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吕克·戈达尔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2022年9月1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索邦大学,法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演员。
1950年,戈达尔开始为《电影公报》杂志撰写文章,以影评人身份出道,并在1952年成为《电影手册》的撰稿人,发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先声。1960年,戈达尔凭借他执导的首部电影《精疲力尽》获得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被视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开山之作。
1963年,戈达尔执导了个人首部由好莱坞参与投资的影片《轻蔑》,影片标志着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顶峰。1965年,戈达尔执导了影片《狂人皮埃罗》,影片标志着其电影事业的转折,此后他突破电影类型的束缚,转向个人自由风格化的拍摄。1967年,戈达尔执导的政治性喜剧片《周末》上映,代表着其电影生涯中新浪潮时期的告终。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降临后,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戈达尔成立了“维尔托夫小组”,主张用电影作为革命的武器,拍摄了包括《真理》《东风》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电影。此后,以《快乐的知识》为代表,其影片逐渐走向激进和抽象。20世纪70年代开始后,他逐渐放弃政治电影表达的诉求,转向对录像艺术的探索,拍摄了《给简的信》和《此处与彼处》等作品。
20世纪80年代后,戈达尔重归传统叙事电影路线,用一种宁静柔和的抒情基调拍摄影片,于1980年执导了个人首部商业片《各自逃生》。198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长达266分钟的系列纪录片《电影史》上映。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戈达尔持续进行着电影实验,1996年,他执导了以萨拉热窝为背景的影片《永远的莫扎特》,并于1998年获得第2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荣誉凯撒奖。
21世纪后,步入高龄的戈达尔仍未停止对电影的实验与探索。2001年,他自编自导的爱情片《爱的挽歌》提名第5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2010年,在他执导的剧情《电影社会主义》中,戈达尔讨论了人类创造文明、又用战争摧毁文明的悖论关系。同年,戈达尔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戈达尔执导个人首部3D实验性电影《再见语言》,对变动不居的电影技术和美学进行了回顾与思考。2018年,戈达尔的最后一部长片《影像之书》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金棕榈奖。2021年,戈达尔获得第24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特别贡献奖。
戈达尔的电影导演生涯,不仅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的语法规则、新的样貌,更为电影带来了更为深刻的、革命性的颠覆与变革,使得政治电影跃升至电影政治和文化政治的层面。2022年9月13日,91岁的让-吕克·戈达尔选择在瑞士家中安乐死去世,标志着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终结。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让-吕克·戈达尔于1930年12月3日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四岁时,其一家由巴黎回到瑞士尼翁生活,让-吕克·戈达尔亦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之后,他进入巴黎布丰中学修习高中学业,或许是因为让-吕克·戈达尔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看闲书和看电影上的缘故,高三会考没能合格,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18岁时,他一边准备复读,一边又培养起了绘画的爱好。一年后,让-吕克·戈达尔重考,成功考上巴黎大学人类学专业。但是大学期间他却没怎么好好去上过课,经常出入拉丁区的电影院,通过参加在巴黎市内拉丁区的电影放映会开始接触电影,并在电影会认识了一批后来同他一道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包括安德烈·巴赞、克劳德·夏布洛尔、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人。
演艺经历
影评生涯(1950年-1959年)
