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军民合用机场位于聊城经济开发区东部,原为71901驻聊部队的军用机场,现已改造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项目总投资5.3亿元。乘坐K329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计划年接待旅客26万人次。

概况

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建成后,可有效完善济南都市圈机场布局,加快聊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规划聊城军民合用机场机场近、中期飞行区等级指标设计为4C,属国内支线民用机场,跑道长度2400米,可以满足B737系列开辟航线的要求,预测2020年旅客年吞吐量为26万人次。预计十二五期间可以建成。

进展

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机场建设已成为实现大城市战略、促进国内外交流、实现大集聚、体现大辐射效应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市于2010年初就开展了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建设调研工作,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2010年1月5日聊城市市委常委会议一致认为把聊城打造成山东省东引西拓“桥头堡”城市,在现有军用机场基础上改扩建成军民合用机场是必要的。并要求市发改委牵头,切实履行职责,尽快起草准备相关材料,向省有关部门和上级军事机关申报,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促进该项目尽早实施。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远方,在项目推进的关键环节上亲自出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军事机关等部门多方进行协调,为项目列入国家层面规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及时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和聊城军分区领导也多次带领市发改委人员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省发改委、华东民航局积极争取,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先后于2011年3月得到济南军区的原则同意,2011年3月列入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4月列入国家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9月列为山东省政府“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2012年6月列入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2014年12月3日,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聊城市军民合用机场名列其中。聊城市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预可研报告和飞行程序设计报告进行了编制,并已编制完成,项目上报至省政府,近日,省政府将项目转报至国务院、中央军委。

据介绍,聊城军民合用机场设计为国内4C级支线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2025年旅客年吞吐量为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31吨、年飞行量4411架次,本期新征土地约2131亩,投资估算9.2亿元。拟在跑道东侧建设7000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高峰小时446人次需要,建设1000平方米的航管楼、3000平方米的办公综合楼等辅助设施。建设4个停机坪,相应建设导航、通信、供油、供电、供冷、供热及进场道路等。

参考资料

聊城机场宏图初显 打"飞的"出门不是梦.聊城大众网.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