商文化的早期代表,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经常遇到各种袭扰,为了给家族创造一个和平安静的世外桃源,也为了给乡邻们提供一处临时避难场所,陈昌言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修建了“斗筑可居”。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一座位于内城中轴线上的院落,由两大两小石狮护卫。宗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祠堂,正方供奉着陈家历代祖先的神位,南厢房则展示有陈氏家族先贤的画像。后院是贤祠,悬挂着康熙皇帝的画像,并陈列了御赐匾额和珍贵物件,如貂裘、龙褂、丝绸等。陈氏后辈选择在内城的中轴线上建立宗祠,既是对已逝祖先的崇敬之意,也是希望祖先能够庇佑后世子孙,保佑家族繁荣昌盛,永远不衰。
树德院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它由两个东西向的并列四合院组成,主院是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的。正房是一个三层楼,采用了"明三暗五"的形式;厢房和倒座则是二层楼。院落的四个角落内设有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式非常独特,有些类似于云南的"四合五天井"式民居。院内的地面由素砖和石条铺筑而成,主院的西北天井通过门与侧院相通,门口没有设置影壁。侧院的布局与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世德院是陈廷敬的出生地,他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在该院的西房。这座院落的整体建筑风格与树德院相似,都呈现出简洁、古朴、典雅的特点。整个明代建筑的观感,很少使用斗棋来装饰,柱间的枋木组合主要以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为主,柱的基座、门的门枕石,以及影壁都是素面的。门窗一般采用拱形或方形,窗户主要有直棂窗和支摘窗,木栏板和梁架结构几乎没有装饰,室内的次间通常会设有落地罩,纹饰一般以几何图形为主。
河山楼
河山楼又名"风月楼"。其名取自“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明朝末期战乱频繁,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了这座高二十三米的建筑,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的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的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此外,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麒麟院
麒麟院是相府内城明代早期建筑之一,最初是陈廷敬祖父陈经济的住所。楼门旁边有石雕兽像,门前也有麒麟图案的照壁,因此被称为“麒麟院”。河山楼面向北,朝向南,由前后两个院落构成。每个院落都有一座正厅和两个厢房,所有房屋都采用硬山式的双层出檐屋顶。前院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后院是内宅区域。
容山公府
容山公府座北朝南,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整座建筑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每个院落都有一座正厅和两个厢房,所有房屋都采用硬山式的双层出檐屋顶。前院用作会客室,后院则是内宅区域。容山公府最初是陈氏家族第一位进士,六世祖陈天佑(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的府邸,别称“肃政廉访”。
御史府
御史府位于陈氏宗祠左前侧,作南北两进并列四合院。院落坐东朝西,俱作一正两厢,以南跨院为主院。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府邸。因其官居都察院御史,故称御史府。
中道庄
中道庄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创自陈廷敬父辈。“中道庄”之名起始于外城中道庄建筑之前,其由来据《陈氏家谱》:“中道庄者,上下皆村落,故以中道名之
石牌楼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采用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安装了夹杆石,下枋上雕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装饰有图案,采用了高浮雕工艺。各枋之间设置了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模仿木结构斗棋的屋檐,正脊两端设有吻兽,脊刹饰有麒麟。整座牌楼展现出雄伟庄重的外观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另外,建于顺治帝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学士第
大学士第俗名“黄阁”,创修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其时为陈氏的别墅陈昌言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 年)病卒,其子陈元亦于康熙元年(1662 年)病逝,且无子嗣。如此昌言、昌齐二支子嗣俱绝,又以陈昌言兄弟始终未尝分家,其别墅于是归陈昌期所有。康熙时,陈廷敬(陈昌期长子)官阶逐次高,陈昌期随而对之逐次改建装饰,前后名其第为“詹事府”、“总宪府”、“大司徒府”、“冢宰府”等。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陈廷敬升任吏部尚书之后,陈氏即于大门走马板上装饰“冢宰第”三字,原来的别墅于是叫做“冢宰第”,其俗为“尚书院”。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陈廷敬积功累劳,又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拜相入阁,陈氏遂于大门廊柱额杭之上,又悬挂“大学士第”匾。从此之后,“相府”之名便一直沿用至今。
屯兵洞
屯兵洞是在战乱时期,有许多家丁或垛夫会在山区挖掘窑洞作为隐藏和居住的地方。这些窑洞分为五层,共有125间。有些洞间是互相连接的,有的洞间则是独立的。层与层之间还有暗道相通,可直接通往城墙上。最高一层建在城墙内部,设有炮眼朝向城外,既可以发射火器进行攻击,又可以观察敌情。
小姐院
小姐院是陈氏小姐的闺阁,附从于大学士第内府之右,“小姐院”是其俗称。院为单进四合院,坐北面南。正房为双层出檐楼房,五开间,前檐置廊东西两厢房为三开间单层。该院室屋顶形式采用券棚顶,风格独特,屋身低矮。