让-吕克·戈达尔于1950年与侯麦、里维特共同创办民间影评刊物《电影公报》,该刊物总共只出版了五期。随后,其在《电影公报》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回顾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火车怪客》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后来成为他20世纪50年代批判性作品的基础,从此正式以影评人身份出道,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此外,其还参演了里维特执导的短片《四对舞》。1952年,让-吕克·戈达尔又和拉丁区电影俱乐部的弗朗索瓦·特吕弗、侯麦、里维特等人一起,成为了《电影手册》的撰稿人,并抨击当时的导演和在他们看来陈旧的电影范式,发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先声。同年,其暂停电影评论活动,回到瑞士,并在瑞士瓦莱州大迪克桑斯坝工地上做电话接线员期间,首次自编自导了一部20分钟的纪录短片《混凝土作业》,之后该短片于1958年在法国上映。
1955年,让-吕克·戈达尔在日内瓦拍摄了个人首部剧情短片《一个风骚女人》。次年,其再次与里维特合作,出演了里维特执导的短片《棋差一招》。次年,让-吕克·戈达尔回到巴黎,在二十世纪影业公司做了两年的公关,并继续为《电影手册》创作影评,在Arts杂志上大量发表影评。此外,其还于1958年至1959年间自编自导了喜剧短片《夏洛特和她的情人》和《所有的男生都叫派翠克》,以及与让-皮埃尔·利奥德等人共同出演了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犯罪片《四百击》。
新浪潮时期(1960年-1967年)
1960年,让-吕克·戈达尔首次执导的电影长片《精疲力尽》在巴黎正式公映,入场人次累计高达229万,其由此正式开启导演生涯,并凭借该片获得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且该片亦提名主竞赛单元金熊奖。该影片中即兴创作的形式、创新的跳切剪辑、非线性叙事等,打破传统电影制作规则,确立了他的作品风格,引起了拍摄打破旧有电影范式的新电影浪潮,并成为了电影内容主题偏向现实主义,强调生活流,注重展现人的体验和精神过程的法国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后,让-吕克·戈达尔尝试了影片拍摄的不同题材、风格和叙事形式。1961年,其执导的音乐歌舞片《女人就是女人》获得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1962年,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剧情《随心所欲》获得第2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和帕西内蒂奖最佳电影,该片是其电影值得深思一类中的典型代表,截至2023年7月豆瓣评分8.5。次年,其执导的一部以阿尔及利亚战争为背景的、谴责法国政府纵容酷刑的影片《小兵》上映,自此出自该影片中的名言“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成为其标志性观点。同年,让-吕克·戈达尔执导了由碧姬·芭铎、杰克·帕兰斯、米歇尔·皮寇利合作主演的爱情悲剧片《轻蔑》,该片是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个人首部由好莱坞参与投资的影片,标志着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顶峰,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与场面调度为现代主义艺术在电影中的呈现做了示范,当时在巴黎上映获得了22万人次的观看。此外,该影片还于2022年入选《视与听》影史最伟大100部影片和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首批展映片单。
1964年,让-吕克·戈达尔自筹资金拍摄的、安娜·卡里娜等主演的半喜剧犯罪片《法外之徒》上映,该片表达了对美式流行文化以及好莱警匪通俗剧的讽刺与批评。随后,其执导的剧情《已婚妇人》获得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1965年,在没有特效只有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的时期,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创作的黑色科幻电影《阿尔法城》获得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同年,一部没有剧本的、由让-保罗·贝尔蒙多等主演的犯罪片《狂人皮埃罗》标志着让-吕克·戈达尔事业的转折,突破了电影类型的条条框框,转向个人自由风格化的拍摄,并获得第3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片中男女主角关于不同生活细节的争吵,映射了让-吕克·戈达尔与安娜·卡里娜的婚姻生活。
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由碧姬·芭铎、让-皮埃尔·利奥德主演的剧情《男性,女性》于1966年上映,并获得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随后,其自编自导的悬疑犯罪片《美国制造》 和喜剧片《我略知她一二》先后上映。1967年,让-吕克·戈达尔执导了剧情片《中国姑娘》,该影片是其电影创作中政治性最为直率的一部作品,演绎了五名激进毛主义大学生在一间公寓内的思想交流和实践。而仅在一年后的“五月风暴”运动中,《中国姑娘》中左派学生群体的激进行动主义预见性地成为了法国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主的五月风暴的社会现实,并获得第3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其执导的政治性喜剧片《周末》上映,该片的片尾以神秘而大胆的“电影的终结”为标题,标志着其电影生涯中新浪潮时期的告终,并获得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截至2023年7月豆瓣评分8.0。
