糄粑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精选优质糙糯米,大米,配乡村中草药发酵而成的产品,未添加任何化学原料,是衡阳地区独有的传统食疗风味食品,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之功效,也能做为主食,老少皆宜。

制作工艺

糄粑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精选优质糙糯米,大米,配乡村中草药发酵而成的产品,未添加任何化学原料,是衡阳地区独有的传统食疗风味食品,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之功效,也能做为主食,老少皆宜。

糄粑,不仅被称为“神曲粑”,还有个传奇的别名叫“抗日饼”。

饮食文化

据了解,1944年日本兵入侵衡阳市时,在农户家中搜到几筐白饼,准备在行军路上拿来做干粮。

可当日本士兵走累了,拿出扁粑充饥时,却发现这小小白饼咬不动咽不下。用火蒸煮也总是面熟内生,气得日本兵哇哇直叫。

从此,扁粑的抗日美名传播千里。

清代末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太平军彻底败在他领导的湘军北洋水师之手。

据说,衡阳的演武坪就是这支神奇湘军水师的摇篮,衡阳的糄粑就为提高湘军水师的战斗力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据史籍记载,曾国藩在初建立湘军时,他与太平军交手屡战屡败,在退守长沙市后,认真地总结和反省了失败的教训,认为湘军要进行想获胜,非要有强大的水师不可。

衡阳市是曾国藩兄弟早年读书求学的地方,他对衡阳战略地形熟悉,于咸丰3年(1853)8月移驻酃县,将士兵就屯驻在演武坪后,便立即开始了他的创建水师之梦。

他将造船厂建在临近蒸水湘江汇合处的草桥边的筷子洲上,天缘凑泊,移师衡阳本是不得已,然而,却又给曾国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命运的转机。

衡阳在湘江中游,江面宽阔,大浪淘沙,是非常适合训练水军的地方,这里熟悉水性者极多,不怕招募不到好兵。于是曾国藩即下决心,招募北洋水师

当地乡绅向曾国藩举荐当地人称周瑜再世的彭玉麟,有了彭玉麟,如同孙权有了周瑜,从此,水师成为曾国藩手下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曾国藩的湘军水师,由于长期水上练军,操练过度,加上饮食失调,将士们经常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尤其是北方来的将士,对南方的水土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经常生病,还厌食,眼看战士们日渐消瘦,身体虚弱,心力绞粹,曾国藩心急火燎。

太平军此时已经攻克武昌区,突破长江防线,攻打湘江南下衡阳市湘军危急。

此时,彭玉麟向曾国藩献策,让北洋水师将士们吃一种衡阳民间土产--糄粑,这种东西可以和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对战士们的身体恢复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曾国藩就采纳这一建议,让所有将士吃糄粑,没想到吃了第一次之后,大部分拉肚子的将士都奇迹般的好起来了,曾国藩下令让将士们每隔10天都吃一次糄粑,通过这样的措施,将士们肠胃正常了,食欲恢复了,身体也好起来了,精力和战斗力就上来了。

在以后的作战中,湘军水师在曾国藩和彭玉麟等主要将领的统帅下,节节取胜。

生产制作

糄粑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且遇天气阴冷潮湿,不适合大规模制作,我们采访了一位专业制作糄粑的师傅,并选取了部分细节图片讲解完整的工艺流程。

1、先将糯米泡上半个小时,过后用来晾干并磨制成粉状。

2、师傅介绍说,一百斤糯米放一斤糄药,糄药是由中草药而成。将其搅拌均匀并揉成团。

3、将揉成小圆型的糄粑发酵,在下面垫上稻草,上面盖上罩子,放置三天左右,如若是冬天,则需控制空调温度以保持湿度。

4、发酵过的饼口感非常特别,发酵好的饼晒干可保存很久。

食用指南

1、如需食用时,将糄粑泡在水中2小时左右。判断的标准是饼粑沉入水底,尽量多泡一会儿。

2、糄粑经过浸泡后变得柔软,此时放在锅上煎能让其更加软糯。

3、将糄粑煎至两面金黄时,再用水煮半小时左右,直至糄粑内里煮烂煮透。等糄粑被煮透后,便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增加甜味。

4、装盘时,加入芝麻点缀,有着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糄粑便大功告成。

做甜的咸的都可:

①.甜 热锅下油,放适量水,再加糖 一起煮沸就行(水不要放太多,煮法跟高粱饼差不多);

②.咸 跟煮面条差不多,出锅时记得加点葱花

参考资料

【衡阳县站】家乡美食——糄粑.湖南教育新闻网.2024-03-15

衡阳:特色小吃,家的滋味.新湖南.2024-03-15

湘菜万里行走进衡阳寻访衡阳远古美食糄粑.新浪看点.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