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杜鹃
德钦杜鹃(学名:杜鹃花属 nakotiltum),又名映山红,是杜鹃花科杜鹃属下的一种常绿灌木,高度在1-3.5米之间,主要生长在海拔335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产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德钦杜鹃的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无托叶。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一般数朵簇生枝顶,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通常五裂,花朵美大,以红色居多。在栽培过程中,德钦杜鹃不喜大肥,春季开花前应施用含磷铁质肥料,花后施氮素肥料。根据需要,可适当进行修剪整形,以保持树姿自然美观。
形态特征
德钦杜鹃为常绿灌木植物,高1—3.5米;幼枝亮绿色,直径5—6毫米,疏被白色丛卷毛;老枝灰棕色,无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6—11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基部近于圆形,边缘平坦,上面暗绿色,无光泽,除中脉槽内稍有丛卷毛外,其余无毛,侧脉12—13对,微凹,下面有两层毛被,上层毛被淡黄棕色,由疏松长芒状的丛卷毛组成,成叶多少脱落,仅于中脉两侧宿存,下层毛被薄,紧贴,中脉凸起,侧脉略显;叶柄长1.5—2厘米,上面具纵沟,初被丛卷毛,后无毛。顶生密集的伞形花序,有花12—15朵,总轴长5—10毫米,疏被短柔毛;苞片倒卵状长圆形,顶端急尖,长约3厘米,宽1.3厘米,密被绢状长柔毛;花梗长1.5—2厘米,密被丛卷毛;花萼小,杯状,长1—1.5毫米,无毛,裂片5,圆形,边缘疏被纤毛;花冠钟形,长约3.5厘米,直径4厘米,白色带红色至粉红色,内面一侧向上具红色斑点,基部具紫色斑块和短柔毛,裂片5,近于圆形,长1—1.2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微缺,略呈波状;雄蕊10,不等长,长1.3—2.4厘米,花丝向下扩展,基部密被白色微柔毛,花药椭圆形,淡黄褐色,长约2.5毫米;雌蕊比花冠略短,长于雄蕊;子房圆柱形,顶端平截,长5.5毫米,直径约2.5毫米,密被红棕色丛卷绒毛,花柱无毛,柱头盘状。果实未见。花期为6月。
分布范围
德钦杜鹃产于云南省西北部,生长在海拔3350—4000米的高山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近种区别
德钦杜鹃的叶片下面毛被分为两层,上层毛被淡黄棕色,薄而疏松,易脱落,花冠筒内面基部具有紫色斑块,子房密被红棕色丛卷绒毛,这些特征使其易于与相近种区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德钦杜鹃.香格里拉网.2025-04-21