南书院
南书院位于于止园东北,作前后二进对合式四合院。其正堂名为“清立堂”,作三间七架结构,前檐置廊,其下基础高1.04 米,施7级台阶,阶长 3.73 米。正厅两侧各置耳房一间其东耳房后墙开辟门户,通于后院。
管家院
管家院是相府管家办事和居住的地方,位于中道庄门右、大学士第之西。院为单进,南向,以五开间正房搭东西各三开间厢房,其屋舍都是单层结构。
御书楼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西门外,是陈廷敬的三子陈壮履为炫耀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地建造的。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记载,该楼建成时,上面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给陈廷敬和陈壮履的近二十首诗、四副楹联和其他题记等,笔墨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在,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和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些匾和楹联都是原来的实物。
紫芸阡
陈廷敬的墓地位于皇城相府北约 500 米之静坪,名为“紫芸阡”。阡处于半山之上,东倚山脊,西临河谷。阡平面长 115.5 米,深47米。阡门南向,立有石牌坊。
止园
建成于清顺治帝十八年(公元1661年),位于皇城相府城南,园中筑有书屋,对合成院,俗名“南书院”。书院西缘墙脚辟水塘一区,名为“莲塘”。莲塘之南假山鳞峋,伸入水塘,接于南岸。其占地近1.1万平方米。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中华字典博物馆
中华字典博物馆于2007年正式成立,以相府主人陈廷敬主编的《康熙字典》为核心展品,全面展示了中国字典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馆内藏书共计20000多册,主要包括中国字典发展史展示和字典收藏两个主要部分。展示部分分布在三个院落的第一层,共计十个展室,而收藏部分则设在院落二楼,细分为五个典藏阁,同时还有四间字典名人堂,可谓全国第一座以字典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价值与影响
防御功能
在明朝末年,为了防范当时全国十分严重的“流寇之乱”,陈氏家族建立了皇城相府,其内外两城有着高大的城墙,坚不可摧巍峨如山;城楼、角楼相互抵指,错落有致,清晰可见,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楼房的第三层以及以上楼层皆有窗户,楼顶处还有谍、垛楼;楼房的底部深入地底,有水井、磨、碾等设施,并有通往城外的暗道,因此,皇城相府是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
清顺治六年,大同市总兵姜瓖发动兵变,烽烟燃遍山西省,姜镶部将张光斗上门召降,陈家不从。张光斗便率兵围攻“斗筑居”,陈家坚守数月,直到清军解围。民国初年,政局混乱,河南省土匪多次越境进犯阳城,皇城村坚固的城墙使得土匪不敢有所企图,在乱世之中又一次护佑了百姓。
文化价值
在皇城相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家文化的痕迹,尤其体现在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上。相府内冢宰居住的地方宽敞明亮,雕梁画栋,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而管家院的房屋则更加朴素,无论是正房还是厢房,都是低矮简单的单层建筑。小姐院的房屋则没有额外的装饰,空间狭小,可以说在整个相府中建筑等级最低。
皇城相府作为陈廷敬的宅院,凸显出独特的官文化。这些“官文化”主要体现在皇城相府的建筑布局和装饰上。府内饰图以青莲、仙鹿为主,“青莲”谐音“清廉”,寓意当官应两袖清风。点翰堂,悬挂着康熙御笔“点翰堂”匾额以及“精研书史知古今,慎典细编见泰平”的御笔楹联;内宅正堂中还悬有康熙帝画像,彰显了陈廷敬对皇帝龙恩浩荡的感恩,也是对皇权的敬畏,以及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宣示,还有向皇帝表明自己忠心的决心。
艺术价值
皇城相府在建筑装饰上,因内、外城因建造年代的不同,风格亦有所变化。内城中的明代建筑多为素面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柱础有鼓形、方形,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厚重。而外城的建筑装饰运用高浮雕、镂空雕饰及琉璃饰件等制作精细、色彩艳丽的装饰构件,有着显著的清代遗风。
皇城相府每一座建筑,布局之讲究,雕刻之精美,寓意之深奥,无不融入了明末清初的刻骨印痕,拥有极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流连其间,可见御碑之繁多、御书之丰富、保留之完整,也为国内少见。
所获荣誉
皇城相府于2002年一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晋升为山西省第三个、晋东南地区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2020年12月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2019年,皇城相府旅游景区在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荣获“2019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荣誉。
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旅游经济区和旅游标杆项目,荣评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皇城相府”还被评为全国旅游界继北京故宫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皇城村也因此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佳美丽村庄等荣誉称号。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98年,皇城人提出开发“皇城相府”、发展旅游兴村的思路,按照“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完成了相府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的全部工程。2007年“皇城相府”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兴建生态农业科技园,修建五星级相府庄园酒店,景区整合周边九女仙湖旅游景区,形成完整旅游经济链。
