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宗元饶

宗元饶

宗元饶(518年—581年),南郡江陵人,南梁南陈官员。少年好学,以孝顺尊敬长辈著名。南梁年间出身本州岛主簿,迁任征南府行参军,转为外兵参军。司徒王僧辩建立幕府,他与沛郡刘师知一同担任主簿。陈霸先受禅建立南陈,除授晋陵县县令,入朝任职尚书功论郎;出使北齐回国后,出任廷尉正,转迁太仆卿,领任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不久改任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官尚书左丞。当时陈顼刚即位,致力军国事务,事无巨细都咨询宗元饶,在御史台号称称职。

宗元饶转任御史中丞,管理五礼。当时合州刺史陈裒贪污声名狼藉,遣使在水边陆地收集渔获,又从六郡乞求粮食,百姓苦不堪言。他上表弹劾陈裒获准,后来湖州市太守、武陵王陈伯礼豫章内史、南康区嗣王陈方泰都傲慢放纵,宗元饶亦上奏朝廷之,二人都被罢去官职。

宗元饶个性公平,善于主持法律,通晓故事要旨,官吏犯法、施政不方便民众及礼仪不足也会及时纠正,获益良多。他改任贞威将军、南康内史,提供三千多米协助人民赋税,慰问老人,拯救穷困,百姓很依赖他。他为赋税入朝,朝廷下诏加任散骑常侍、荆雍湘巴武五州大中正。寻很快就以本官再次领授尚书左丞,又出任御史中丞。历任左民尚书、右卫将军、领任前将军,迁转为吏部尚书太建十三年(581年)他去世,虚龄六十四,朝廷赠封他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协助丧事。

人物生平

梁朝为官

宗元饶,南郡江陵人。少年时好学,以孝敬长辈闻名。任官于梁代,初任本州岛主簿,改任征南府行参军,又转任外兵参军。到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宗元饶与沛郡刘师知同为主簿。

陈朝为官

陈霸先受禅,任晋陵县令。入为尚书功论郎。出使齐回还,任廷尉正。改任太仆卿,领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不久转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此时高宗初就位,军事国事繁多,事无巨细,都要咨询他,台省认为他称职。

弹劾官员

改任御史中丞,知五礼事。吴兴太守武陵王伯礼,豫章内史南康区嗣王方泰,均骄横放肆,元饶一并上奏,他们都被削职罢官。

风光去世

改任贞威将军、南康内史,韶令加散骑常侍、荆雍湘巴武五州大中正。接着以本官重领尚书左丞。又为御史中丞。历任左民尚书、右卫将军、领前将军,改任吏部尚书太建十三年死,其时六十四岁。韶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官府供给丧事所需。

主要成就

以俸禄三千余斗米帮助百姓交赋税,慰问老年人,拯救缺食之人,百姓极为信赖他。

以考核成绩最佳而入朝,官至吏部尚书。

上奏弹劾贪官,为民除害。

人物评价

元饶性格公正平和,善于持法,熟悉过往之事,治事明练,官吏中有犯法、政事不便于民、以及于名教不足的,他都会随事而纠正,于事多有裨益

轶事典故

合州刺史陈衰贪污名声恶劣,派人在河中小洲收鱼,又在六郡讨米,百姓极为受苦。元饶弹劾上奏道:“臣听闻,竖起绘有鸟的旗访求百姓病苦,实是寄于廉洁平等,撩帷帐安置隐者,本以此体现仁爱宽恕。如果贪污放肆,征收赋税没有限度,天网虽疏,这方面也不能漏。钟陵县开国侯、合州刺史陈衰,凭藉幸运,预先逢着提拔,爵位由皇恩赐舆,官位又私下加给,无德无功,纯粹是不干事而享受荣华富贵。谯、肥之地,长久沦陷,非我之所,皇威用武力收复,众人仰慕仁义之风。新邦用轻,更待宽惠,应在此统治,对它的寄望尤其重。于是便降下恩惠,将祖宗之行宣教于室,亲自承受规矩教诲,凡事等待言辞提醒。虽然平时确实没有内蓄廉洁之心,但禀承这些严训,可以励精图治。可是他却擅自征收赋敛,专门肆意贪图掠取,求粟米不止,其行为同王沉出赈相比要惭愧,他征收鱼没有限制,与羊续为官廉洁更不同,必须置他以严律,才能使宪法严明。臣等参议,请依照皇旨免去陈衰所应再任之官职,凡应禁及以后降职等,都一律按照免官之法。”皇上允准元饶的上奏。

史书记载

《陈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参考资料

陈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国学导航.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