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男,浙江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研究员,附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

2021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3-2007 山东师范大学 化学学士

2007.09-2013.07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

2013.11-2017.05 密西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17.06-2018.01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8.01至今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 研究员

2018.05至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双聘教授

2021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入选国家优秀青年、浙江省杰出青年。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GPCR信号转导和结构药理学研究,发展并奠定了基于冷冻电镜的GPCR结构药理学,在GPCR结构药理学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成果。首次突破性地使用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GPCR信号转导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被《自然》杂志誉为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工作,收录于“2017 Nobel Prize in 化学”精选(Nature 2017*2)。国际首次阐述C类和B2类GPCR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Nature 2021,Cell Research 2020);国际首次阐述了一类区别于经典beta2-盐酸肾上腺素受体的新颖A类GPCR的激活机制(Nature 2020);国内首篇GPCR信号转导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研究文章(Science 2019);已发表通讯作者(共同)论文13篇,包括Nature*2、Science*2、Cell、Cell Research*2,Molecular Cell*2、Nature Comms*2等。新冠疫情期间,国际首次展示了瑞德西韦抑制新冠病毒遗传信息复制酶的结构基础(Science 2020)。张岩博士的工作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十余次获F1000推荐,五篇文章为高被引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医学重大进展。受邀在国际生物物理大学、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与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全国冷冻电镜大会、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

2022年12月,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2022年12月17日,获得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参考资料

张岩-医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Personal homepage.浙江大学.2021-09-24

有助于开发替代激素治疗的小分子药物,我国科学家揭秘糖蛋白激素作用机制.上观新闻.2021-09-23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出,陈子江、王卫庆等上海科学家获奖.今日头条-文汇网.2022-12-10

3位院士获奖!又一重要奖项名单公布.今日头条-岷县发布.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