2022年9月,山西省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晋城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旅行商走进皇城相府,实地体验了别具太行山和沁河古堡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并与皇城相府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皇城相府旅游景区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保护,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有机的结合并提取皇城相府里的地域文化因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到当地的民俗设计当中去,以此来创造具有当地民俗风格的民宿,皇城文旅公司将相府庄园打造成一座现代园林,将邻近的郭峪古城、海会书院、砥城敦伦居等古建筑群进行一体化发展。
保护
2004年,皇城相府被评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皇城相府作为陈廷敬故居入选山西省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月1日起,山西开始实施《晋城市太行古堡群保护条例》。条例规定,包括皇城相府在内的古堡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且在古堡群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以下行为:
相关文化
相关人物
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康熙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圣祖,世祖第三子,八岁时继位,年号康熙。曾两次下榻皇城相府,在陈廷敬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在其病逝后,康熙特命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再会相府》实景剧
《再回相府》由山西文旅集团和皇城相府联手打造,核心创作团队为“印象”系列和“又见”系列的原班人马,同时实景演绎加体验融入为核心创意的实景夜游体验项目,成为全国首部明清院落实景融入剧。《再回相府》通过陈昌期寿辰赈灾、陈廷敬的梦境和两位命夫人的故事构成,切入了陈廷敬和他家族的不同侧面,一窥这位一代名相的心路历程与陈氏家族六百年绵延的秘密。
影视作品
自1999年以来,先后有《康熙王朝》《我认识的鬼子兵》《契丹英后》《关中女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缘定今生》《三滴血》等影视剧在皇城相府拍摄。
参考资料
皇城相府.晋城市人民政府.2023-10-16
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新民晚报.2023-07-29
在山水晋城,皇城相府里读悠悠历史,山岭古镇间赏绝美风光.晋城市人民政府.2023-12-06
景区景点.hcxfjq.2023-10-16
资源状况.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官网.2023-08-23
皇城相府.晋城市人民政府.2025-04-17
走进相府.皇城相府.2023-10-16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见证改革开放四十载皇城相府之成就.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中国十大文化旅游景区揭晓皇城相府再获殊荣.新浪网.2023-07-29
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上榜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皇城相府.2023-07-29
皇城相府以文化打造旅游品牌.皇城相府.2023-10-16
领略建筑魅力 品味人文精神——在皇城相府体验精彩文化之旅.中国网-财经中心.2023-10-16
景区景点.hcxfjq.2023-10-16
详解山西AAAAA明星景区(2)——【皇城相府】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家族的崛起之地.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29
皇城相府.晋城市人民政府.2025-04-25
景区景点.hcxfjq.2023-10-17
景区景点.hcxfjq.2023-10-17
景区景点.hcxfjq.2023-10-17
美学古堡群范本|裴葳蕤:浅析山西皇城相府在建筑布局上有何考究之处.国土名片网.2023-08-24
浅析皇城相府官宅建筑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知网.2023-10-17
阳城县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入选12月份全国5A级景区100强.中国小康网.2023-07-29
皇城相府.汾河新闻.微博.2023-07-29
皇城村美丽之路.中国农村网.2023-11-10
9月14日至16日 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晋城举办.澎湃新闻.2023-08-24
8月25日至27日 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晋城举办.山西经济日报.2023-08-24
皇城相府:让山水古堡显特色 来皇家园林养身心.黄河新闻网.2023-07-29
让幸福感升级!晋城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金台资讯.2023-08-24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太原市 古交遗址等1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11-10
皇城相府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城相府.2023-11-10
晋城市太行古堡群保护条例.晋城人大.2023-12-06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2023-11-10
《再回相府》与《又见平遥》有何不同?——深挖国内首部明清院落实景融入剧背后的故事.百家号.2023-10-17
山西皇城相府景区.微博.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