激进左翼时期(1968年-1979年)
随着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降临,让-吕克·戈达尔陷入了政治迷思,他的电影也逐渐走向激进和抽象,开启各种政治批判,成为第三世界的电影代言人。随后,其拍摄的一部审视1960年代末的反传统文化思潮的纪录片《一加一》和剧情《一部平淡无奇的影片》上映。1969年,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剧情片《爱情与愤怒》和《快乐的知识》获得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其中由让-皮埃尔·莱奥和朱莉叶·贝尔托主演的《快乐的知识》改编自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的电视版,也是其对电影语言进行探究以来最为严谨、最具自觉的一次。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让-吕克·戈达尔逐渐放弃了政治电影表达的诉求,转向于录像艺术这种新技术对影像传播的探索。1970至1972年间,其自编自导的《东风》《一切安好》和《给简的信》等影视作品先后上映。其中,他在纪录片《给简的信》中仅以简·方达的新闻照片为基础,进行图像学分析,全片没有动态影像,并且大胆进行自我批评,批评了简·方达的社会主义激进幼稚,同时亦点出传媒与影像能为政治所带来各方面的无形影响。
1973年,让-吕克·戈达尔离开巴黎,并和马里·米维尔在格勒诺布尔共同创建“声音影象”,投入录像时代的新鲜体验。随后,其于1976年与吉加·维尔托夫、安-玛莉·米耶维勒联合执导了纪录片《此处与彼处》,援引戈林.麦凯波在《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一书中所述:这部影片包含了《直至胜利》一片的部分片段,以及有关当代法国社会的影像。之后,其拍摄了纪录片《两少年环法漫游》,以及出演了由费尔南多·比利执导的剧情《一部实验电影》。
重回叙事电影(1980年-2000年)
让-吕克·戈达尔在20世纪80年代重归传统叙事电影路线,回归法国典型的浪漫主义,用一种宁静柔和的抒情基调拍摄影片。1980年,其执导的第一部商业片《各自逃生》在戛纳电影节上映,这部影片也开启了他作品一个新的、更有灵性和诗意的阶段,并获得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提名,再次巩固了其在拍摄创新电影的最前线地位。随后,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喜剧片《受难记》于1982年上映,并提名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同年,其亦获得第39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让-吕克·戈达尔于1983年执导由玛鲁施卡·迪特马斯、贾克·鲍那非合作主演的爱情喜剧片《芳名卡门》,获得了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让-吕克·戈达尔亦在该片中饰演卡门的伯父戈达尔一角。1985年,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奇幻剧情《向玛丽致敬》上映,并获得第3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同年,其还自编自导了犯罪喜剧片《侦探》,该片获得第3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让-吕克·戈达尔在1987年执导的音乐喜剧片《华丽的咏叹》和奇幻喜剧片《神游天地》,分别提名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和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1989年,其于1988至1998年自编自导自演的长达266分钟的系列纪录片《电影史》上映,在该片中他以哲学精神对20世纪的人类思想发展历程做了一次抽丝剥茧的梳理。之后,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推出让-吕克·戈达尔《电影史》,全书由电影中的画面和文字构成,完整展现了让-吕克·戈达尔独特的电影观。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让-吕克·戈达尔继续在电影上进行实验。其于1990年自编自导了由阿兰·德龙主演的剧情《新浪潮》,该片获得第4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次年,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德国玖零》获得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截至2023年7月该片豆瓣评分7.9。
1993,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由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的喜剧片《悲哀于我》上映,并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随后,其在纪录片《自画像》中开始反思自己在电影史上的位置,以及电影工业和电影艺术相互间的作用。让-吕克·戈达尔于1995年获得第4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荣誉金豹奖。次年,其基于对当代国际政治热点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深刻思考执导了以萨拉热窝为背景的,由两个故事线索组成的影片《永远的莫扎特》,该片获得第5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1998年,让-吕克·戈达尔获得第2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荣誉凯撒奖。
