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班布尔善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亦被译为巴穆布尔善)(1617年—1669年),为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塔拜之子,生母为塔拜福晋钮祜禄氏。
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班布尔善出生于赫图阿拉故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在崇德二年(1637年)参与朝鲜之役,后袭三等奉国将军爵位。顺治元年(1644年),班布尔善随入关清军作战有力,经一等奉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爵而封辅国公。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康熙帝即位,朝中为四辅臣执政,班布尔善便讨好位列其中的一等公鳌拜,如此上位领侍卫内大臣之职,拜秘书院大学士,充修世祖实录总裁。而拜在朝内结党营私,并因肆意专权而为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所忌,康熙帝便于康熙八年(1669年)将鳌拜等人定罪抄家。班布尔善亦受其牵连,于本年五月被王大臣弹劾二十一罪,处以绞刑身亡,其后代被废黜宗室资格。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于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出生在一个满族贵族之家,爱新觉罗氏,是清朝宗室,隶属于满州正白旗。班布尔善的祖父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首领,明万历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班布尔善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第六子爱新觉罗·塔拜,于顺治帝十年追封辅国公,谥号“慤厚”。
后金崇德二年(1637年),班布尔善参与朝鲜之役,于陶山(在今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境内)击败朝鲜军队;崇德四年(1639年),袭兄爱新觉罗·额克亲的三等奉国将军爵位。清军入关后,班布尔善参与追战李自成等大顺军队的战事,因战功进为历升为一等奉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后于清顺治六年(1649)十月,班布尔善晋三等镇国将军;八年(1651)封辅国公。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顺治帝福临驾崩,第三子康熙帝即位,为清圣祖,年号康熙。当时朝局由顾命大臣赫舍里·索尼、纳喇·苏克萨哈、钮祜禄·遏必隆、鳌拜四人执政,班布尔善便依附于鳌拜,于康熙四年(1665年)任领侍卫内大臣,康熙五年因事革爵。康熙六年秘书院大学士,充纂修世祖实录总裁并成为鳌拜党人,于次年排贬王弘祚等人。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因为鳌拜专权结党,不思悔改,便口谕鳌拜的十二条罪状,与此同时在康亲王杰书等人议定的的基础上钦定三十罪来擒拿鳌拜。而班布尔善作为鳌拜党人亦受处置,于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被王大臣弹劾二十一罪,处以绞刑,后代被废黜宗室资格。
人物关系
史料来源:
研究书目
《清史稿·列传三十六》
班布尔善,太祖诸孙辅国公塔拜子也。初封三等奉国将军,累进辅国公。康熙六年,以领侍卫内大臣拜秘书院大学士,谄事鳌拜。及事败,王大臣劾奏班布尔善大罪二十一,坐绞。
《清史稿·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
二月癸亥,晋封故亲王尼堪子贝勒兰布为郡王。丁卯,以宗室公班布尔善为大学士。
《清史稿·列传五十》
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坐夺官。八年,鳌拜得罪,起弘祚兵部尚书。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班布尔善出现在金庸(本名金庸)小说《鹿鼎记》第五回,但仅是提及他因为是鳌拜党羽而要处死一事。而二月河所著帝王小说《康熙大帝》中的班布尔善首次出现于第二回,文字描写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第八回介绍了他的身世,并交代了他在鳌拜党内的地位,及“多谋善辩的军师”(“多谋善辩”之称在第十八回);第八回与第十二回则对班布尔善着墨甚多,突出其严谨小心又阴险狡诈的性格,有着表面依附鳌拜并与其密谋废帝,实际是想以此达成自己谋权篡位的野心。但这些是不为正史所记载的,在根据该作品拍成的《康熙王朝》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不少争议与批评。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权政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23-11-14
人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23-11-08
清史稿·列传三十六.ctext.org.2024-05-26
清史稿·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ctext.org.2024-05-26
清史稿·列传五十.ctext.org.2024-05-26
一代皇后大玉儿 一代皇后大玉儿 (1992).豆瓣电影.2023-11-08
天子屠龙 天子屠龍 (1994).豆瓣电影.2023-11-08
鹿鼎记 鹿鼎记 (1998).豆瓣电影.2023-11-08
康熙王朝 (2001).豆瓣电影.2023-11-08
康熙秘史 (2006).豆瓣电影.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