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作物》是一份自2012年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区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该期刊主要发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的中立论科学论文,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学术价值。根据2018年3月的数据,期刊编委会由50位编委和3位编辑部成员组成。

办刊历史

2012年,《土壤与作物》创办。

2012年,期刊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15年,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2014年,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土壤与作物》设有研究简报、研究论文和综合评述等栏目。

主要刊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中立论科学充分,有较高创造性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内容包括土壤肥力质量与作物生产力、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与作物生育、土壤有益/病原菌与作物互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根际微环境等与土壤-作物互作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作物逆境生物学和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等。

读者对象

从事土壤学农学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编委成员

根据2018年3月《土壤与作物》官网显示,期刊第二届编委会有50位编委及3位编辑部成员。

编委:卜庆云、孔凡江、方军、王洋、王广金、王从丽、王光华、王志春、王志敏、王曙明、冯献忠、司炳成左豫虎、田春杰、任图生、刘孟雨、刘宝辉、刘焕军、年海、米国华、闫文义、宋书宏、张兴义、张旭东、张斌、李文滨、来永才、杨文钰、杨福、谷思玉、邹德堂、陈欣、孟凯、金剑、胡春胜、赵兰坡、赵恒田、倪红伟、夏正俊、周道玮、梁爱珍、隋跃宇、龚振平、焦晓光、谢甫绨、韩天富、韩晓增、窦森、蔡祖聪、魏丹。

编辑部成员:高崇升、房蕊、李晶。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土壤与作物》被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等。

研究发表

截至2018年3月,根据中国知网显示,《土壤与作物》出版文献量达到236篇。

影响因子

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土壤与作物》总被下载次数为33456次,总被引次数为766次,2017年版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255,综合影响因子为0.784。

办刊宗旨

《土壤与作物》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旨在介绍土壤与作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土壤管理的优化和农田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在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上体现出刊物的特色。

现任领导

主编:陈温福

执行主编:刘晓冰

副主编:张福锁、骆永明、 吴金水、张佳宝、宋凤斌、武志杰、李秀军、梁正伟

参考资料

土壤与作物.中国知网.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