千禧年后(2001年-2023年)
2001年,让-吕克·戈达尔自编自导的经典爱情片《爱的挽歌》上映,并提名第5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在该影片中他运用传统35毫米黑白胶卷拍摄前半部,再用数位摄影机拍摄后半部,通过剪辑交融黑白和彩色影像。同年,其应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要求,对1988至1998年完成的分八章、总共时长为266分钟的《电影史》进行重新制作和剪辑,以80分钟的体量完成了精选版《电影史》。之后,让-吕克·戈达尔于2004年执导了战争题材片《我们的音乐》,该影片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篇章讲述了三件事情。
2010年,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剧情《电影社会主义》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的第六天首映,并获得该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的提名。该影片主要由对白、自述和画外音这些文字文学性鲜明的元素组成,是让-吕克·戈达尔电影惯例的晦涩抽象表达,并讨论了人类创造文明又用战争摧毁文明的悖论关系,在此,阶级的含义已经隐退到对整个人类世界的担忧。同年,其亦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贡献奖。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个人首部3D实验性电影《再见语言》于2014年上映,并获得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在这部电影中其不再试图向观众灌输干涩的概念,而是在用画面和声音与观众交流,广泛参照了尼古拉斯·德·斯塔尔的绘画和威廉·威廉·福克纳的写作,以及数学家洛朗·施瓦茨和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的作品。
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纪录片《脸庞,村庄》于2017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映。次年,其最后一部自编自导的长片《影像之书》上映,在该片中其以手指为章节比喻,分五章重新解构电影艺术,并携妻子安娜-玛丽·米埃维尔共同声音出演。之后,该影片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金棕榈奖。2020年,让-吕克·戈达尔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向全球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新冠疫情时期的影像”的直播。次年,其获得第24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终身成就奖。
2022年9月13日,91岁的让-吕克·戈达尔选择在瑞士家中安乐死去世,标志着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终结。次年,为纪念让-吕克·戈达尔的离世,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再次推出他的回顾展,选出其11部作品,涵盖了短片、长片、纪录片、剧情等多种作品形式,并展示了其不同阶段的作品脉络,为观众呈现了让-吕克·戈达尔的不同侧面。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第七区,家境优渥,父亲保罗·戈达尔是一名瑞士医生,母亲是奥黛尔·莫诺德是瑞士一位牧师的后代,外公朱利安·莫诺德是法国著名的银行家之一,也是文学界人脉广泛的人物,家中还有姐姐雷切尔·戈达尔、弟弟克劳德·戈达尔和妹妹韦罗尼克·戈达尔。
婚姻生活
1959年,让-吕克·戈达尔从一个肥皂广告上发现了丹麦女孩安娜•卡里娜,随后,两人第一次合作了政治电影《小士兵》。1961年,两人结为夫妻,由于安娜•卡里娜出演让-吕克·戈达尔拍摄的《精疲力尽》《小兵》等早期新浪潮影片,因此两人被称为“新浪潮夫妻”。1964年,他们离婚。之后,二人保持在电影上合作的关系。
让-吕克·戈达尔于1967年与主演了《中国姑娘》和《周末》的演员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结婚。1970年,两人分居,之后于1979年离婚。后来,让-吕克·戈达尔与摄影师安娜-玛丽·米埃维尔结婚,两人相伴直到生命的尽头。
逝世
2022年9月13日,91岁的让-吕克·戈达尔选择在瑞士家中安乐死去世。据法国媒体报道,让-吕克·戈达尔并非死于病痛,他只是精疲力尽,选择以安乐死结束生命。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纪录片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短片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配音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导演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编剧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制片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剪辑作品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参加综艺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出版书籍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3年7月,来源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让-吕克·戈达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近70部故事片、纪录片及电视作品。他的作品多次改变方向,也获得过无数荣誉,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是一位直言不讳的辩论家和电影革新者,用不倦的热情保持着自己的创作活力。(《新民晚报/评)
让-吕克·戈达尔是一位思想激进且多产的导演,创作了《精疲力尽》《卡宾枪手》《美国制造》《中国姑娘》等多部优秀作品。(新浪娱乐/评)
作为一个独立精神领袖,在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生涯中,其身份不仅是导演,也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革命者,然而其影片能改变的社会现实,却微乎其微。(云南师范大学 司达/评)
让-吕克·戈达尔和他的电影,是世界电影文化中一个特异的存在。半个世纪以来,他拍摄了近百部(包括故事片、纪录片、录像短片、电视系列片等)影视作品。他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的分水岭(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办人亨利·朗格卢瓦认为整个电影史应划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法国新浪潮电影风格的代表(影评家让-彼埃尔·梅维尔直接把戈达尔的风格作为新浪潮的风格),电影美学革命的先驱(意大利导演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认为,全世界的新电影中至少有一半是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也就是说他们遵循、效法着由让-吕克·戈达尔提出的标准和法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马睿/评)
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灵魂人物,让-吕克·戈达尔激进、果敢,作品颇丰——《精疲力尽》(1960)作为他的首部故事性长片,也是新浪潮的发轫之作;《影像之书》(2018)探讨言语和影像,是他传奇生涯的最后注脚。在6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让-吕克·戈达尔将自己献给了电影。(《新周刊》/评)
负面评价
让-吕克·戈达尔电影语言的晦涩阻隔了观众的理解,最终使其“政治现代主义”的尝试在社会效果的层面上落空。(克里斯汀·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在《世界电影史导论》 中的概括)
“’把戈达尔引进到毫无所得的美学极端左翼主义。无连贯性和混乱一一这是在各种形态下表现出来的让-吕克·戈达尔电影中两个经常存在的大缺点。(吉加·维尔托夫小组/评)
参考资料
让-吕克·戈达尔.猫眼电影.2023-07-11
狂人戈达尔,当潮退时.《新周刊》.2023-07-12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7-11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豆瓣电影.2023-07-11
明星个人首页-个人简介-大事记.新浪娱乐.2023-07-12
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南方都市报.2023-07-12
纪念|让-吕克·戈达尔,永恒的叛逆者.澎湃新闻.2023-07-16
法国新浪潮大师让-吕克·戈达尔去世,“天才的眼睛”平静离开世界.百家号.2023-09-01
德广联:著名导演戈达尔选择安乐死离世 终年91岁.中国小康网.2023-07-23
蔑视 Le mépris .豆瓣电影.2023-07-16
难懂如戈达尔,理解是否可能?|逝者.界面新闻.2023-07-16
让-吕克·戈达尔:不被规则束缚的弄潮者.界面新闻.2023-07-16
任性一辈子的他从不需要观众,却被时代厚爱.澎湃新闻.2023-07-13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曝主视觉海报.中国电影网.2023-07-16
戈达尔:对电影的热爱是对自由的寻找.北京青年报.2023-07-23
周末.豆瓣电影.2023-07-13
爱情与愤怒.猫眼电影.2023-07-15
快乐的知识.猫眼电影.2023-07-15
向大师致敬|戈达尔:永远的“电影之神”.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23-07-12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最后一位旗手让-吕克·戈达尔去了,电影行走的活历史停下了脚步.新民晚报.2023-07-16
电影史 Histoire(s) du cinéma.豆瓣电影.2023-07-16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最后一位旗手让-吕克·戈达尔去了,电影行走的活历史停下了脚步.新民晚报.2023-07-13
永远的莫扎特 For Ever Mozart (1996).豆瓣电影.2023-07-13
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去世 享年91岁.海报新闻.2023-07-13
爱的挽歌 Éloge de l' amour (2001).豆瓣电影.2023-07-16
戈达尔新片《社会主义》亮相:将世界甩到身后.新浪娱乐.2023-07-13
91岁电影大师戈达尔离世 “我们失去了一个天才的眼光”.每日经济新闻.2023-07-12
戈达尔:特立独行的电影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7-16
明星个人首页-个人简介-个人简介.新浪娱乐.2023-07-12
永不会“筋疲力尽”的戈达尔走了,留下24格的真理丨逝者.新京报.2023-07-19
四对舞 Le quadrille (1950).豆瓣电影.2023-07-12
棋差一招 Le coup du berger (1956).豆瓣电影.2023-07-13
所有的男生都叫派翠克的图片.豆瓣电影.2023-07-13
夏洛特和她的情人 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豆瓣电影.2023-07-13
四百击 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豆瓣电影.2023-07-13
精疲力尽 À bout de souffle (1960).豆瓣电影.2023-07-12
戈达尔:如果导演是一个眼神,那么蒙太奇就是一次心跳|逝者.新京报.2023-07-15
随心所欲的短评.豆瓣电影.2023-07-15
纪念|让-吕克·戈达尔,永恒的叛逆者.澎湃新闻.2023-07-13
《让娜·迪尔曼》登顶《视与听》影史最伟大百部影片榜单 《花样年华》挺进前十.Mtime时光网.2023-07-16
第四届海南岛电影节曝展映片单 聚焦五大展映单元.1905电影网.2023-07-16
法外之徒 Bande à part (1964).豆瓣电影.2023-07-16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ée (1964).豆瓣电影.2023-07-16
男性,女性 Masculin féminin (1966).豆瓣电影.2023-07-13
美国制造 Made in U.S.A. (1966).豆瓣电影.2023-07-16
我略知她一二 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 elle (1967).豆瓣电影.2023-07-16
中国姑娘 La chinoise (1967).豆瓣电影.2023-07-13
Jean-Luc Godard’s La Chinoise and Student Radicalism.sbhager.2023-07-13
一加一.猫眼电影.2023-07-15
一部平淡无奇的影片.猫眼电影.2023-07-15
Sina Visitor System.HKIFF香港國際電影節新浪微博.2023-07-23
戈达尔受到舆论压力 取消特拉维夫之行(图).新浪娱乐.2023-07-13
此处与彼处 Ici et ailleurs (1976).豆瓣电影.2023-07-15
两少年环法漫游 France tour detour deux enfants (1977).豆瓣电影.2023-07-16
一部实验电影 Org (1979).豆瓣电影.2023-07-15
各自逃生 Sauve qui peut (la vie).豆瓣电影.2023-07-13
受难记 Passion (1982).豆瓣电影.2023-07-13
芳名卡门 Prénom Carmen (1983).豆瓣电影.2023-07-13
向玛丽致敬 ' Je vous salue, Marie' (1985).豆瓣电影.2023-07-13
豆瓣.豆瓣电影.2023-07-13
华丽的咏叹 Aria (1987).豆瓣电影.2023-07-13
神游天地 Soigne ta droite (1987).豆瓣电影.2023-07-13
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让-吕克·戈达尔《电影史》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07-16
德国玖零 Allemagne 90 neuf zéro (1991).豆瓣电影.2023-07-16
戈达尔/戈达尔:十二月的自画像的图片.豆瓣电影.2023-07-16
In Praise of Love.Film at Lincoln Center.2023-07-13
Jean-Luc Godard.Popular Timelines.2023-07-13
《我们的音乐》——戈达尔的炼狱萨拉热窝(图).金羊网-新快报.2023-07-13
吴泽源|让-吕克·戈达尔:用目光守护电影的反对派.澎湃新闻.2023-07-13
一代宗师离去,新浪潮落幕|纪念戈达尔.新周刊.2023-07-19
JEAN-LUC GODARD.New Wave Film.2023-07-13
明星跟人首页-个人简介-大事记.新浪娱乐.2023-07-13
Inside Jean-Luc Godard and Anna Karina's intense working relationship.Far Out.2023-07-13
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法国总统马克龙:我们失去了一个国宝.新民周刊.2023-07-23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的全部作品(221).豆瓣电影.2023-07-12
《Godard On Godard》.豆瓣读书.2024-06-04
戈达尔自认太年轻拒绝欧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图).新浪娱乐.2023-07-12
戈达尔改变初衷 将出席奥斯卡接受终身成就奖.新浪娱乐.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